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叛的青春期,如何讓孩子更好地管理自我
嗨,新的一天又開始了,我是你們的小可愛。
許多父母一提到青春期,立即“談虎色變”,立即想到敏感、叛逆、衝突、爭吵甚至離家出走。
事實上,青春期並不可怕,每一個孩子在進入青春期時,都自以為已經長大成人了,事事想要獨立,最大的表現就是心理上的敏感和逆反;發生最多的是頂撞父母;最煩的是父母的嘮叨。
父母如果還用簡單粗暴的方法“教”孩子,很可能會事倍功半,甚至火上澆油。青少年時期是兒童生存和學習的關鍵時期,因此,兒童青少年的管理工作需要家長多想辦法,多用智慧,培養兒童的自我管理能力。
不論是兒童的自我管理,還是其他年齡階段的自我管理,都是建立在對個人的明確自我認識和經過長時間的練習才能逐漸掌握的一種能力,不隨年齡的增長而自然而然的,也不一定能做到完美,因為人總是走在自我認識的道路上,從未達到終點,因此,自我管理的能力是不斷變化提高的。由此來看,題主所說的“如何做得更好”還是表述得更準確。兒童和家長都需要全面、準確地瞭解青少年期
不管是從它的形成機制,還是生理、心理等各個方面的表現,以及對多數孩子可能會出現的具體問題的預設,都要讓孩子和家長自己提前瞭解,提前熟悉,提前有所準備,甚至提前演練。
在此不再多說具體的青春期的內容,但在此需要家長們注意的問題是,從幼年開始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會涉及到孩子以後成長過程中的許多問題的解決,如果沒有這個基礎,那麼無論青春期的各種問題,還是隨後的青少年成年期的問題,都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
小孩不跟父母說,更不會說出實情,家長對於小孩的真實想法也很難在第一時間知道,也無法參與小孩的成長。最糟糕的是,即使父母再用心,孩子再好,也不會接受父母的幫助。換個角度思考,給孩子成長空間
遇事多商量少發號施令。青少年有自己的主見,遇到看不慣的事,商量比命令更有效果。例如,晚上10點鐘,孩子還在看電視,你就命令他:"10點了,快睡吧"。當然還不如以商量的口吻說,明天要早起上學,孩子,是不是該早睡,還是明天上課你就沒精打采了,孩子多半會乖乖到屋裡去睡覺。換個角度想一想,誰願意被動地接受命令,還不如多賺。
讓孩子作為主角親自制作配角。孩提時代,父母習慣於做前臺指揮,如今,孩子長大了,那就是以鍛鍊孩子為主,自己走到幕後,讓孩子當主角,同時又賦予孩子責任和擔當,給孩子讓出成長空間,訓練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和自我管理能力,以放手代替管教,讓孩子在經歷中不斷成長。
言傳不如身教。父母太多的說教讓孩子早聽話,現在青春期說教只會增加矛盾,孩子還不服氣,還說你壓大,所以要換位思考,多說不如多做,特別是要以身作則。例如,想讓孩子多讀書,那就自己先去讀書;想讓孩子玩手機,自己堅決不去看。公平有秩序,營造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圍。
多一點關心少一點嘮叨。青少年厭惡父母的一個原因是,他們感覺不到父母對他們的關心,因為不斷的嘮叨,指責,說教把這種愛隔離開來。以平和有序的心態去尊重孩子的感受,以愛心去體諒孩子的錯誤,以愛心來維護孩子的尊嚴,孩子就會更有勇氣去探索未知。
多做肯定少做否定的事情。別總想揪著孩子的錯誤不放,是孩子都會犯錯誤,給孩子貼上否定的標籤,孩子會很反感父母的管教,尤其是在青春期,所以我們父母要尊重孩子一些犯錯權。小孩子也有好的一面,為什麼我們不能放過孩子不好的一面,抓住它來給予肯定呢?使孩子看到了希望,孩子也會在父母不斷的肯定、讚揚、讚賞中朝著好的方面努力。
平等溝通,尊重孩子的選擇權;青少年會有很多獨立決策的機會,無論對與錯,你可以平等地溝通,提出建議,但是你最好不要有強制性的否決,孩子對你的否決會心生怨恨,即使遇到事情也不會和你商量。請尊重孩子的建議,並告訴可能的後果,孩子將會在不斷的經歷中知道對與錯。總結
與青少年兒童共同成長,共同轉變角色,透過換位思考,建立平等尊重的溝通與交流方式,給兒童以空間,使兒童的自我管理能力不斷提高,是父母必須做的。經過這些事情後,我們的父母就會發現,青春期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那些痛苦、掙扎、焦慮,其實都是我們與孩子一起成長的最好見證。
好了,喜歡的關注我不迷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