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緬戰爭:極盛的緬甸碰上極盛的清朝,卻讓泰國撿了便宜

緬甸,是位於中南半島的一個國家,對於這個鄰國,我們並不熟悉,大多數國人對其的印象可以用幾個重點詞概括,其中就包括內戰,時不時就有新聞說緬甸內戰把炮彈打到我國境內。任何一個國家,只要陷入內戰都不會太富裕,緬甸的經濟也比較落後,但想想曾經,緬甸一度是東南亞無可爭議的霸主,差點就統一了東南亞。
清緬戰爭:極盛的緬甸碰上極盛的清朝,卻讓泰國撿了便宜

緬甸能夠當上霸主自然是有底子的,在歷史上,緬甸一直是東南亞地區比較強大的地區,由於與古印度和中國兩大文明區接壤,緬甸掌握著古印度和中國的一條商路,《漢書》就對此有所記載。
位於兩大文明交匯區的緬甸受到兩種文明的薰陶,開化程度遠高於東南亞其他地區,在這些地區的人們還在叢林裡歡騰的時候,緬甸這片已經開始農耕了。
文明開化先放到一邊,當緬甸這個地區第一次出現初步統一的國家,已經是公元11世紀了,蒲甘王朝征服了諸多部落小邦,建立了涵蓋今天緬甸大部分割槽域的政權,為緬甸的崛起打下基礎。
蒲甘王朝還未實現統一東南亞的大業,蒙古鐵蹄已然南下,元緬戰爭以蒲甘王朝的戰敗而告終,蒲甘王朝成為元朝屬國,不久後滅亡,緬甸重新分裂成眾多小邦,其中就有東籲王朝。
經過數百年戰爭,東籲王朝終於在16世紀統一了緬甸大部分地區,卻又逐漸走向分裂,於18世紀初被貢榜王朝取代。
清緬戰爭:極盛的緬甸碰上極盛的清朝,卻讓泰國撿了便宜

貢榜王朝是緬甸最後一個王朝,卻將緬甸推向極盛,它不僅統一了緬甸全境,還積極對外擴張。經過前三位君主的積極治理,緬甸吞併了印度東北部的曼尼普爾王國、中南半島東部的寮國,又將東南亞另一大國暹羅(即泰國)摁在地上摩擦,成為東南亞名副其實的霸主。
這時候,安南(即越南)處在內亂,柬埔寨和馬來亞也不太平,一盤散沙的群島諸國更加不可能是緬甸的對手,按理說,只要緬甸花點時間消化,化解暹羅等新佔地的反抗情緒,再進一步統一東南亞並非不可能,而且這時候印度也不統一,調轉槍口往西發展也有可能,但緬甸偏偏要將手伸向東邊,也就是我國雲南。
清朝此時也處在極盛的乾隆時期,但天高皇帝遠,緬甸並不認為清朝有多可怕,先是憑藉軍力壓服清緬邊境上的諸多土司,然後開始派出小股部隊向清朝境內的土司強制收稅。
處於中緬兩國邊境上的土司可以說是兩邊不是人,為了自身安全考慮,他們往往會買兩份保險,既向清朝交稅,又向緬甸交稅,但清朝境內的土司不同,有些屈服於緬甸的兵威,交了;可有些覺得我在大清治下,幹嘛要向你緬甸納貢?所以就上報了雲南地方官府。
清緬戰爭:極盛的緬甸碰上極盛的清朝,卻讓泰國撿了便宜

