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和開伯爾山口地形相似,為何一個固若金湯,一個屢遭攻破
《後漢書》稱“高附國,在大月氏西南,亦大國也。其俗似天竺,而弱,易服。”也就是說開伯爾山口印度人缺少一定的反抗精神,容易服從。
然而南亞的開伯爾山口,地形與潼關相似,也是重要的關隘,卻沒能阻止印度爆發的一次又一次戰爭。
潼關和開伯爾山口,到底有何異同呢?
上圖_ 潼關位於陝西省渭南市潼關縣北,北臨黃河,南踞山腰
首先,兩者在某些地方是有一定的相似之處的。
1.地理位置
潼關位於今陝西,位於黃土高原之上,是山西、陝西、河南三省要衝,是長安、洛陽大道的中心,中原人入西域的必經之地。
開伯爾山口介於今天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間,隸屬興都庫什山脈,是其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山口。
並且,開伯爾山口是連線南亞和中亞、西亞的唯一通道。
上圖_ 開伯爾山口,興都庫什山脈最大和最重要的山口
2.地理形勢
兩者的地形都非常適合防禦。
總的來看,潼關的東西南三個方位都有一定的海拔,北部的黃河是天然的保障,敵人攻入有一定的難度。
而開伯爾山口南部北部西部都是崎嶇的高山峻嶺,唯有東部是河谷地帶較為平坦。這種三面高一面低的模式,與潼關及其類似。
當然潼關和開伯爾山口還有一個比較顯著的相同點——那就是窄。
上圖_ 標註處為 潼關 位置所在
3.戰略地位
兩者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而開伯爾山口也是外來勢力入侵印度的通道。公元1500年前,中亞的遊牧民族雅利安入侵了印度,印度的種姓制度從此生根發芽。隨後幾千年間,中亞的波斯、大月氏、突厥等遊牧民族,甚至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臘,也透過開伯爾山口進入了恆河領域,在印度掀起陣陣風雲。
上圖_ 標註處為 開伯爾山口 位置所在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相比潼關,開伯爾山脈防禦能力如此之差呢?
(一)政治狀況以及防禦工程完善程度不同
中國朝代大部分以農為本,形成了注重穩定的文化傳統。古代雖然朝代眾多,但統治者們通常長時間實行中央集權制度,並設法穩定社稷。
潼關乃是天險關隘,似乎十分穩固。但統治者為了保護江山仍然不放心,調動資源修建了不少防禦措施。其中,渭南十二連城就是代表。
可見,中原王朝統治者在防守方面,不會只是依賴天險,而是十分謹慎地運用天險+工程的模式來最大化降低關隘被破的風險。
所以從歷史可以看到,潼關也有被攻破的時候,但由於統治者注重防禦工程的修建和策略,所以也保護了很多政權。
上圖_ 潼關縣城 圖
導致這種結果最顯而易見的原因是開伯爾山口附區域一直缺少防禦工程。
印度自雅利安人入侵以來,有名的王朝大多是遊牧民族建立。遊牧民族本來就管理鬆散,又沒有先進的集權文化作為參照物,自然也把管理鬆散的統治引入了印度。
並且,從地理條件上看,印度地理複雜,有許多山川沙漠統治者的範圍往往侷限於條件較好的恆河流域,難以統一印度全域。
所以,古印度王朝統治者通常只是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地方建立政權並享樂,搜刮民脂民膏,能快活一天就是一天。而開伯爾山口附近就是貿易流通口,是他們的快樂源泉。
在這種政治狀況下,統治者大多隻想安於眼前搜刮財富的苟且,怎麼可能想心思在貿易進出口修建什麼造福子孫的防禦工程呢?
可缺少防禦工程,即使是天險,也有被攻破的一天。
上圖_ 潼關古城東門外景
(二)文化因素影響
(1)民族精神
這些愛國詩詞中的丹心傲骨,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那開伯爾山口附近的古高附國呢?
這大概跟印度林邦從立、實行種姓制度有關。既然所屬的國家不同,人又分為三六九等,又怎麼指望人們在危難時刻團結一致呢?
當外族入侵,開伯爾山口的人也不見得會齊心協力逼退敵人了。
上圖_ 古印度全盛時期的疆域(公元前3世紀-公元6世紀)
(2)觀念不同
潼關揚名中國,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它具有特殊的軍事防禦功能。
而印度人怎麼看開伯爾山口呢?據說開伯爾山口附近區域的人通常“善賈販,內富於財”。
顯然,印度人是把開伯爾山口作為一個純粹的對外貿易進出口的,並且還依靠此經商謀生。
畢竟,開伯爾山區附近的喀布林,就是連線東西方絲綢之路的交界城市。
印度人並非沒有防禦意識。約500多年前,印度人在北部賈斯坦邦城堡“昆巴哈爾”堡修建了寬約5米,有7個強化關口,30多座烽火臺的城牆,號稱世界第二長城。
如此看來,印度人還是不夠看重開伯爾山口的防禦功能啊。
文:夏禎
參考資料:
[1]《潼關吏》、《水經注》、《後漢書》、《新唐書》
[2]《古代印度自然條件與經濟、政治關係考》 隋竹麗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