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三日下午五時三十分,猛烈的炮火震動了金門,也震動了整個世界。近三萬發炮彈從福建前線猛轟金門國民黨軍陣地,金門全島頓時淹沒在濃煙烈焰之中。這是不是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的開始?蔣介石摸不著頭腦,美國人也慌了手腳。全世界關注的焦點,一下子從中東轉向臺灣海峽。
作出炮擊金門決策的,正是毛澤東。這一決策絕非心血來潮,是經過長時期的考慮、醞釀和斟酌的。
炮擊金門一役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毛澤東的決策也有一個發展的過程。自從一九五五年四月萬隆亞非會議以後,毛澤東和中共中央逐步確立了爭取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這一努力遭到美國的阻撓。一九五七年十二月起,美國先是中斷中美大使級會談,繼而縱容臺灣蔣介石集團對大陸沿海騷擾破壞,使臺灣海峽再次出現緊張局勢。針對這種情況,毛澤東抓住時機決心發動炮擊金門的鬥爭。毛澤東這時的決策,包括了透過炮擊迫使蔣介石集團從金門、馬祖等沿海島嶼撤走的意圖。隨著金門炮擊的進一步發展,美蔣在金門、馬祖撤軍問題上發生了分歧,美國企圖逼迫蔣介石接受“劃峽而治”,實現“一中一臺”的圖謀。在這個關頭,毛澤東審時度勢果斷作出繼續將金門、馬祖留在蔣介石集團手上、金馬臺澎最終一起解決的決策,利用美蔣矛盾,挫敗了美國搞“一中一臺”或“兩個中國”的陰謀。在這個過程中,毛澤東逐步形成了後來被周恩來概括為“一綱四目”的祖國統一構想,對海峽兩岸關係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解放臺灣,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一直是毛澤東的一個夙願,也是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強烈願望。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就決定由粟裕負責解放臺灣的籌劃準備工作。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爆發朝鮮戰爭,同年六月二十七日美國派第七艦隊入侵臺灣海峽。
一九五三年七月朝鮮停戰協定簽字後,中共中央軍委也曾考慮準備攻打金門,但因國內大規模經濟建設急需大量經費等原因,這項計劃被擱置下來。
一九五四年日內瓦會議前後,出現了美國進一步插手臺灣事務、美蔣聯手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臺灣的嚴重事態。毛澤東和中共中央領導進行保衛領海領空主權的鬥爭,反對美臺訂立《共同防禦條約》的鬥爭,並取得了解放浙東沿海島嶼的重大勝利。
美臺《共同防禦條約》的簽訂,(美臺《共同防禦條約》於1954年12月2日簽訂,1955年3月3日生效。)顯露出美國長期霸佔臺灣的企圖,引起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希望中美兩國坐下來談判以和緩臺灣海峽緊張局勢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一九五五年四月二十三日,周恩來總理在萬隆亞非會議期間鄭重宣佈:“中國人民同美國人民是友好的。中國人民不要同美國打仗。中國政府願意同美國政府坐下來談判,討論和緩遠東緊張局勢的問題,特別是和緩臺灣地區的緊張局勢問題。”(1955年4月24日《人民日報》。)這個宣告,在全世界引起強烈反響,受到廣泛歡迎,使中國贏得了主動。
四月二十七日,毛澤東在北京會見巴基斯坦駐華大使蘇爾丹烏丁.阿哈默德時,也表達了中國願意同一切國家包括美國在內和平共處,願意同美國人坐下來談判的意願。
美國一直拒絕承認中國政府,也始終拒絕同中國進行外交談判。但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也不得不做出某種表示。四月二十六日,美國國務卿杜勒斯發表宣告,表示不排除同中國進行雙邊談判。七月十三日,美國透過英國向中國政府轉達以下口信:中美雙方各派一名大使級代表,在日內瓦舉行會談。(《當代中國外交》,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3月版,第99頁。)
中美大使級會談的舉行,是由國際上各種複雜因素促成的,也是一九五四年以來東南沿海鬥爭的一個成果。
