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年羹堯對鄔思道有恩,為何面臨殺身之禍,鄔思道不救?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217篇文章)

在《雍正王朝》中,老四胤禛的奪嫡團隊可謂精英雲集,內有以鄔思道為首的智囊團,外有以年羹堯為首的武將派。再加上康熙帝的青睞,以及兒子弘曆的給力,繼位也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總體來講,雍正帝在府邸時用的這些人,除了年羹堯,其他人結局都還可以的:

鄔思道也是激流而退,保住性命,過上了小康生活;田文鏡也罷,李衛也罷,一度做到了封疆大吏;老十三胤祥,更是做到鐵帽子親王,並且得以世襲罔替。

唯獨一個年羹堯,都做到了大將軍職務,卻急轉直下,最終命喪黃泉,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鄔思道曾經也跟他有過交情,為什麼不救?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217期:雍正王朝:曾一起並肩作戰,為什麼鄔思道眼看年羹堯被殺卻不救?

雍正王朝:年羹堯對鄔思道有恩,為何面臨殺身之禍,鄔思道不救?

一、

前段時間有個網友留言問,有人講鄔思道並沒有全身而退,而是死在了孫嘉誠的手裡,你怎麼看?

關於鄔思道死於孫嘉誠之手的說法,著實新奇,我們不妨按著他給的思路,推導一下:

雍正帝即位之後,當晚就回到府邸面見鄔思道,不否認他們之間存在感情,但也不能否認雍正帝眼中的殺機。也正是他在這件事情上比較優柔寡斷,面對鄔思道安排五路人馬的疑惑,最終接受了鄔思道“半隱”的解決方案。

於是,在安插了一個叫如月的丫環伺候之後,把鄔思道安排到了李衛的府上。

別看鄔思道是在半隱,實際上仍然是雍正帝最大的威脅,至少是他維護自身光偉正,穩定權力的潛在障礙。

鄔思道沒得選擇,能選擇的就是繼續給雍正帝出力,同時表態自己並無威脅。第一站選擇李衛處,就是最明智的選擇,畢竟李衛號稱雍正朝“三大寵臣”,他跟雍正帝之間的關係甚至超過父子關係。

這樣就導致了,李衛會一五一十地把鄔思道在這裡的所作所為上報給雍正帝。李衛是安全的,鄔思道就是安全的,同時也不時替李衛出謀劃策一番。

曾經鄔思道考驗過李衛,也算是對他有恩,所以彙報雍正帝,李衛也是淨撿好話講,比如:

“只待在自己院子裡,不與外人見面,平時就教如月寫寫字……”

雍正王朝:年羹堯對鄔思道有恩,為何面臨殺身之禍,鄔思道不救?

二、

但是情況很快就發生了轉變,由於西北大將軍王老十四胤禵被雍正帝撤職,西北戰事又起,誰當接班人的事,讓雍正帝發了愁。

其實他心裡早就有了人選,只是希望透過別人說出口而已,不僅他清楚,鄔思道也清楚。

所以雍正帝問李衛:

“現在西北需要一個帶兵的將軍,你認為誰最合適?”

李衛也算是實誠,他也清楚,帶兵最好的是十三爺,不過此時的老十三胤祥已經有病在身,經不起折騰了。那麼次選就是年羹堯,雖說年羹堯曾經在“江夏鎮血案”中有斑點,但總體來講,也算是李衛的恩人,也值得信任。

當雍正帝問是不是李衛自己的看法時,李衛回答是:

“不敢瞞主子,這是鄔先生的建議!”

這句話是有問題的,如果李衛自己不這麼想,他必然不會舉薦年羹堯,也就是說,舉薦年羹堯是李衛跟鄔思道商量後共同作出的決定。

既然不能避免,不如也去分一杯羹,至少這個舉薦年羹堯當大將軍的功勞,有鄔思道一份。這樣做既能表明鄔思道仍然在為雍正帝出力,同時也賣年羹堯一個人情,也算給自己多留一條路。

但舉薦年羹堯當大將軍是有後遺症的,這個後遺症就是鄔思道不能再待在李衛處了。

雍正王朝:年羹堯對鄔思道有恩,為何面臨殺身之禍,鄔思道不救?

三、

西北戰事一起,作為兩江總督的李衛就成了香饃饃,畢竟這裡是稅收重地,西北戰事的銀子幾乎都從李衛這裡出去。李衛甚至抄了幾員大臣的家,以補西北戰事,這其中就包括了曹雪芹家。

財政重地,朝廷的眼線就多,鄔思道在這裡想全隱,也就做不到了,那到底該投靠年羹堯,還是其他人呢?

雍正帝最怕的恐怕就是年羹堯跟鄔思道結合,一文一武,這倆人要是搞個大動作,真的夠朝廷吃一壺的。

所以,鄔思道要想全隱,在李衛處是做不到的,只能換人,而能換的只有田文鏡。

要想讓田文鏡接納他,那就得有所表示,所以鄔思道在徹查諾敏案上,給了田文鏡偌大的幫助。可是等到田文鏡真的收了鄔思道後,他們回到了河南,又都幹了什麼呢?