雲南地方官府卻搞綏靖政策,也就是不抵抗,就知道和稀泥,覺得就是緬甸那邊土司搶個劫而已,又不是緬甸官方宣戰,沒必要上升到兩國交戰的地步,甚至有當地人主動出擊擒殺緬兵,還被以“殺良冒功”的罪名處死。
清朝方面這麼慫,自然增長了緬甸方面的野心,繼續騷擾搶劫,還升級到掠奪人口的地步。訊息報上去後,躺在溫柔鄉的乾隆帝火了,決定給緬甸以顏色。
當時清朝終於拿下了準噶爾部,又平定大小和卓叛亂,乾隆取“舊土新歸”之意,將之命名為新疆,這可讓乾隆是龍心大悅,覺得緬甸也不過是個練級的小怪。但其實,清軍的戰鬥力較入關時已經大為下降,而且武器方面甚至不如緬甸。
說個後話,清緬戰爭後, 一些參加過清緬戰爭的將領,目睹了緬兵所持火器威力之大,有感清朝火器技術落後,就上書請求向西方購置先進的槍支,僱傭西方軍事技術人員,仿製槍支,增強自身國力。
可乾隆不是康熙,康熙喜歡造大炮,乾隆覺得“騎射乃建州之本”,火器那玩意威力還沒弓箭大,本來八旗兵就對騎射技藝鬆弛了,再加上依賴火器,只會更菜,還是算了。這個算了,對清朝的影響甚至超過清緬戰爭本身。
清緬戰爭:極盛的緬甸碰上極盛的清朝,卻讓泰國撿了便宜

說回清緬戰爭,這場戰爭一共打了四次,清朝四戰皆敗,只不過第四戰是兩敗俱傷罷了,緬甸也損了大半的血。
第一戰的指揮是雲貴總督劉藻,他只調派了雲貴所屬軍隊追剿,卻只擒獲5人,對緬軍毫無威脅,緬軍搶夠了東西才撤。可撤退和逃跑本來就很像嘛,劉大人一不小心就“看錯了”,給北京的皇上寫奏摺說\"緬人望風遁走,清兵大捷\"。
“大捷”僅僅三月後,緬軍再次入侵車裡(今西雙版納),並將其佔領,還給清朝發文,宣佈車裡為緬甸領土!
劉藻急忙命三千綠營兵圍剿,結果有一路清軍被緬軍埋伏,大潰而逃。乾隆聞奏大怒,將劉藻革職,劉藻惶恐不安,最終自刎。
首戰敗北,乾隆多少認真了點,派出了器重的邊疆大吏楊應琚,將其由陝甘總督調任雲貴總督。
楊應琚先派出了小股部隊進攻緬甸境內,由於緬軍料到清軍會進攻,早已撤退,清軍輕而易舉就攻佔緬甸兩個土司轄地。可緬甸早已堅壁清野,清軍什麼都沒撈到,反而給高層造成一種緬甸很弱的假象。
清緬戰爭:極盛的緬甸碰上極盛的清朝,卻讓泰國撿了便宜

雲南很多官員包括楊應琚都被這種假象所矇蔽,認為緬甸內部分裂渙散,不足為懼。前線的雲南都是如此,遠在萬里之外的北京就更別說了,乾隆得了楊應琚的奏摺,又翻了翻《明史·雲南土司傳》,覺得緬甸在明朝時就臣服中原,看來也是個弱雞,哪有準噶爾難對付?乾隆下令楊應琚要少花錢、少用兵解決此事。
殊不知,此時緬甸的重心放在進攻暹羅上,暹羅大城王朝的都城已經被緬甸團團包圍,緬甸沒有過多的兵力侵略清朝,而清朝對緬甸和暹羅的情況一無所知,朝野上下都以為只憑雲南的萬餘綠營兵就能解決緬甸。
在自大的支配下,清軍主動發起了進攻,儘管清軍人數多過緬軍,但清軍的劣勢更多,雲南的綠營兵幾乎沒怎麼上過戰場,作戰意志薄弱,武器又不精良,帶兵將領普遍能力不強,統帥楊應琚又是文人出身,不懂軍事,這些因素加起來,導致清軍屢戰屢敗。
戰敗是一回事,戰報上卻清晰地寫著:“清軍屢戰屢勝,殺敵萬人”。這慌扯得有點過了,剛剛過去的平定回疆打了百餘仗,也就殲敵萬人,雲南才打了幾仗就殲敵萬人,你當砍瓜切菜呢?乾隆再一看地圖,尼瑪交戰地點全在大清境內,越打離著內地越近······
清緬戰爭:極盛的緬甸碰上極盛的清朝,卻讓泰國撿了便宜