一九五五年八月一日,中美大使級會談在日內瓦正式開始,起初進行得比較順利。到九月十日,在第十四次會談中就兩國平民返回本國的問題達成協議,發表了有關協議的宣告。一時間,國際輿論普遍關注中美會談,負責會談的兩國大使也成了新聞記者追逐的物件。然而,人們不久就看出,這將是一次“馬拉松”式的、很難有什麼結果的會談。根本原因,就是美國當局除遣返國民問題外,並不想就其他實質性問題(包括臺灣問題在內)展開認真的討論,有意進行拖延。它的真實意圖,是想把臺灣海峽兩岸分裂的狀況在事實上永久固定下來。
一九五六年一月,中國政府公佈日內瓦會談情況,並透過印度向美國表示,如果再不解決問題,中國將另作打算。(《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1949—1956)》,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7月版,第349頁。)為了打破僵局,同年八月,中國政府還宣佈一項重大決定:取消不讓美國記者進入中國的禁令,並向美國十五家新聞機構發出邀請,請它們派記者來華作一個月的訪問。這個突如其來的決定,出乎美國的意料,使美國政府很被動。一些美國記者評論說,中國領導人成功地讓美國新聞界反對美國國務院。(王炳南《中美會談九年回顧》,世界知識出版社1985年3月版,第64頁。)
美國採用拖延的辦法不成,又變換手段。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十二日,在第七十三次中美大使級會談中,美方代表、駐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約翰遜通知中方說,他已經調任駐泰國大使,美國政府已經委任他的副手馬丁參贊為美方代表。這是美國設定的一個障礙,想透過單方面降低中美大使級會談的級別,使會談陷於停頓。在多方挽回無效的情況下,中國外交部在一九五八年四月十二日發表宣告,公佈了大使級會談長期陷於停頓的經過。(1958年4月13日《人民日報》。)
從討價還價到藉故拖延,再到中斷會談,暴露出美國政府根本無意透過談判解決臺灣問題,而想把“一中一臺”或“兩個中國”固定化、合法化的企圖。
美國在拖延會談的同時,正逐步擴大對臺灣的捲入程度。一九五五年三月三日美臺《共同防禦條約》生效以後,美國加強在臺灣的軍事指揮系統,派出美軍協防颱灣司令,美軍駐臺軍事顧問團擴大到兩千六百人,美空軍第十三特種航空隊進駐臺灣。一九五七年五月,美軍公開宣佈在臺灣部署了可攜帶核彈頭的鬥牛士導彈和電導導彈,增強了國民黨當局的防衛和進攻能力。蔣介石叫嚷反攻大陸的氣焰更加囂張。
儘管美臺《共同防禦條約》中有限制蔣介石集團反攻大陸的條款,但是從一九五七年起,美國對國民黨當局向中國大陸和沿海的騷擾破壞持縱容態度。一九五七年四月二日,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在記者招待會上說:“在一定情況下我們將會去防守沿海島嶼;那就是,如果這些島嶼的防守看來同臺灣和澎湖的防守有關。”(《杜勒斯言論選輯》,世界知識出版社1959年6月版,第285、292、314頁)擺出在必要時將把共同防禦的範圍擴大到金門、馬祖等島嶼的姿態。
美國對華政策從稍有鬆動到重新強硬,在一定程度上,同一九五六年下半年波匈事件發生後美國調整對社會主義國家的冷戰政策有關。一九五七年四月二十二日,杜勒斯在一次演說中提出:要讓社會主義陣營的人民知道,“他們並沒有被忘記,我們永遠不會做出任何犧牲他們的利益的政治協議,隨著他們進一步獲得自由,衷心的歡迎和新的機會在等待著他們”。(《杜勒斯言論選輯》,世界知識出版社1959年6月版,第285、292、314頁)同年六月二十八日,他在舊金山發表對華政策演說,聲稱:“我們可以有信心地把這樣一種假設作為我們的政策的根據:國際共產主義的強求一致的統治,在中國和在其他地方一樣,是一種要消逝的,而不是一種永久的現象。我們認為,盡一切可能使這種現象消逝,是我們自己、我們的盟國和中國人民的責任。”(《杜勒斯言論選輯》,世界知識出版社1959年6月版,第285、292、314頁)美國重新強調原先的錯誤判斷,即中國政府是一個沒有人民支援的、很快要崩潰的政府。同時,毫不掩飾地道出它打算消滅一切社會主義國家的戰略圖謀。
臺灣海峽局勢從一九五七年開始,重新緊張起來。在美國對華政策的鼓勵下,國民黨軍的飛機深入大陸內地達到雲南、貴州、四川、青海等地,空投特務,散發傳單,甚至出動飛機到福建沿海轟炸。蔣介石還在金門、馬祖一線增加兵力,到一九五八年夏季,金門、馬祖的國民黨軍達到十萬人,佔其地面部隊總數的三分之一。面對這樣一種形勢,毛澤東和中國政府不能不適當調整對美政策,從爭取和平協商到加強對美鬥爭。
