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隋唐時期的突厥究竟源自何方打鐵的奴隸竟成草原霸主!

由 華愛利 釋出於 經典

小編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請相信我,我正在努力改變,相信以後將給大家呈現一個完美的自己。
大家早上好,小編又來為大家服務了,您的每一次評論點贊都會帶來好運氣喔!
隋唐之時,一個名叫突厥的族群崛起,馳騁在匈奴曾經盤踞的內亞草原之上。此後突厥雖被大唐帝國覆滅,但突厥語族裔卻傳播開來,至今仍是一股不小的政治勢力。那麼突厥族群究竟源自何方,最終又是怎樣一路向西的呢?
這話要從西晉時期說起。西晉末年因八王之亂,中原勢力耗損殆盡而導致五胡亂華。五胡序列中唯有鮮卑是在此時南下中原的。鮮卑本為東胡的一支,匈奴崛起後擊敗東胡並將之拆分為兩部,分別安置在鮮卑山和烏桓山附近,烏桓在曹操北征之後大部分融入漢人,而少數留存成為契丹的先祖。這是的鮮卑開始大規模從東北遷徙到蒙古草原之上,而作為匈奴殘餘的宇文部、獨孤部、韋紇部亦在此時歸屬鮮卑的。
鮮卑統一草原不久,其首領拓跋部便開始謀劃南下入主中原。同其他草原民族,甚至鮮卑其他部眾不同,拓跋部似乎從匈奴時代便極為青睞南歸中原,以至於有人考證說拓跋乃漢朝李陵後裔,家族的傳承使得他們對中原有著不一樣的情懷。我們不去考證此種說法的真偽,但拓跋部的南下確實為鮮卑打下了一片江山,並最終創立了北魏王朝。
然而拓跋部率領一批鮮卑南下,漠北的鮮卑人就日益離心了。於是北方的鮮卑在拓跋的一個奴隸的挑動下逐漸積聚起來,開始反叛鮮卑。此時的漠北鮮卑本就是起點極低的奴隸出身,文化水平的缺乏導致其在於北魏的對峙中往往是有勇無謀,因此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蔑稱為蠕蠕,音譯過來就是柔然。
此時已經入主中原的鮮卑拓跋部、宇文部、慕容部、獨孤部等皆以中華自居。同留守草原的韋紇部等曾經的同胞矛盾衝突不斷。當時北魏勢力強勁,柔然不得不聯絡南朝,在戰略上對北朝形成夾攻之勢。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花木蘭便是以北魏徵兵對抗柔然而編寫出來的。而在柔然的統轄之下,地處北部接近寒帶的敕勒部尤為重要。敕勒在匈奴時期稱作丁零,在五胡亂華時曾雖草原霸主鮮卑南下劫掠,並在中原建立過短暫的政權。
敕勒不僅存在於柔然之中,亦有不少融入北魏鮮卑族群之內,北朝後來的北齊大將斛律金甚至將敕勒歌傳唱到了中原。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說的可是貝加爾湖一代,並不是如今的內蒙草原哦。
不過柔然的勢力並未如同匈奴一樣擴張至整個草原,西晉的崩潰讓草原的副伏羅部趁機在天山以北到阿爾泰山東側一代建立了高車國。就在高車國擺脫柔然控制的時候,北魏因孝文帝改革而爆發了六鎮起義。此時的柔然內部四分五裂,曾經投降北魏並在六鎮起義被拓跋皇帝召喚鎮壓的柔然貴族阿那瓌逐步崛起,北魏的亂局引發了柔然的中興,高車的好日子也隨之到頭了。
此時一部分可能是敕勒西遷的一支逐漸崛起與中亞蔥嶺西側,並在七河流域以及河中地區站穩腳跟,這就是嚈噠。嚈噠這個政權不僅有一部分自匈奴崩潰後從阿爾泰遷徙而來的草原族群,還有貴霜帝國崩潰之後,北貴地區不願從屬薩珊波斯的勢力。不論是高車還是此時正在吊打拜占庭的薩珊王朝,在面對嚈噠都吃虧不少。
