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北京故宮城門,明清兩代皇城的正門,也是我們的一個國家象徵。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天安門,並非明清時期的天安門,而是經過歷次的修繕和建造,其中最大一次變化是1969年拆除重建工程。
天安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即1417年。最初是叫“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明朝天順元年(1456年),承天門遭遇雷擊起火被焚燬。
明成化元年(1465年),明憲宗即位,由工部主持重修承天門,重建後規模成寬9間、進深5間,也就奠定了如今天安門的形制。1644年,李自成率起義軍攻佔京城,承天門再次被毀,次年又進行重修。
到清順治八年(1651年),皇帝下旨在原承天門遺址上進行大規模改建,重修建成城門,改名“天安門”,取“受命於天,安邦治國”之意。康熙年間又進行過幾次修繕。
1949年1月,北平解放。解放前的天安門已經破舊不堪,堆積鴿糞,長滿蒿草。為迎接開國大典,當時北平市政府在1949年夏秋之際對天安門進行了簡單整修,清除鴿糞、蒿草,修復破損的磚瓦、門窗等。
到1952年,北京市政府全面修繕天安門,因為這時候的天安門,從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一直到1952年,中間二百多年基本就沒怎麼修繕過。主要對破損的門窗和腐朽的梁木進行了更換,以及對屋頂梁橋和天花藻井的彩繪重新進行了彩畫。1956年,翻修角梁,接長欄杆,而且安裝了避雷設施。
1965年9月初,天安門檢修,發現問題嚴重,需要重修翻建。再加之1966年3月邢臺地震,波及北京,天安門嚴重受損,政府組織對城樓進行加固,部分傾斜的樑柱增加鐵箍。
一直到1968年3月,北京市有關部門安排了對天安門最為全面深入的一次檢查,結果發現比之前想象的情況還要糟糕。經過會商之後,檢查小組最後給出的結論是要拆除重建。
按計劃是1968年國慶節之後重修,爭取在1969年20年國慶前重新投入使用。但實際操作中,由於木料嚴重缺乏,建築材料不齊全,等都湊齊了,根本就趕不上20年大慶了。最終國務院決定,在1969年國慶結束後再施工重建。
整個工程是在極為秘密的情況下進行,施工隊伍進行軍事化管理。天安門長66米,寬37米,高33.7米,當時為了保密,整個天安門是拿葦蓆包住。由於天氣寒冷,臨時在旁邊中山公園搭建鍋爐房,持續供暖,確保工程的進行。
天安門重建工程是在1969年12月15日開始,因為新城樓是要保持原樣不動、尺寸不變,所以在拆舊城樓之前首先要進行測量,對於拆下的每一個木構架都要拍照、編碼、登記,再交北京建築設計院,按照圖紙進行木構件加工,僅僅7天就完成了拆除。
天安門拆除過程中,施工隊伍在樓頂的琉璃瓦當中發現了一個金絲楠木盒,其上刻著二龍戲珠,裡面裝有紅寶石、硃砂、黃豆、高粱、穀子等,據專家鑑定,這些東西是在最早蓋天安門的時候放進木盒的。
天安門新建成之後,施工人員在原來木盒處放進一塊漢白玉石,上寫:1970年1到3月重建。天安門從1969年12月15日開工到1970年4月7日結束,前後共用100多天時間。新建的城樓上還增設了供電照明、上下水、電視廣播及新聞攝影這些現代設施。而且在東西兩側的小房間安裝了電梯,對稱在大殿兩側。西側的電梯是1952年修的,東側的電梯就是這次重建新增的。
之後天安門又經歷了多次修繕,也裝置了更多現代化裝置。天安門最近的一次修繕就在今年6月份,預計明年4月底恢復對外開放。
(圖片來源網路,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