一九五八年六月十六日,毛澤東在中南海游泳池召開會議,討論外交問題。參加會議的,除中央政治局常委和部分政治局委員外,還有外交部負責人和部分駐外大使。毛澤東說:和美國接觸的問題,在日內瓦會議時我也說過,可以有所接觸。事實上美國也不一定願意接觸。同美國鬧成僵局二十年,對我們有利。一定要美國梳妝打扮後送上門來,使他們對中國感到出乎意外。你不承認,總有一天你會承認的。一百零一年你一定會承認的。(毛澤東關於國際形勢的講話記錄,1958年6月16日。)
毛澤東決定對美鬥爭採取針鋒相對,以文對文,以武對武,先禮後兵的做法。
一九五八年六月三十日,中國政府發表《關於中美大使級會談的宣告》。在這之前,中方曾在一月十四日和三月二十六日再次催促美國政府派大使級代表恢復會談。美國都不理睬,卻故作姿態,似乎中美大使級會談中斷的責任是在中國方面。這種情況迫使中國政府不能不發表一個“最後通牒”式的宣告。《宣告》提出:“中國政府要求美國政府在從今天起的十五日以內派出大使級代表,恢復會談。否則,中國政府就不能不認為美國已經決心破裂中美大使級會談。”(1958年7月1日《人民日報》。)
美國不能無視中國政府這個宣告,但又不願認真對待。六月三十日,先由國務院新聞釋出官懷特發表談話。第二天又由杜勒斯親自出面,就中國政府聲明發表談話。他宣佈,如果中國同意改變會談地點,美國將指派它的駐波蘭大使參加會談。但他又說,美國不會向中國限期指派大使級代表恢復會談的“最後通牒”低頭。(轉引自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評杜勒斯關於中美大使級會談的談話,1958年7月2日。見1958年7月3日《人民日報》。)這種妄自尊大自相矛盾的態度,使美國政府又一次錯過了和緩臺灣海峽緊張局勢的機會。
這時,經過多年準備,大規模炮擊金門的條件已經具備。
早在半年以前,一九五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由鐵道兵承建的鷹(潭)廈(門)鐵路正式通車,極大地提高了福建前線的國防運輸能力。與此同時,毛澤東提出空軍人閩的問題,十二月十八日,作出批示:“請考慮我空軍一九五八年進入福建的問題。”(毛澤東對彭德懷轉來的副總參謀長陳賡1957年12月9日關於臺灣飛機侵入大陸活動情況和加強內地防空作戰部署的報告的批語,手稿,1957年12月18日。)一九五八年七月二十四日,中央軍委命令組建福州軍區空軍司令部,由原志願軍空軍司令員聶鳳智擔任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七月下旬,儘管連降暴雨,空軍部隊仍然順利完成了人閩轉場任務。國民黨軍得到情報,立即派飛機頻繁騷擾,企圖趁我空軍立足未穩,先發制人。人閩空軍果斷迎擊,在七月二十九日到八月十四日擊落擊傷美製國民黨軍飛機九架,取得了福建沿海地區的制空權。
新中國成立以來,福建前線的後勤運輸保障和制空權,一直是影響沿海島嶼作戰和解放臺灣的兩大難題。如今得到相當程度的解決,為大規模炮擊金門創造了條件。
中國政府要求美國派出大使級代表、恢復會談的十五天期限到了,卻沒有得到美國政府的正式答覆。正在這時,七月十五日發生美國海軍陸戰隊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附近登陸的事件。一九五八年七月十四日伊拉克爆發革命,第二天美國就以此為藉口對黎巴嫩進行武裝干涉,同時宣佈在遠東的陸海空軍進入戒備狀態。美國的行徑成為眾矢之的,在世界輿論中激起一片反對聲。中東事件雖然引起臺灣海峽局勢進一步緊張,但是這一事件畢竟分散了美國的注意力,降低了它對臺灣海峽的反應能力。而蔣介石卻想趁火打劫,伺機擴大事態,在七月十七日宣佈國民黨軍處於特別戒備狀態。(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七十年》,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7月版,第480頁。)同時加緊軍事演習和空中偵察,擺出反攻大陸的姿態。
毛澤東抓住這個時機,果斷地作出炮擊金門的決策。
——摘自《毛澤東傳(1949-1976)》,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
作者: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編輯:蔣楚婷
責任編輯:張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