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分數為本”到“以學生為本”

  【專家視角】

作者:張志勇(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

“雙減”意見出臺,讓一向對教育政策高度敏感的家長們喜出望外,同時又有一絲忐忑不安。喜出望外,是因為有望從長期深陷的“教育焦慮症”中解脫出來;忐忑不安,則是對政策能否真正落地、效果能否切實體現仍存在不確定心理。

實際上,“雙減”只是手段,更為重要的是此舉孕育的巨大變革——其實質,是對教育觀念的全面糾偏、對教育規律的重新認識。這一變革,不僅事關學校、師生、家長,更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能否真正成功,既取決於“雙減”的後續措施能否緊緊跟上,也取決於社會各界能否形成共識,全力推動教育理念從“以分數為本”向“以學生為本”轉型、重塑。

要驅散“媽媽們的焦慮”,相關部門的監管與引導是關鍵。長期以來,大量校外培訓機構“花式”販賣焦慮,攪亂教育生態,為教育短視化、功利化推波助瀾。新政出臺後,只有鐵拳出擊,嚴格按照規定,對量大面廣的校外培訓機構全面規範,對變相投放廣告、“明補變暗補”等行為堅決治理、堵住漏洞,才能讓家長們安下心來。與此同時,要透過改革評價機制、破除“唯分數論”、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均衡化等手段,引導全社會樹立正確理念,並把這樣的理念落到實處:教育的本質是立德樹人,不是應試競爭的“跑馬場”。

校外培訓熱“退燒”之後,學校作為義務教育主陣地能否切實擔起責任、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是讓家長們不再焦慮的又一關鍵所在。我們看到,“雙減”政策出臺後,已經有多地進行具體部署,要求學校在減少學生課外作業、提高課堂教育質量、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後服務等方面積極落實,很多學校也已經在探索中行動起來。這些做法,將促使中小學校在最佳化課內外教育結構、滿足學生多樣化教育需求上下更大功夫,一方面提高必修基礎課程的實施質量,一方面將學生個性化、差別化、實踐性的學習需求納入課後服務的內容設計中,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每個孩子走向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

家長教育理念的改變、對孩子期望值的調整,也是消除焦慮的重要因素。作為家長,應該怎樣給孩子以快樂的童年、健全的人格、全面的素養?這是比一味帶著孩子“擠獨木橋”更為重要、更值得考慮的問題。而做到這一點,不能靠家長孤軍奮戰,轉變教育觀念,全社會每個人都是主體。畢竟,教育必須從根本上守住兒童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的底線,否則,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和價值。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25日 07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027 字。

轉載請註明: 從“以分數為本”到“以學生為本”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