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格王朝簡史:吐蕃的變亂時代

古格王朝簡史(01):吐蕃的變亂時代!
從今天開始,我們來講講古格王朝的歷史。
這個身居阿里的王朝,綿延長達六百多年,橫亙了中原地區五代、宋、元和幾乎整個明朝。
在悠長的歲月中,古格王朝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一度成為藏傳佛教後弘期的旗手;以古格命名的壁畫型別,成為了西藏地區繪畫藝術的巔峰;以古格銀眼命名的造像,是各位藏家心中的珍玩。
但這個強盛帝國,幾乎是在一瞬間煙消雲散,留給後人無數的謎團。我們將從這個王朝肇始說起,看看這個燦爛帝國的晨昏歲月、煙雲過往。
古格王朝簡史:吐蕃的變亂時代
一、碎裂的時代
由松贊干布開創的吐蕃王朝,是整個西藏曆史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對西藏曆史影響之深遠,以至有學者將西藏曆史分為“前吐蕃時期”、“吐蕃王朝時期”和“後吐蕃時期”三段。
但再輝煌的王朝也有殘陽落日,當諸神黃昏樂章奏響時,誰都無法阻擋暗夜的到來。
公元842年(唐武宗會昌二年),佛教徒射出的利箭,不但終結了末代贊普的生命,也讓這個疆域扶搖萬里的大帝國戛然而止。
吐蕃王朝碎裂的如此徹底,以至於其後400餘年,再也沒有人有能力將其拼接起來。
而在此期間,王室貴胄們不得不勞燕分飛,在邊疆地區建立了一系列小政權,偏居於阿里一隅古格王朝,便是其中的代表。
衛藏地區(前後藏)長久以來便是西藏的統治核心,自從松贊干布遷都拉薩後,擁聖城而攝全藏,是每個西藏政治家的夢想。
但頗有些諷刺意味的是,吐蕃王朝王室的後裔卻無力在衛藏立足,不得不遠赴環境惡劣的邊疆建立政權。
這當然不是因為,王室後裔覺悟高,放棄優越的生活去建功立業,而是拜一場,席捲全藏的屬民暴動所賜。
末代贊普朗達瑪時期,奉行對外擴張達一百多年的吐蕃王朝,已走到了內部矛盾不可調和的境地。
當他為減輕國家負擔,而實施“滅佛”計劃後,利益受損的佛教勢力發動了刺殺行動。
隨著他的死亡,吐蕃國內矛盾總爆發,以權臣納囊氏和蔡邦氏為首的勢力,分別在拉薩和山南,擁立王子云丹與沃松登上王位,史稱“伍約之爭”。
藏文史料《漢藏史集》記載,雲丹佔據伍茹(拉薩)、沃松佔據約茹(山南),“伍茹和約茹之間發生戰亂,一家王室分裂為兩派。”
《智者喜宴》也稱,當時“母后派系的臣民相互對峙,各自擁立二乾子為主,雲丹佔據伍茹,沃松佔據約茹,伍、約之間時常發生火併,其影響波及吐蕃整個轄土。”
“伍茹”和“約茹”,均屬於衛藏地區。
“伍茹”以拉薩大昭寺為中心,下轄有十個千戶。
其中的吉堆、吉麥(吉指吉曲,即拉薩河)分別指拉薩河上游和拉薩河下游,這兩個地名沿用至今。
而沃松佔據的“約茹”,以雅隆河流域的瓊結、乃東地區為中心,也下轄的十個千戶。
這一地區又稱“洛卡”(漢語稱山南),是吐蕃王室悉卜野家族的發源地。
因此,雲丹與沃松的紛爭,也被稱為“伍約之爭”。
相關內容詳見:《吐蕃王朝崩潰後的亂局——伍約之爭和流散的王系》
古格王朝簡史:吐蕃的變亂時代
二、烈火燎原
其實,雲丹、沃松政權爆發爭端的區域,僅限於衛藏地區。甚至,僅限於“衛”(前藏),連後藏(藏)都不涵蓋。
但別忘了,動亂的外延是會擴大的。尤其這種動亂,還發生在吐蕃王朝的政治背景之下。
雖然,外國藏學家將吐蕃王朝定義為“帝國”。但必須要看到,吐蕃帝國的政權結構,與漢族建立的帝國存在巨大的不同。
吐蕃王朝200多年的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贊普有能力改變,吐蕃豪門勢力過大的痼疾。
這些伴隨著吐蕃王朝建立而來的豪門,其勢力盤根錯節,不但位高權重,擁有大量封地莊園,甚至可能還擁有私人武裝力量。
以至於,歷代吐蕃贊普不得不倚重其能量,用世代通婚的方式,來達成政治妥協。
如果吐蕃王朝能夠持續保持穩定,作為既得利益者的豪門大族,自然如食甘飴。但變亂遽起,謀取自身利益最大化,便成了很多大族的不二選擇。
當納囊氏、蔡邦氏、沒廬氏、貝氏等怪獸級別的豪門,決定下場賭上一把,吐蕃的動亂迅速變成了星星之火。
最先爆發的的是吐蕃統治的河隴地區,洛門川討擊使尚恐熱感覺有機可趁,遂“自立國相”並想在贊普寶座上玩耍一番。
隨後,他與鄯州節度使沒廬·尚婢婢展開了,長達二十四年的河隴之戰(842—866年)。
最終,兩個吐蕃軍閥都沒落下好結局。
尚恐熱的腦袋被送去長安報捷,尚婢婢則流落青海草原不知所終。
但二人的血腥纏鬥,給河隴地區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唐史?吐蕃傳》和《資治通鑑》記載:“自渭州至松州,所過殘滅,屍相枕籍”;“恐熱大掠鄯、廓、瓜、肅、伊、西等州,所過捕戳,積屍狼籍”;“遂大掠河西鄯、廓等八州,殺其丁壯,劓刖其羸老及婦人,以槊貫嬰兒為戲,焚其室廬,五千裡間,赤地殆盡”。
也徹底將吐蕃在河隴地區的統治砸得粉碎,給張議潮的沙州起義,舉旗歸唐創造了條件。
相關內容詳見《河隴之亂(一)——吐蕃軍閥論恐熱、尚婢婢的自相殘殺》
古格王朝簡史:吐蕃的變亂時代
隨後,河隴地區的動亂向西藏本土蔓延。
公元869年,慘遭動亂之苦的吐蕃屬民,再也不堪忍受。平民首領韋?科協列登,首先在安多地區實施暴動。——《賢者喜宴》
隨著暴孽的火種,在屬民心中點燃,任何過去固有的宗教、法律和道德規範,都不足以阻擋其宣洩的力量。
暴動的浪潮,如草原上滾動的火種,瞬間便成滔天烈焰。
《賢者喜宴》中,用了一個非常文藝的修辭,來形容暴動的風潮,“一鳥凌空,眾鳥飛從”。
與多康地區的暴動相比,林芝屬民的暴動,則給了吐蕃政權最後一擊。
因不堪忍受貴族領主的肆意壓榨和孽待,琛貢彌楚在山桃樹下振臂一呼,“讓我們去看,黑夜裡盛開的山桃花吧!”
