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市民讀書會第21場“百年風華路”系列首場活動“中國共產黨從這裡起步”舉行 官方圖
社群黨校的講師、徐房局的職員、老年曆史愛好者……今天下午,新民晚報的品牌活動之一、市民讀書會第21場“百年風華路”系列首場活動“中國共產黨從這裡起步”上,來自各方的聽眾坐滿了上海市群眾藝術館會議廳,聆聽著名黨史、軍史專家劉統教授以新作《火種》為基礎,透過剖析中國共產黨如何在眾多尋找中國復興之路的黨派中脫穎而出,找到適合中國生存、發展的道路,以呈現終成燎原之勢的“火種”的力量的解讀,引來了全場聽眾的共鳴和掌聲。
圖說:市民讀書會上,聽眾們聽得津津有味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下同)
從1840年起,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在尋找救亡圖存之路。在人人都是“憤青”的年代,誰都想起義。“孫中山是革命的先行者,他們推翻了清朝的統治。這個時候這些青年人都是有組織的,但他們的組織都是秘密組織,不跟老百姓打招呼,自己突然幾十個人衝進官府去刺殺,結果一次又一次失敗,成不了氣候。為什麼呢?這是資產階級革命,是小眾的,不是大眾的,這是最核心的一點。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無產階級革命是大眾革命,依靠大眾的力量才有可能推翻壓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這在資產階級革命中是不可能實現的。”劉統說。
圖說:劉統正在為聽眾們簽名
中國共產黨的成長,也經歷了幼年、青年和壯年,也是一個從幼稚到成熟的過程。全國各地的共產主義早期組織其實就是一個北大朋友圈,就是透過師生、朋友這些相互認識的人,發展了各地的共產主義早期組織。“李達、李漢俊說要開‘一大’,寄信和路費出去,但在信裡也不能公開寫召集大家來上海乾什麼。所以代表等到開會的時候才知道要成立共產黨,大家又開始爭論綱領,爭論了好幾天,最後馬林強調建立共產黨的原則就是兩點:第一,共產黨是一個無產階級政黨,第二,要接受共產國際領導。後面這個會又被暗探破壞,移到嘉興南湖舉行,大家才達成了共識。這就是共產黨成立的真實過程。也就是說,許多偶然的因素集合起來,形成了必然的歷史結果。”
圖說:主講人劉統解讀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從理論宣傳到工人運動,從國共合作到武裝鬥爭,誰都沒有經驗,挫折和犧牲遠多於勝利。在血與火的實踐中,共產黨人摸索出了革命的方向和道路。毛澤東從井岡山到古田會議的經歷,為中國革命尋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
劉統寫作黨史的一大法寶就是回到歷史現場,大量的實地考察,如從瀏陽七溪村走到排埠村,感受毛澤東初出茅廬險些送命的驚險;從江西尋烏圳下村走到瑞金大柏地,感受共產黨人的“創業艱難百戰多”。 “實踐出真知,堅持與群眾緊密結合。這是黨的發展的歷史總結,一樣適用在學術研究上。”劉統說。
圖說:劉統
講座結束後的幾個提問與回答,顯示出了年齡各異的聽眾們對於黨史知識的儲備,“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時間?”“說出三位中共一大代表?”“能不能再說三位?”劉統的加題聽眾也對答如流。“古田會議的召開時間?”儘管答案並沒有出現在劉統這次的講座中,可是聽眾也能夠回答正確。
圖說:上海群眾藝術館外景
“黨史能夠講得這樣好聽!”是現場所有聽眾的共同感受,細節中的黨史讓中國共產黨艱難曲折的主線深深印在了大家的腦海中。如何在艱難曲折中不斷成熟、壯大、發展,這正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智慧所在。(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