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隨著日本投降,曠日持久的二戰,最終拉下了帷幕。長達數年的戰爭中,名義上的戰勝國也好不到哪裡去,原來的老牌歐洲工業強國,迎來了衰落的轉折點,世界格局開始了大洗牌。其中,新生國家代表——美國一躍千里,自1984年GDP位居全球第一後,經此一役,最終坐穩了全球第一的位置。
與此同時,蘇聯也不甘下風,自1917年十月革命起,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二戰結束,短短29載,從落後的農業大國搖身一變,成為世界名列前茅的工業強國,甚至與美國並駕齊驅。
如果說,美國的發展速度是“跑”,那蘇聯可以用“飛”來形容。早在沙俄末期,國家發展停滯,蘇聯接手後,廢除了以沙皇為首的諸位貴族,在這樣的經濟基礎上,開啟了初步的工業化建設。
沙俄時期留下的雄厚家底,助力了蘇聯發展
從世界格局來看,諸如英、法等海洋強權早年的資本積累,沙俄時期自然是趕不上,但作為內陸強國,其不但吞併了歐亞的萬里江山,工業基礎實力也很強橫,當年拿破崙垮臺後,沙俄更是有“歐洲憲兵”之稱,一度成為陸地霸主。
可不思進取,終究會招致毀滅。沙俄的積貧積弱,關鍵在於幾百年未變的腐朽沙皇制度。回看當時其他國家,日本正忙著明治維新,高速向前推進;英國、法國坐穩了資本主義強國的位置,佔據世界之首;熱火朝天的西部大開發下,美國正忙得不亦樂乎;德國剛完成統一,建立了新生帝國,經濟開始飛躍發展。
沙俄呢,直到19世紀末期,才幡然醒悟廢除了農奴制度,往前推幾十年,這項落後制度就早已被歐洲廢棄。中世紀皇族、貴族的政治形勢下,即便國家的經濟還在發展,但早已是強弩之末,堅持不了多久了。
這一期間,沙俄還湧現出普希金、門捷列夫等大師級人物,都為以後蘇聯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不過關鍵就在這裡,沙俄雖然一天不如一天,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便後期衰落,但留給了蘇聯,十分強大的基礎建設。
除去工業底子外,還有一條鐵路十分重要,那就是修建了13年,長達9000多公里的西伯利亞大鐵路,便利的交通設施,給蘇聯後來整合全國資源,提供了便捷的道路,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高度集中化的全盤集體化,強大的計劃經濟體系
蘇聯20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承載著上億的人口,不僅民族成分十分複雜,而且由於沙俄時代微弱的中央管控,導致各個地區行政鬆散,根本實現不了統一指揮。
所以要想發展經濟,一個強大的行政中樞就顯得很重要,反映到具體實施上,就是高度統一的行政體系,在經濟上,表現為強大的計劃經濟體系。
就這樣,蘇聯全國經濟開始高度整合。遼闊的疆域面積,為其提供了豐富的礦產資源,充足的石油、煤礦,完全能滿足工業發展的需要,所以重工業,成為蘇聯優先發展的目標。
建國初期,蘇聯曾經探索過按照西方國家的方法,進行資本推進經濟發展,可成效實在太慢。所以,蘇聯選擇了舉國推動工業建設,既然幅員遼闊,那就在國土上大建工程,各地爭相進行開發,制定5年計劃,選擇用政治命令來替代經濟的執行,總而言之,就是全國一心,大家一起搞建設。
果然,在行政命令的督導下,這種方法見效很快,1927年,蘇聯的工業產值就位居世界第五,10年內,更是發展迅速,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
外部因素影響,蘇聯抓住了機遇
蘇聯工業化的這段時期,恰逢資本主義世界迎來了“經濟大蕭條”,無數的工廠破產、技術工人失業等。可這一切,對於社會主義體制下的蘇聯影響很小,為了抓住機遇,蘇聯政府趁機引進了大量的新興技術、先進的工業裝置。比如蘇聯的卡車工業,就是在從美國引進的福特汽車生產線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同時,作為一戰的戰敗國,德國在協約國的嚴厲制裁下,絲毫沒有喘息的機會,為了謀求自身發展,於是選擇跟蘇聯合作,其中也包括像坦克、飛機等軍事戰備的技術合作,也為蘇聯提供了不少的幫助。
要想得到發展,一味地寄希望於過去當然沒用,我們要做的,就是打破舊制度,建立適合自己的新世界,全心搞建設,才能讓國家走向繁榮昌盛。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