中興後的柔然勢力擴大,而高車在這段時間消失了,或者說融入了敕勒鬆散的族群體系內了。這時候的敕勒有時亦被稱作為鐵勒。同大興安嶺被稱作鮮卑山、大興安嶺南端一部分山脈被稱作烏桓山一樣,阿爾泰山亦有古稱,當時它被稱作突厥山,而鐵勒族群正是生活在天山北部到貝加爾湖沿岸地區的,正處在突厥山周圍。
經過了歲月的流失,鐵勒部也出現了分化,雖然絕大多數鐵勒人非常仇視嚈噠和柔然,但其中一個以冶鐵打鐵著稱的阿史那部卻和柔然王庭關係緊密。當時的柔然南方,拓跋北魏已經被北朝雙雄宇文泰和高歡分割為東西兩魏,難以對草原形成威懾,因此柔然內部貴族專權日益嚴重,對其他草原部族的壓迫也日益加深。
不堪重負的鐵勒眾族群集結了據說有5萬多彎弓之士殺向柔然中樞,卻被與王庭密切的自己人打敗。阿史那部輕易就擊敗了自己的同胞兄弟們,進而收編整治,將鐵勒統一了。此時的柔然大汗還是那位曾經投降北魏的阿那瓌,他很欣喜的看到自己有如此忠心的奴隸,同時憤怒的斥責了阿史那部的請求。原來阿史那部實力擴張之後,野心亦增加,想要成為柔然王族的駙馬,迎娶柔然公主,從而擺脫自身奴隸的身份。
阿史那部當時的首領是阿史那土門,眼見曾為拓跋部奴隸的柔然王族不賞臉面,他隨即聯絡西魏的令主宇文泰,求婚拓跋公主和親。宇文泰見此,轉手將拓跋家皇族長樂公主嫁給了土門。阿史那部在得到了西魏的認可後,隨即改稱突厥,反叛柔然。獲得西魏支援的突厥在六鎮之一的懷荒鎮擊敗柔然,柔然可汗阿那瓌自殺,至此強盛一時的柔然汗國崩潰。沒過多久,宇文家和高家亦將廢掉拓跋皇族而自立,讓鮮卑的印記消逝在歷史的舞臺中。
阿史那土門所率領的突厥部族最終統御了草原各部,卻完全拔高了阿史那部的地位,對鮮卑遺民、甚至其餘鐵勒部族都貶低不斷,這也為突厥內部不穩埋下禍根。韋紇部便是鐵勒部眾內對阿史那突厥不滿的部族之一,此後這一支還曾更名回紇,並在唐朝的支援下取代了突厥在草原的地位。
突厥崛起之後,嚈噠的末日也就不遠了。可汗阿史那土門的弟弟阿史那室點密眼見哥哥統一了草原,便率軍西進,一路收編曾被柔然驅趕的鐵勒部族,一邊征服中亞的塞種人部落。當時的中亞地區都是遊牧部落,阿史那室點密便一視同仁的收納為自己的麾下,將他們逐步突厥化了。
阿史那室點密的突厥軍隊聯絡正在同拜占庭進行對戰的薩珊王國,相約夾擊嚈噠,並最終取得勝利。嚈噠勢力成分複雜,既有東伊朗族裔、鐵勒族裔,又有曾經月氏後裔。而此時作為內亞霸主的突厥,民族成分就顯得更為複雜。阿史那土門和阿史那室點密在蔥嶺東西兩側執行不同的政策統御不一樣的族群,最終導致了兩個突厥的分裂。
後來在唐朝的打擊之下,東西突厥先後被唐朝統一,此後雖有南遷東突厥北上覆國,但後突厥最終亦被唐朝扶持的回鶻擊敗滅國。阿史那部以及鐵勒族裔的東突厥在此後的歲月中逐漸融入各民族中,留守草原的部族被蒙古統一,南遷的部族大多化為漢族的一部分。
現代突厥語族人指的是說著突厥語系的眾多民族,這群人既有西突厥統轄之下的臣民後裔,也有回鶻與吐火羅人混血後裔維吾爾人。不過這些民族同當年的阿史那部、甚至是鐵勒部眾都沒有多少血緣關係,大多是曾經臣服漢朝的昭武九姓族群和康居國後人。由此可見,如今某些國家的政客以突厥為由頭炒作事端是多麼的可恥與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