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齊國,在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有高度存在感的國家。這個國家在歷史上出現了齊桓公、齊威王等明君。又有田忌、孫臏、鄒忌等名臣。因為齊威王任用了這些名臣,齊國的國力高度發達。但你或許想不到的是,看似賢明的鄒忌和大將田忌之前卻有著一段矛盾,他處處迫害田忌,最終自己也已悲慘的結局收場。
說起鄒忌,大家印象中的他是一位身高八尺的美男子。他以善於進諫而聞名。鄒忌除了身材高大、顏值過人,是一位美男子之外,還頗具才華,是一位集才華與美貌於一身的才子。他善於彈琴,因為他善於彈琴而得到了威王的賞識,並被任命為相國。
原來,威王繼位之後,只知道彈琴並不理會朝政,國家開始走下坡路。這時鄒忌面見威王,並對威王的琴技大加讚賞。他說治理國家就像彈琴一樣,要懂得該彈哪根弦,政令亦是如此,要懂得配合,君臣各盡其道,國家才能繁榮。鄒忌走到琴面前,卻撫而不彈,威王很生氣,鄒忌說道,國家就像彈古琴一樣,不彈的話會令人生氣,國家不治理的話,老百姓無法心滿意足。威王聽了這番話之後,開始勵精圖治,齊國從此強大起來。
鄒忌最為著名的故事當屬透過與人比美來勸諫威王的故事了。某一天他穿好了朝服,照著鏡子向妻子問到:“我和徐公比,誰更漂亮?”妻子說是丈夫更加漂亮,鄒忌又問了妾同樣的問題,又得到了同樣的回答。有一天,一位友人來家裡,鄒忌又向友人問到說誰更漂亮,友人還是得出了同樣的結論,認為徐公比不上鄒忌。後來,鄒忌想了想才知道是因為他們都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才說自己比徐公漂亮。
帶著這個結論入朝見了威王,並對威王說被矇蔽的太久了,看不到真相。於是威王廣開言路,並說能在不同的場合指出自己的錯誤,並提出有效建議的人能得到不同的獎賞。果然各種建議紛至沓來,一時間門庭若市。一年之後,威王的各種錯誤都得以改正,百姓們安居樂業,這時候想要提出意見,卻發現各種建設都已完好,無法再提出意見了。
由此,我們看出了鄒忌的高明之處以及他的賢能。但沒想到,背後的鄒忌卻是一個嫉賢妒能、迫害忠臣之人。這其中就有他迫害田忌的故事。
說起田忌,除了他與威王賽馬的故事為人津津樂道之外,還有他與魏國之間的馬陵之戰。當時魏國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國內部有不同的意見,最後齊王採取了田忌的意見,出兵討伐魏國,事實證明田忌是對的,這一仗讓魏將龐涓死於戰亂之中,齊國獲得了極大的聲譽,韓國也十分感謝齊國。
可是,這時齊國裡面有人不高興了,那就是鄒忌。他害怕田忌卓著的功績會威脅到自己,於是想辦法除掉他,在手下的建議之下,他讓國君命令田忌去討伐魏國,如果勝利了,則可以證明自己有識人之才能,如果田忌失敗被殺,自幾也不會有任何損失,相反還排除了異己,正可謂是一箭雙鵰。但另鄒忌失望的是,田忌居然凱旋而歸。於是鄒忌只能另想辦法。
他叫手下的人裝扮成田忌的部下去問卜,那個人對占卜的人說:“現在我家將軍大聖歸來,欲圖謀大事,想問一下吉凶。”齊威王得知訊息之後,火冒三丈,立刻抓住占卜的人來詢問,果然如此。受到猜忌的田忌百口難辯,只能從齊國出逃,奔往楚國。於此同時,鄒忌還迫害孫臏,孫臏不得已也逃往了別國。
直到齊宣王繼位之後,知道了二人的冤屈,二人才得以返回齊國。至於鄒忌的結局如何,歷史沒有記載,一些野史說他最後變得瘋瘋癲癲的,這或許就是一種報應吧。
由這些事情可以看出,鄒忌雖然有正確的方法進諫國君,但對內和對外的事物上卻是一個殘害忠良、目光短淺之人。在齊國的對外戰爭政策的討論中,鄒忌參加過幾次,但每次他的意見都是錯誤的,例如在救趙國與救韓國的時候,他的意見都是“不如勿救”。
他只看到了眼前,卻未看到就別國對齊國帶來的好處。當齊國一次次的勝利傳來之時,不知道鄒忌會作何感想。由鄒忌也可以體會到,人心之複雜,的確讓人難以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