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一首《從軍行》,讓後人銘記了漢唐時期的玉門關。其實,玉門關並非孤零零的關隘,廣義上的“玉門關”相當寬泛,含有兩座堡壘以及十八段長城,還有二十餘座烽火臺。而狹義上的“玉門關”,則是被用做漢代都尉置所的“小方盤城”。
都尉置所,相當於現在的地方司令部,是地方軍事長官的“辦事處”。在玉門關城牆東南側有一馬道可供人登關,站在通道上方可以看到兩側的女牆。通常來說,漢朝時期每天都會有邊軍在通道里巡邏。站在通道上居高臨下,可以輕而易舉地觀察到關口內外的風吹草動。
之所以選在敦煌郡西北九十公里的位置修建玉門關,自然經過了多方面的考量。
首先就長城的防禦作用而言,關隘一定要選在有利的地理位置。在小方盤城方圓數十里的土地上,除了周遭的沼澤地,這裡處於地勢最高的制高點。在此基礎上,站在將近四丈高的牆體上,周圍的情況一覽無餘,任何方向有情況都可以在第一時間獲知。
此外,在戈壁灘上生存下來,最重要的就是水源。倘若沒有水源,人類根本無法在荒漠中生存下去。想要穿越玉門關外的荒漠,必須要在小方盤城附近補充飲用水。在小方盤城北方,恰好有一處水源充足的湖澤。只要能佔據這一戰略要地,即可滿足自己人的用水所需,又能掐斷敵人的飲水來源,可謂一舉兩得。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修建長城的國家,中國長城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兩週時期。不過,不同於兩週時期的中原長城,位於西北戈壁灘上的漢代長城的材質比較特殊。
因為西北戈壁灘基本沒有石料和黏土的來源,所以官兵只能因地制宜,使用紅柳、蘆葦作為長城的基礎機構,在夾層中填裝砂石用以加固。這樣的設計雖然使長城的防禦性能大大下降,但長城本就不適用於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因此,漢長城的輕便結構既滿足了日常警訊、防小型侵略、防走私的功效,又有便於修建的特點。
玉門關長城在整個漢長城線上的烽火臺走向分為兩條:一條向西延伸與敦煌長城相連,另一條則向南延伸與陽關相連。這樣的結構,使玉門關、陽關、敦煌郡互為犄角,不論哪一座關隘發生了緊急情況,其餘兩座關隘的守軍都能在第一時間馳援,達到了進可攻退可守的目的。此外,這一時期的烽火臺應用已趨向完善,白天放煙,晚上放火的資訊傳遞方式已成為慣例。
那麼,為什麼時人會管小方盤城叫“玉門關”呢?這個美麗的名字背後又有什麼典故呢?
一直以來,關於“玉門關”由來的說法比較多,其中一種就是絲綢之路開闢後,來自新疆地區的和田玉深受漢代統治者及貴族的喜愛,每一塊玉都是途經小方盤城運往內陸的,所以時人將這裡稱作“玉門關”。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說法,古代商人自西域回到中原時,往往會在戈壁灘上迷失方向,每年死於迷途的商旅不計其數。為了製作一塊導向性地標,商旅們集資購買了一塊光芒萬丈的美玉。每逢夜幕降臨,這塊寶玉便會迸發出華光,為方圓數十里的客商們指引方向。
當然,即便是最明亮的夜明珠,其光芒也很難照耀到幾十裡外的地方,所以這種說法多半是後人杜撰出來的美麗傳說罷了,不足為信。
一千九百年前的玉門關地處重要的軍事要衝,擁有較為完善且極具特色的防禦體系,擁有便利的交通、飲水條件。可想而知的是,當時的小方盤城,儼然是一座興旺的商業中轉站,每天往來這裡的客商魚貫出入,為大漢的經濟繁榮做出貢獻。
1907年,冒險家兼考古者、偷運者斯坦因在關城北面不遠處廢墟中挖掘到了許多漢簡,從簡的內容判定出小方盤城為玉門關所在地。根據史書記載玉門關的位置也應當就在附近,但小方盤城只有600餘平方米,作為漢朝最西面的海關實在是太小了。所以玉門關的具體位置尚不能肯定,將儲存完好的小方盤城遺址暫定為玉門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時至今日,玉門關雖不復往昔,但歷經千百年風雨洗禮的小方盤城,仍有不菲的歷史價值。據悉,小方盤城一帶出土了大量珍貴的漢代文物,例如:筆、墨、硯、紡織物、狩獵工具等。我國的第四塊西漢紙張便是在此地出土的。這塊西漢紙的製作年代早於蔡倫造紙一百多年。由此可見,我國的造紙術發源於西漢時期,第一位造紙者亦非蔡倫。除此之外,考古工作者還在玉門關發現了漢代的書簡、糧食等。這裡最珍貴的考古發現,便是來自漢廷的一份律令。
相信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玉門關地區還將出土更多漢代的文物。
參考資料:
【《漢書·地理志》、《世界遺產名錄——玉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