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北京正式宣佈,新學期將大面積、大比例推進幹部教師的輪崗,藉此弱化住房和學校對應的關係,進而整治學區房市場亂象。
目前,北京市已有東城區、密雲區兩個試點區,在2021年年底之前,預計會再啟動六個區幹部教師輪崗交流試點。
教師輪崗試點,能否有力推進義務教育階段資源均衡,讓各地存在的學區房、學位房熱降溫,進而緩解家長的擇校焦慮,也由此減輕學生的負擔?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近日分別連線了北京的部分家長、將要進行輪崗的教師、曾進行過輪崗試點的小學的一位副校長,以及著名教育專家等,聽聽他們的體會和看法。
即將輪崗的陸老師(化名):“期待後續的激勵政策和保障細則都能跟上”
我是第一批輪崗教師,作為骨幹教師,理應擔負起做種子教師的責任。客觀來說,將要赴任的學校近年來已經有明顯進步,但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和我原來任教的學校有一定差距。
新政落地,完全可以預料由此帶來的種種生活上的困難和不適應,這確實是不小的挑戰,但我也早有心理準備。期待後續的激勵政策和保障細則都能跟上。
優質資源學校與基礎薄弱學校之間的差別,讓我感受很深刻。
很多孩子的家長,可能是當售票員的、做小生意的,做著再平凡不過的工作。他們對孩子的學習無暇也無力顧及。可是當我看到原來的“落後生”在老師們的努力下,也能夠有突出進步,獲得自信,真的很觸動。他們的家長表現出來的那種歡欣鼓舞,那種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望,讓人動容。
我由此認識到,“雙減”“輪崗”等一系列重大教育政策落地,正在深層次地指向社會公平問題。站在這個高度看待教師輪崗制度,我是非常認同和支援的。
目前,我還不清楚我的具體教學任務,但已經按照初一、初二的課程開始備課,給未來的工作找定位。
某小學副校長劉老師:“這是自我鍛鍊、提升教研水平的機會”
早在2017年到2018年,大興區就已經開始進行教師輪崗試點。當時是要求各學校按照老師的比例來進行交流輪崗,政策比較寬泛,就是學校自己聯絡,不管找哪個學校,只要是互換就可以。
我們學校的操作,主要是在教育集團內的不同學校間進行交流。每年,我們學校都有四個老師進行交流。比如,我們學校派出一位語文老師,其他學校再派一位語文老師過來,對雙方學校的工作不會帶來太大影響。另外,我們也會考慮到老師的自主申報,根據個人需求等方面進行輪崗。
幾年嘗試下來,這種交流輪崗有好處。這些老師一去就是一年,在交流輪崗的過程中,他會學到一些東西。比如,瞭解其他學校的管理方式,然後把自己本校的一些經驗傳授過去。對於老師自身,這是自我鍛鍊、提升教研水平的機會。
在優待政策上,有的學校會把交流輪崗和評職稱、評薪資相結合,從而促進老師積極參與。
因為交換的老師水平相當,所以我們的學生和家長對這種教師輪崗沒有太多反應,具體到哪位老師教孩子,他們大多不是很在意。
北京東城區家長王女士:“擇校更多的是在選擇同學,選擇環境”
我女兒開學讀初二,在東城區一所上游中學。對於教師輪崗,我有點擔心換老師對孩子產生影響。
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女兒剛適應現在的各科教師,如果突然換教師,我覺得不利於她的學習。站在老師的角度看,每所學校生源及家長差異很大,如果輪崗,他們同樣需要有一段適應期。
我們為孩子選擇學校,注重的並不只是老師,就像孟母三遷,她是為孩子選擇良好的環境。說是擇校,我覺得更多的是在選擇同學,選擇一個圈子,比如西城一個學區內全是高知家庭,家長不會因為幾位老師的離開,而改變對那個學區的追逐。
我丈夫也是教師,其實我覺得,但凡能成為北京中小學的在編教師,老師之間水平差異並不大。而且,現在的年輕教師不見得就比名師差。我女兒的初中班主任,就是一位剛畢業的年輕教師,她能和學生們打成一片,女兒很喜歡,也對學習有熱情。
我女兒的成績不算好,在班上只是中等生。這應該和沒給她提前上課外培訓有關。這是我選擇的育兒方式,學習成績雖然暫時落後,可她擁有快樂的童年。
即使換成名師教,她的成績恐怕也不會有太大變化,我反而會擔心影響她的積極性,又為她增加一段新的適應期。至於那些成績好的學生,我覺得家長就更不希望換老師了。我們的這些顧慮能否消除,還得看後續的具體細則。
專家看法
輪崗影響教師薪酬和生活
需要建立新的考核機制
作為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的楊東平此前一直關注和呼籲教師輪崗制度的實際落地。
他透露,早在2000年,瀋陽就曾試點過全市範圍內的教師輪崗,在當時非常超前,也很新穎。
2010年,教師輪崗首次出現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自此,浙江嘉善、山西晉中等地也相繼開展了幹部教師的流動試點,取得了一定成效。
楊東平認為,北京之前有過教師輪崗試點,但效果不佳。這受制於輪崗影響的教師薪酬、生活不便等問題,因此,輪崗需要提供一個落地的配套方案。“不同學校之間的差距大,薪資也會不同,老師主觀輪崗的意願不大。如何保持骨幹教師在輪崗中的進取心,需要建立新的教師水平考核機制,避免陷入低質量的教育均衡。”
知名教育學者熊丙奇也提出了一些配套制度的設想。首先,地方政府發展義務教育,不能再有“錦標主義”思維,還想著打造區域內的“名校”、“優質學校”;其次,在保障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的基礎上,要落實和擴大學校自主權,激發學校辦學活力。
熊丙奇認為,在短期內,可以採取績效工資傾斜等方式來引導交流輪崗。從長遠看,則必須基於常態化交流輪崗,建立起與之適應的教師待遇、權利保障,以及管理評價制度。
楊東平認為,此次北京輪崗試點的政策決心很大,如果強制實施,勢必會影響名校集團的利益分配,“具體怎麼落地,怎樣滿足教師的實際需求,還需要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