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將她的兒女大多處死,為何獨留下她的兒子薛

唐朝宮廷,很好地詮釋了“榜樣的力量”這句話。縱觀唐朝歷史,李世民與武則天是兩個不容忽視的榜樣級人物。
自從玄武門之變後,唐宮廷政變就“隨意”起來,比如李承乾的謀反,差一點兒又成了玄武門之變的翻版。顯然,之所以有如此局面,還是李世民的“前車”起了引導作用。因為李承乾也想複製父親的成功,就連後來的魏王李泰、吳王李恪,也不排除有此想法。
武則天去世後,多股力量火山爆發般噴湧而出,諸多女性又對皇位趨之若鶩,韋皇后、安樂公主、太平公主等人都想成為下一個武則天。然而,大浪淘沙,滄海橫流,透過“神龍”、“唐隆”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政變,最終登上皇位的是睿宗李旦。而沒多久,李旦又將皇位拱手於兒子李隆基。
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將她的兒女大多處死,為何獨留下她的兒子薛崇簡?
太平公主做為李隆基的姑媽,非但不支援侄兒的朝政,反而一臉“羨慕嫉妒恨”,誓將奪權進行到底。因此,雖然經歷狂風暴雨洗禮的唐朝本應該歸於沉寂,但恰恰相反,爭鬥不僅沒有結束,反而還在醞釀著另一場生死較量。
李隆基是睿宗李旦的庶子,排行在三,所以又稱“三郎”。李隆基很小的時候,曾目睹了母親被祖母武則天賜死全部過程。後來,李隆基在祖母的淫威之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惶惶不可終日。因此,他對武家懷有很深的仇恨。同時,在激烈鬥爭的宮廷環境中成長,讓他由性格懦弱變為心狠手辣、鐵石心腸。如此一來,再加上“皇帝”這個優勢條件去和姑母較量,結局自然不言而喻。
但是,太平公主是一個與母親武則天一樣充滿自信的女人。在她看來,除掉侄子手到擒來、探囊取物。殊不知,母親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父親李治寵信、縱容的結果,而她完全是用一幫烏合之眾挑戰皇帝的權威。所以,太平公主與李隆基對抗,如同一個羽量級的拳王和一個重量級的對手登臺較量,結果可想而知。
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將她的兒女大多處死,為何獨留下她的兒子薛
武則天與高宗李治共生育四子二女,太平公主是她的最小的女兒。其中長子李弘、長女安定公主、次子李顯全死的不明不白,都直接或間接與武則天脫不了干係。或許是出於對往事的懺悔,也或是良心發現,太平公主出生後,武則天給予了小女兒常忽尋常的溺愛。需要解釋的是,太平公主的名字不詳,“太平”是她8歲時為外祖母榮國夫人祈福得到的道號,於是又稱“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與外祖母感情篤深,從小就常與其生活在一起,榮國夫人也對太平公主非常疼愛。不幸的是,太平公主在五六歲的時候,身體遭到表哥賀蘭敏之的“破壞” 。因此,武則天一怒之下將外甥流放處死。太平公主16歲時,母親武則天給她選了一門親事,新郎是太宗皇帝的十六女城陽公主之子薛紹。而城陽公主又是高宗李治的妹妹,如此一來,等於是親上加親。
還是出於對女兒的寵愛,武則天給太平公主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婚後,小兩口恩恩愛愛,舉案齊眉,共育有二子二女。長子薛崇胤,次子薛崇簡。而就在太平公主第四個孩子還未降生時,丈夫薛紹因家族謀反受到牽連,後死於獄中。隨後,武則天出於平衡武氏家族與李姓宗室的關係,又將太平公主嫁給堂侄武攸暨。
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將她的兒女大多處死,為何獨留下她的兒子薛
顯然,出於母親將自己當作“政治工具”的做法不滿,太平公主再次改嫁後性情大變,不僅大肆豢養男寵,而且與朝臣亂得一塌糊塗。為了表達“孝心”,太平公主還將自己體驗感良好的“蓮花六郎”張昌宗敬獻於母親武則天。另外,太平公主還與上官婉兒因為一個叫崔湜的朝臣爭風吃醋,致使上官婉兒站隊“韋武集團”。
所謂韋武集團,就是在武則天去世後形成的一個以中宗李顯皇后韋氏、女兒安樂公主、武則天侄子武三思及大臣宗楚客及上官婉兒等人組成的一個利益團體。該團成員可謂各取所需,韋皇后想做第二個武則天,安樂公主想當皇帝,武三思的目是在武氏家族倒臺後尋求避難,上官婉兒則依附權力,其餘人員全是為攫取利益而來。如此一來,中宗李顯很快被架空,成為一個有名無實的皇帝。