乾隆派人一探,頓時勃然大怒,下令賜死楊應琚,同時派滿人新秀明瑞接任雲貴總督,繼續主持對緬戰事。這時候,緬甸已經拿下大城王朝,暹羅只剩下殘餘軍隊反抗,緬軍大部開始撤回國內。
兩次戰敗,皆有輕敵因素,搞笑的是清朝朝廷仍然認為緬甸能夠輕易拿下,戰敗只是因為綠營兵太廢!而且清朝對藩屬國情況一無所知,暹羅已經被緬甸滅亡,乾隆竟然還在擔心滅掉緬甸後緬王逃亡暹羅!
明瑞是一員悍將,在平定新疆中,也立過不少軍功,前往雲南前是伊犁將軍,已經是新疆大員了,但他跟乾隆一樣,輕視緬甸,所以他的最終結局基本註定了。
滅掉了暹羅,緬甸可算是騰出手來了,清軍增兵,緬軍也增兵,明瑞的認知卻還停留在上一仗,最終陷入緬軍重重包圍,重傷後自縊身亡,其他參戰者或戰死或被俘或自盡,清朝慘敗。
乾隆第三次大怒,並開始準備第四戰。
三戰皆敗,清朝終於開始蒐集情報了,知道緬甸不再是曾經的分崩離析,而是新興的強權國家,暹羅已經被其所滅。三戰下來,緬甸卻不想打了,多次給清朝送去求和文書,盛怒之下的乾隆自然全部撕掉,下令組建精兵強將,誓要拿下緬甸!
清緬戰爭:極盛的緬甸碰上極盛的清朝,卻讓泰國撿了便宜

儘管敗了三次,但乾隆仍然認為拿下緬甸不是問題,因為他這次派出去的已經是清朝頂級將領了,重臣傅恆為經略,阿里袞、阿桂為副將軍,舒赫德為參贊大臣,鄂寧為雲貴總督,軍隊也換成八旗兵,還調了水師參戰,這樣的陣容,清朝拿不出幾副的。
然而,緬甸也傾盡國力,與清軍交戰廝殺,再加上環境優勢,遠道而來的清軍將士有不少都染病身亡,就連主帥傅恆也臥病在床。
經過一番鏖戰,清軍殺緬軍水師2000人、陸軍1500人,總兵吳士勝、副將軍阿里袞、水師提督葉相德相繼病死,清軍和緬軍可謂兩敗俱傷,儘管清軍佔據微弱優勢,但卻幾乎不可能滅掉緬甸,參戰清軍厭戰情緒高漲。
緬軍也一樣,緬軍統帥諾爾塔(滅暹羅的就是他)明白緬甸無力支撐與清朝的長期戰爭,再打下去就得廢了,所以雙方不約而同地丟開了遠方的君主,自行決定議和停戰。
幾經交涉後,緬軍14名將領與清軍12名將領談判定議畫押,互贈禮物,正式停戰。這場延續多年、花費清朝911萬兩白銀的戰爭終於落下帷幕。
清緬戰爭:極盛的緬甸碰上極盛的清朝,卻讓泰國撿了便宜

然而,議和是乾隆和緬王都不想看到的,緬王直接就把議和書撕了,壓根不想向清朝稱臣,直到18年後緬甸國力不行了,要跟清朝搞好關係才派出使節奉表納貢。
而乾隆要等18年後才能看到緬甸入貢,當時那心情能好才怪了,可他也清楚要再次動兵很困難,水土問題就非常頭疼,第四戰清兵非戰折損比戰損還多,傅恆回北京兩個月就病死了。再加上小金川再次叛亂,土司問題才是重點,乾隆只能跟緬甸打外交戰,互相口誅筆伐,卻誰也不敢打了,緬甸消耗不起,清朝的錢糧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這場清緬戰爭對參戰雙方而言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雙方都不是勝利者,非要說勝利者的話,那也只能是暹羅了,由於緬甸在戰爭中消耗甚巨,鄭信帶著殘兵敗將竟然擊敗了緬甸,建立吞武裡王朝,隨後的曼谷王朝更是延續至今,緬甸多了個頭疼的對手,統一東南亞成了遙不可及的夢。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490 字。

轉載請註明: 清緬戰爭:極盛的緬甸碰上極盛的清朝,卻讓泰國撿了便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