隨即,漫山遍野的火把流動起來。在山南無邊的黑夜中,形成了一道道憤怒的洪流,衝向貴族的莊園、谿卡。
這些滾動的火焰,組成了這個季節最燦爛怒放的山桃花。
每年三月,當我們在林芝欣賞漫山遍野、如煙似夢的山桃花,可曾想過一千年前的暗夜中,在約如用鮮血綻放的山桃之花。
相關內容詳見《吐蕃王朝崩潰後的屬民大暴動——“一鳥凌空,眾鳥飛從!”》
古格王朝簡史:吐蕃的變亂時代
三、離散的王系
山南地區的屬民暴動,徹底摧垮了吐蕃王室的統治基礎。
伍茹的雲丹政權和約茹的沃松政權,都難以在其根據地立足,各王室成員逐漸向周邊地區逃散。
而此時,大貴族逐漸開始攫取暴動勢力的領導權,並將暴動的打擊力引向自己的競爭對手。
在伍茹地區,大豪門沒廬氏和貝氏因地盤劃分問題兵戎相見,貝氏搶先聯絡了暴動民眾的首領。在兩個大族私兵交戰時,洗劫了沒廬氏的家族莊園,導致其被迫退出伍茹地區的爭奪,遠走家族老巢象雄故地阿里地區。
而實力相對較弱的沃松政權,則在核心控制區慘遭屬民打擊後,無奈放棄約茹,向後藏地區遷徙。
暴動對其政權的摧毀如此徹底,甚至位於山南的瓊結的吐蕃歷代贊普陵墓,都成了暴動屬民分贓的物件。
《紅史》記載:“於陰火雞年(877年),諸陵墓盡毀”。
《西藏王臣記》則載:“反上起義之最後,大多數陵墓亦被挖掘毀掉”。《智者喜宴》上也有類似記載:“民變開始至第九年,即火雞年(公元877年),許布達孜等四氏商議瓜分陵墓,陵墓多被掘毀。”
納氏掘毀東嘎溝尾之陵;
許布氏掘毀獅型之墳墓;
珍卻庫氏掘毀法王之墓家;
尼瓦掘毀俄希之墓一半;
沒廬、覺二氏未掘佔有的松贊之家。”
不久,分得陵墓的各方勢力,對歷代藏王墓進行了大規模盜掘。
納氏挖掘了赤德松贊、達布聶斯、朗日松贊之墓;尼雅氏挖掘了敦卡達陵墓;許布氏挖掘了都松芒波傑、赤德祖贊陵墓;珍卻庫氏挖掘了珠傑陵墓;尼瓦氏得到芒松芒贊陵墓,挖掘了一半,不只因為何故放棄了挖掘;沒廬氏和覺氏分得松贊干布的陵墓,因敬畏松贊干布的威名,沒敢發掘,故而完好儲存。
避居後藏的沃松政權首領貝考贊(沃松的兒子),似乎並沒有從中吸取教訓。他在後藏大興土木,修建了後世史書交口稱讚的“曼隆八殿”。
古格王朝簡史:吐蕃的變亂時代
結果,後藏地區的屬民不堪忍受,發起了暴動。
他們假託得到了神靈的幫助,以“殺絕王公達官,摧毀曼隆八殿”為口號,一舉擊潰了前來鎮壓的官兵,直接擊殺了貝考贊。
至此,沃松王系成員不得不再度逃散。
貝考讚的長子扎西孜巴貝逃向娘堆地方,形成了雅礱覺臥王系,生子三人分別立嫡,史稱“下部三德”。
次子吉德尼瑪袞逃向阿里,成立了阿里王系,他的三個兒子也分別立嫡,史稱“上部三袞”。
吐蕃崩壞的歷史背景,是王系紛飛的原動力。
因此,五世達賴喇嘛才會在《西藏王臣記》裡說:“傳從此輩時起,聖主聶赤贊普之後裔,則不復統御全藏矣”。
這些流散各地的小王系,在之後數百年間,一直在邊遠地區辛苦經營,並逐漸形成了古格、拉達克、亞澤、芒域貢塘等幾個王朝。
下一章,我們講從古格王朝創始人——吉德尼瑪袞講起,看看這位《落難王子的遠征》。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405 字。

轉載請註明: 古格王朝簡史:吐蕃的變亂時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