不僅如此,中宗皇帝還軟弱無能,毫無主見,以致於差點受韋武集團的唆使,將太平公主與相王李旦處死。所以,武則天去世後,不僅形成了“韋武集團”,而且另一股以太平公主及相王李旦為首的政治勢力也在潛滋暗長。另外,以皇太子李重俊為首的“東宮集團”也是一股不容小覷的政治力量。因此,三股力量鬥勇鬥智、明槍暗箭,如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將她的兒女大多處死,為何獨留下她的兒子薛
最終,李重俊首先向韋武集團發起進攻,太平公主靜觀其變。但結果是雷聲大雨點小,李重俊勢力只除掉武三思就被剿滅。韋皇后、安樂公主等人有驚無險。透過此次“劫難”韋皇后更加快了篡位的程序。不過,她不敢一步到位,而是在毒死中宗後先立了傀儡皇帝李重茂,然後緩圖皇位。此刻,太平公主認為時機成熟,於派兒子薛崇簡同侄兒李隆基一起發動突然襲擊,一舉將韋皇后勢力集團剷除。隨後,將哥哥李旦扶上皇位,是為唐睿宗。
可是,睿宗是一個淡泊皇權的人,因此這個皇帝當得很累,儘管朝務有太平公主的輔助與決策,可是睿宗皇帝總也找不到當皇帝的調。於是,思前想後,乾脆讓位於精明強幹的兒子李隆基。這樣一來,反倒引起了太平公主的不適應。因為睿宗在位,她可以大權獨攬,呼風喚雨,甚至不排除實現女皇夢想。而李隆基卻是一個對權力的掌控滴水不漏的皇帝,很快將太平公主邊緣化。
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將她的兒女大多處死,為何獨留下她的兒子薛
而此時的太平公主已經“權迷心竅”,不僅不願面對現實,而還要決心與侄子放手一搏。眾人皆醉,唯薛崇簡獨醒,因為他認為母親的鋌而走險行為根本沒有出路,於是經常對母親苦心規勸。可是,太平公主不僅置若罔聞,而且對兒子皮鞭相加。
為儘快除掉李隆基,太平公主暗中運作,廣結黨羽。
一個由朝臣竇懷貞、岑羲、蕭至忠、崔以及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長史新興王李晉、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知右羽林將軍事李慈、左金吾將軍李欽、中書舍人李猷、右散騎常侍賈膺福、鴻臚寺卿唐和胡僧慧範等人組成的反皇集團形成。並伺機而動。
此外,為確保政變萬無一失,太平公主還指使侍女在李隆基服用的天麻粉中投毒。如此一來,太平公主的計劃部署似乎天衣無縫,但是還被機智的玄宗皇帝識破,並提前採取反制措施。
最終,太平公主的黨羽被一網打盡,太平公主本人被賜死,其子女也悉數被李隆基殺害,只是,唯獨公主的兒子薛崇簡得以倖免,這其中,原因何在?
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將她的兒女大多處死,為何獨留下她的兒子薛
薛崇簡的倖免
關於薛崇簡得以倖免,個人認為,這和薛崇簡的經歷有關。
薛崇簡打小就和李隆基有一定的交往,這就意味著,薛崇簡非常瞭解李隆基的能力。而太平公主作為薛崇簡的母親,知母莫若子,薛崇簡也是很清楚的。
太平公主想當皇帝,需要強大的勢力支援,同時想坐穩天下,還需要法理支援。從法理角度,這需要當朝天子的禪讓。倘若皇帝軟弱如李顯,或許,太平公主可能得手,但是,如果遇到強勢的李隆基,太平公主幾乎毫無優勢可言。
因此薛崇簡非常不看好太平公主的前景,多次勸說母親及早收手,為此還多次遭到太平公主的責打。
李隆基掃平太平公主的勢力後,也深知薛崇簡對自己是極度折服和恐懼的——畢竟太平公主勢力還大的時候,薛崇簡尚且不願意和李隆基為敵,更遑論太平公主的勢力土崩瓦解以後?
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將她的兒女大多處死,為何獨留下她的兒子薛
總結:玄宗皇帝沒有賜死薛崇簡的原因並不複雜,即二人是政治同盟關係。也許這也是薛崇簡的明智之處。
不過,倖存的薛崇簡也不可能再進入玄宗皇帝的權力中心,因為李隆基要做到防患於未然,不能讓自己的安全有任何的閃失,畢竟他處死了薛崇簡的母親及兄弟姐妹。
李隆基只能將薛崇簡邊緣化,貶謫到外地為官,並且加以防範。最終,薛崇簡在母親太平公主去世的十一年後(公元724年)客死溪州(湖南龍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939 字。

轉載請註明: 太平公主死後,李隆基將她的兒女大多處死,為何獨留下她的兒子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