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統一六國的最大功臣,在秦始皇手中竟能全身而退,結局實屬罕見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戰爭頻繁,文武將相層出不窮,四大名將,秦國的白起、王翦,趙國的廉頗、李牧脫穎而出。長平之戰後,白起更是名聲顯赫,被譽為“戰神”。白起一生擔任秦軍主帥幾十年,攻下城座近八十,殲滅敵軍近百萬。

但就是這個曾為秦國征戰沙場,屢建戰功的名將,最後,卻落了個被賜死的下場,令人可悲可嘆。比起白起來說,大將王翦的結局就要好一些,同樣作為秦國的主帥,他展現了自己出色的政治才能,被秦始皇稱為帝師,得以安度晚年,活到終老。

秦統一六國的最大功臣,在秦始皇手中竟能全身而退,結局實屬罕見

試問,自古以來功高蓋主的功臣大將,得以善終的又有幾何?

王翦,秦國一名驍勇善戰的大將,以“戰國四大名將”著稱,戰爭中可謂是勇猛無敵,百戰不殆,成為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最大功臣。戰國爭霸時期,英雄輩出,趙國的李牧和楚國的項燕是兩個最難降服的猛將,但是,最後都被王翦給攻克了。

我們先來看趙國的李牧,他曾被稱為“趙國最堅強的後盾”,堅不可破。他斬殺匈奴,讓匈奴聞風喪膽,連放牧都不敢接近趙國邊境;他重創秦軍,讓秦始皇束手無策,秦軍更是四處逃散。實打實來,王翦也不見得能拿下李牧,硬的不行就改變策略。

秦統一六國的最大功臣,在秦始皇手中竟能全身而退,結局實屬罕見

王翦和秦始皇私下裡商量對策,想出一招離間計。他們收買了曾經陷害廉頗的趙王親信郭開,讓他故伎重施再來誣陷李牧。趙王聽信郭開,果真中計,李牧最終被斬殺。李牧死後,趙國再沒有能獨擋一面的勇將,王翦率領秦軍乘機直取,趙國很快滅亡。

楚國也是戰國時期實力較強的國家,項燕是楚國赫赫有名的戰將,能征善戰,所向披靡,也是王翦強有力的對手之一,令秦始皇絞盡腦汁。當秦始皇詢問大將們攻打楚國的意見時,年輕氣盛的李信滿懷信心的說:“只需二十萬兵馬足以攻下楚國。”

而王翦卻覺得不夠,二十萬兵馬就想攻下楚國,只不過是白日做夢。李信也是秦國年輕有為的大將,在大大小小的戰役中,曾立下汗馬功勞,深受秦始皇賞識。在秦始皇看來,李信是年輕有魄力,而王翦則是老了底氣不足了。

秦統一六國的最大功臣,在秦始皇手中竟能全身而退,結局實屬罕見

於是,下令讓李信、蒙恬率領兵馬二十萬,前去攻打楚國,結果,被項燕殺得狼狽而歸。秦始皇無奈之下,只好重請王翦出戰。起初王翦拒絕復出,在秦始皇多次請求下,王翦才同意重新掛帥,但有一點,就是堅持還要六十萬兵馬。

這是秦國當時全部的家當了,秦始皇已經是傾其老底了,如果全盤皆輸,秦國將會蕩然無存。王翦深知秦始皇生性猜忌多疑,心狠手辣,為解除後顧之憂,他在出徵前多次向秦始皇請求賜予田宅,就是想迷惑秦始皇,自己建立戰功只是因為貪圖榮華富貴,沒有其他非分之想。

於是,秦始皇放心讓王翦率領六十萬兵馬浩蕩出征。

秦統一六國的最大功臣,在秦始皇手中竟能全身而退,結局實屬罕見

消除秦始皇疑慮的王翦傾全力來攻打楚國,和楚國猛將項燕鬥智鬥勇,終於,用自己的智慧贏得了最終勝利,項燕兵敗自殺,楚國滅亡。

在秦國兼併六國的戰爭中,王翦和其兒子王賁幾乎參加了所有的戰役,消滅韓國以外的五個國家都是其父子的功勞。大將王翦不僅膽識過人,而且有勇有謀,智勇雙全讓他名垂青史。並且,還能在秦始皇殘暴的統治下得以養老善終,實為幸哉。

在王翦的心中也許只有一個意願,那就是和老百姓一樣渴望天下統一,不再有戰爭苦難,他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平定天下後,王翦能夠審時度勢,很快請求告老還鄉,在秦始皇的暴政下埋沒自己的野心,抽身而退,做出了明智的選擇,這也許就是他要追求的理想境界吧。

秦統一六國的最大功臣,在秦始皇手中竟能全身而退,結局實屬罕見

王翦戰爭前勇猛無敵,戰爭後適時而退,讓秦始皇非常尊重,稱他為:“帝師”。他曾輔佐四朝皇帝,是智慧和謀略並存的大家,在秦朝的統一大業中,功不可沒。他沒有爾虞我詐,沒有權勢野心,沒有居功自傲,得到了帝王的尊重,活到九十而終。

這個結局,對於血戰沙場,功高蓋主的戰神來說,實屬罕見。

王翦幫助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秦始皇認為其千秋基業可以永傳萬代。但是,沒想到由於奸臣當道,秦王暴政,秦朝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短命王朝,因此,後世就有人把責任推到了王翦身上,說他:“雖立下赫赫功勞,但卻選擇獨善其身,沒有盡到輔佐秦王治理江山的義務。”

秦統一六國的最大功臣,在秦始皇手中竟能全身而退,結局實屬罕見

秦王橫徵暴斂,大興土木,賦稅繁重,刑法殘酷,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最終,導致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大爆發。如果,把這結局歸咎於王翦身上,恐怕有些牽強,王翦一生為秦征戰四方,固然有權進諫,但也左右不了秦王的施政手段,所以,就不要以聖人的標準來強求這位老將。

王翦墓位於富平縣東北20千米處的到賢鄉巨賢村北。王翦墓為長方形,南北長40米,東西寬30米,高9米,頂部平坦,在墓的西北200米處有南北排列的六座小冢,傳為埋著六國王侯的衣冠、圖書和俘虜等,是為了表彰王翦統一中國的戰功而修的,現六冢已平,僅留遺蹟。

參考資料:

【《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王翦為將年代析論》】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854 字。

轉載請註明: 秦統一六國的最大功臣,在秦始皇手中竟能全身而退,結局實屬罕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