鄔思道到了河南什麼都沒幹,幹拿著一年八千兩銀子,更是跟田文鏡尿不到一個壺裡去。

在這個過程中,西北戰事一拖再拖,此時的鄔思道是焦急的,他急的並不是朝廷危機,而是自己的危機。

戰事一天不停,他鄔思道就一天得不到全隱,於是他隻身去了年羹堯大營:

“你知道……找不到叛軍決戰,是有什麼樣的後果嗎?”

鄔思道當然看出了年羹堯是想養寇自重,但是他也清楚,這樣下去,朝廷財政要崩盤,雍正帝第一個就饒不了年羹堯。同時提出了“燈下黑”理論,直接點破年羹堯心中小九九,破了局。

雍正王朝:年羹堯對鄔思道有恩,為何面臨殺身之禍,鄔思道不救?

四、

奇怪的是,從西北大營回來後,鄔思道就變得尖酸刻薄起來,更是不再出謀劃策。甚至於田文鏡的“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推行相當不順的情況下,提出要錢。

至此,逼急了田文鏡,鄔思道實現了全隱,可是他又能躲到哪裡去呢?

我們再看劇中的這個時間線,鄔思道之所以要離開田文鏡,是因為雍正帝要南巡。雍正帝要南巡,是因為要視察新政的推行情況,而河南首當其衝。雍正帝之所以要推行新政,是因為西北戰事已經平穩,他能倒出手來做一些增加財政收入的事。

而鄔思道跑了,嘉靖帝竟然沒有讓田文鏡追,而不久之後,到了江蘇李衛的地界,雍正帝就收到了孫嘉誠被殺的摺子。

那麼前面鄔思道跑路,後面就是孫嘉誠被殺,緊接著就是年羹堯倒臺,這期間有沒有必然聯絡呢?

這就是那位網友提出的疑問了,鄔思道是下了好大一盤棋,他去年羹堯處指點迷津,實際上是去結盟的。也就是說,他想再次利用年羹堯震懾雍正帝,以實現自己在西北全隱的目的。

但是沒想到,嘉靖帝派了一個孫嘉誠去西北,而孫嘉誠又是一個二愣子。鄔思道自然會給年羹堯出謀劃策,想架空孫嘉誠,結果反被殺,最後年羹堯脾氣上來,一刀咔嚓了孫嘉誠。

呼,這就是以上的推斷,理由就是,鄔思道就因為替年羹堯出謀劃策,結果被殺了,還怎麼救?

不過,楊角風覺得太過誇張了,不像是真相。

雍正王朝:年羹堯對鄔思道有恩,為何面臨殺身之禍,鄔思道不救?

五、

鄔思道真正的去處,自然是歸隱了,為什麼不救年羹堯,是出於下面幾點考慮:

一種是鄔思道早就知道年羹堯是什麼樣的人,當年的江夏鎮慘案,他就清楚了,更是派了李衛前去監視他。這種情況下,他要想全隱,就不可能替他脫身,他當初出策略也是為了雍正帝,為了自己全隱的需要。

再有就是八爺黨還在,實力也強,他們也不是沒有拉攏過年羹堯。這一點上,鄔思道也清楚,一旦鄔思道也替年羹堯出謀劃策的話,雍正帝自然不會饒他,只會死得更快。

再有就是剛才提到的,一文一武,這倆人要是結合,還不反了天?當年鄔思道跟年秋月好不容易燃起了愛情的小火苗,就被老四胤禛一盆冷水給澆滅了,意思太明確了,你不能跟年家結親。

再有,年羹堯也是多疑的,從那次鄔思道去西北指出主力在哪就能看出來。年羹堯自然會懷疑他是奉了雍正帝的命令來的,他跑去出謀劃策,誰知道是不是圈套讓自己鑽呢。所以,即使鄔思道給年羹堯出謀劃策,年羹堯也不會採納,他更相信自己跟雍正帝情分。

鄔思道最終全隱,就是看出了年羹堯的結局,趁早離開是非之地,畢竟當年的奪嫡團隊,已經貌合神離了。

當所有人都喊著殺年羹堯的時候,雍正帝其實更想看到的是自己曾經的奪嫡團隊,是什麼意見?

畢竟,自己的人提出殺年羹堯,就能從一定程度上打消眾人認為雍正帝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了。只可惜老十三胤祥策劃拿掉年羹堯兵權,但不表態殺他,其他人也是不表態。李衛這小子更滑頭,把矛盾推到鄔思道頭上去:

“鄔先生早就說過,年羹堯遲早要闖出天大的禍來。”

反而是張廷玉,為了給孫嘉誠報仇,給了年羹堯致命一擊……

雍正王朝:年羹堯對鄔思道有恩,為何面臨殺身之禍,鄔思道不救?

或許,鄔思道在得知年羹堯死後,暗暗鬆了一口氣吧!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創作品,不喜勿噴!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973 字。

轉載請註明: 雍正王朝:年羹堯對鄔思道有恩,為何面臨殺身之禍,鄔思道不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