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什麼是負心漢,看于鳳至為張學良養家苦等五十年的結局就知道

由 希學英 釋出於 經典

知道近代史的人都知道,張學良與于鳳至,是一對原配夫妻,可是于鳳至為張學良養家苦等五十年,最後的結局呢?讀過這篇小文之後估計你也會唏噓一番,張學良不僅丟了東北,對不起東北的父老鄉親,也對不起自己的結髮妻子于鳳至。
于鳳至(1897年6月7日-1990年3月20日),字翔舟,富商於文鬥之女,生於1897年奉天懷德(今吉林四平公主嶺),她是民國版的薛寶釵,出身好、樣貌好、才學好、修養好、心腸好、性情好,末代皇弟愛新覺羅·溥傑對她的美貌念念不忘,說她“猶如一枝雨後荷塘裡盛開的蓮”。她五歲入私塾,十六歲畢業於奉天女子師範學院,後來還跑到東北大學南校法科旁聽,筆墨詩詞功底都出類拔萃。她認宋美齡的母親做乾媽,被視為宋家的第四個女兒,有著尊崇的社會地位。于鳳至很有詩情,我們看張學良第一次帶兵打仗,她為他填小詞:惡臥嬌兒啼更漏,清秋冷月白如晝。淚雙流,人窮瘦,北望天涯搵紅袖。鴛枕上風波驟,漫天驚怕怎受。祈告蒼天護佑,徵人應如舊。張學良看過後自愧不如。估計趙一荻也難以望其項背。
我們接著看這場比較看好的婚姻,最後也是不了了之。于鳳至比張學良大三歲,在那個時代,這也是個吉利數字。只是張學良不喜歡,他成親的時候還小,是著名的花花公子,又是有名的美少年,權力金錢,往往伴隨著風流,張學良也不例外,他並不想老早找個媳婦成家,管著自己。但是張作霖說一不二,面對張學良的反對,他最後妥協:你的正室原配非聽我的不可。至於于鳳至與張學良的婚姻,據說是這樣的:于鳳至的父親曾經救過張作霖的命,張作霖無以為報,正好聽一個算命先生說,救命恩人的女兒福澤深厚,鳳命,又恰巧叫于鳳至,便立即就給兒子訂了親,一為報恩二為對於鳳至的欣賞。鳳命虎子,張作霖很是滿意,何況這女孩兒既美麗,又知書達理。
張學良依找張作霖的話娶成親,結婚後不叫于鳳至夫人而是叫大姐。婚後不久,他就開始在外面的風月場中流連,將於鳳至丟在家裡。于鳳至不是不知曉,可是她知道了又能做些什麼呢?她富有才情,卻也逃不了舊環境對她的思想束縛,她在等,也在包容的等張學良,用她的一顆柔情和痴心來等他浪子回頭,來等他把她愛得入骨。不知道晚年的于鳳至是否會後悔自己這樣傻傻等待而不佔據主動地位,從而讓趙四小姐佔據了少帥的心,自己苦苦等了五十多年?
她的大度少有人妻能及。有一天,一箇中學還沒念完的十六歲女孩跑到她面前跪下,求她收留,女孩保證不要名分,只希望做少帥的秘書。周圍一片反對,說這樣一個愛玩的女孩待在少帥身邊不會有什麼好事。但她還是心軟了,覺得女孩這麼小就和家裡斷了關係,往後怎麼辦呢?她答應女孩留下做秘書,還告訴會計工資從優,甚至出錢給女孩買了房子。沒有她的成全,趙四小姐成不了傳奇。
于鳳至初到美國,便
她懂他的悲喜。在他被軟禁的頭幾年,她一直陪伴在他的身邊,那時的光陰有多痛苦,她都沒有說,但她卻患上了乳癌,如果不是心情鬱結,何以得這樣的病?她心疼他不能自由,看著一個戰場上拼殺的軍人,日復一日落寞地被關在小屋裡唱《四郎探母》,原本不該屬於他的哀傷,卻在他的唱詞裡流轉,他擊節:我好比籠中鳥,有翅難飛……她焦灼,痛苦又無能為力最終大病。少帥說:你不如去美國看病,也為我的自由向世界呼籲。如此,她才答應暫時離開。想不到的是,這個暫時竟成了永遠。
從1940年赴美就醫算起,她在美國整整度過了50年。這50年裡,她不僅一個人照料三個子女,而且還憑著堅強的意志戰病魔、投資地產和股市,由罩在丈夫光環下的民國時期東北第一夫人轉變成一位傑出的事業家,為子女、也可以說是為張學良積累下一份讓人難以置信的家業。"救漢卿,我要奮鬥到最後一息"的信念牢牢地支撐著她,她90餘年的人生歷程,讓我們懂得了什麼叫生死相許、什麼叫忠貞不渝。
不料,等來的卻是一紙離婚協議書!她根本不能接受這樣的現實,那是她深愛的丈夫!那是她拼搏的動力!那是她活下去的希望!打電話過去,少帥說:“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我們還是我們。我現在依然每天都在唱《四郎探母》。”他為她寫了一首詩:卿名鳳至不一般,風至落到鳳凰山。深山古剎多梵語,別有天地非人間。
因為怕別人像掐死一隻籠中鳥一樣掐死他!她簽了字!她心疼他,也愛他,只是愛的方式不一樣罷了,有的人即使不愛了還在死纏爛打,有的人即使還在愛著,為了對方,還是選擇了放手,去成全,這種成全,不是不愛了,而是太愛了。我們有句話這樣講,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于鳳至當時也是這樣想的吧。讓少帥充滿希望而幸福地活下去,這可能是她最大大心願了。即便會委屈到自己,也甘之若飴。
怎麼會有這麼傻,又這麼痴的女子!苦苦等了五十年,在去世後也沒能如願,少帥這一輩子欠她的太多了!同時反觀我們現在的社會,真摯的愛情不是沒有,可是太寥寥。很多愛情等不起過程,等不起兩顆心一點一點地靠近,所以很多人相聚的快,相散得也快。希望我們大家自己也都能做一個辜負他人,並且擁有幸福的人!
參考文獻:《張學良回憶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