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孩子暑假這麼做,真的能“彎道超車”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賈曉燕

暑假到來,網路上的“雞娃”影片把一些家長忽悠得忐忑不安。一個多月的假期確實應該好好利用,用好了也真能“彎道超車”,只不過,“刷題”做法早已過時,當今時代“學霸”養成需要有新的學習觀念。今天我們就邀請專業人士為學生和家長支幾招兒。

【第1招】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朱凌雲

“雙減”後的暑假,中小學生不用奔波於校外培訓班了。但是,不少家長仍然焦慮,他們既擔心假期不補文化課,開學後會被別的孩子甩下,也不清楚怎樣安排才能讓孩子過一個充實的暑假。其實,在這一個多月裡,孩子會擁有較多自主安排以及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此時正是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自我管理和主動學習的良好契機。所以,暑假最重要的不是讓孩子補多少文化課,而是要重視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是指孩子能夠根據學習目標自主安排學習內容,選擇適合的方法策略,合理利用時間,高效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即使沒有家長監管,也能自覺、自願地學習。很多家長都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夠自律,磨蹭拖延的毛病很難改變。實際上,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並不難。在此,給家長推薦三種方法:

第一,要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將比較大的目標分解成每天可以達到的小目標,避免學習任務過多使孩子產生畏難情緒。家長要對孩子每天的完成情況進行總結,達到既定的學習目標後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幫助他們樹立自我管理的信心。

第二,強化時間管理意識。家長要指導孩子有意識地記錄自己的時間使用情況並進行分析,這個過程的目的不是指責孩子浪費了多少時間,而是幫助孩子反思自己的每一天是如何過的,可以採取哪些方法改進時間使用效率,提升對時間的感知能力。比如針對電子產品,家長要引導孩子嘗試使用延遲滿足、尋找替代品、自我暗示等方法來抵禦誘惑,逐漸體驗自律帶來的成就感。

第三,做出示範,為孩子營造具有學習氛圍的家庭環境。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經常讀書、運動、談論歷史文化等方面的話題,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孩子會對父母更加認可和佩服。漸漸地,父母專注、堅持、嚴謹的良好品質便會傳遞給孩子。

自主學習能力作為一種積極的學習品質,有其自身的形成規律,其培養過程需要父母和孩子的共同努力,與“刷題”和“報班”相比,對學習成績的影響相對緩慢和潛在,但作用更加牢固和持久,更有利於孩子理解學習的價值,形成積極的學習動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因此,家長也要有定力,利用暑期這一有利時機,重視打牢孩子學習的“地基”,關注那些受益終身的好品質,這才是實現“彎道超車”最重要的法寶。

此外,充分利用家庭活動開展非正式學習也很必要。很多家長似乎更關注孩子在學校或校外培訓機構的學習情況,但實際上,家務勞動、親子聊天、外出參觀等都是寶貴的學習契機。這些家庭活動既能幫助孩子透過實踐提升動手能力,培養家庭事務的責任意識,又能進一步激發他們探索和思考的動力,感受到書本知識在真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而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孩子對電子產品的依賴,使他們更多地關注現實生活的多姿多彩,可謂一舉多得。家長可以與孩子共讀一本書,無論是漫畫還是經典名著,透過對書籍內容的討論,提出具有不同視角的問題引導孩子思考和表達,同樣可以訓練思維,啟迪智慧。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設計豐富有趣的家庭活動,如種花、飼養小動物、製作美食、討論熱點話題等,在活動中鼓勵孩子自主探究,當小老師,將自己學會的技能用於指導或幫助家人。這種非正式學習雖然不同於聽課、寫作業、考試,但本質上也是一種學習,不僅能有效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主動探索和思考,更有利於建立自信心,提升孩子追求成就的動力。家庭活動可以有效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隨時隨地開展,使孩子在一種自然、愉悅的氛圍中獲取資訊、提升技能、發展情感、完善人格。

希望家長和孩子能夠利用好暑期生活,讓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相得益彰,體驗快樂的親子互動與和諧有序的家庭生活,這也是幫助家長緩解教育焦慮,幫助孩子積極適應“雙減”政策的有效策略。

原來孩子暑假這麼做,真的能“彎道超車”

【第2招】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日進一寸”

北京八中教師、西城區語文學科帶頭人王雪濤

中小學生在暑假實現“彎道超車”,需要一個重要的“引擎”,那就是:科學的學習方法。

梁啟超先生平生最服膺曾國藩的這句話:“莫問收穫,但問耕耘。”同學們謹記:學習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經歷。日後成效幾何,將來成就如何,現在想還不是時候。應安住當下,儘自己能力去做,做到哪裡是哪裡,如此則可以無入而不自得。梁任公一生學問得力專在此一點。學習不能急於事功,要循序漸進,先把事情做好,一如既往地認真,有始有終地堅持,耕耘好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然會有好的結果。勤勞自勵,困知勉行,與時光“死扛”,不用地老天荒,就能守得雲開。

知識漏洞如“管湧”,同學們要利用暑假的寶貴時間,“地毯式”排查漏洞。“管湧”是在汛期高水位情況下可能發生的冒水湧砂現象,一旦發現必須立即處理,否則會出現非常嚴重的險情,“千里之堤,潰於蟻穴”,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而,在學習方面,優先安排的學習任務應是查漏補缺,努力彌補學習“斷面”,以利今後的精進。“補漏”宜統籌安排,階段明確,重點突破,以最佳化促完善。

我們對知識的掌握是有反覆性、無限性、上升性的。因而追求真知需要審問、慎思、明辨,在此基礎上做到博觀約取,以簡馭繁。這不是靠一味刷題的“戰術”能實現的,必須開動腦筋,主動出擊。我們可以借鑑蘇軾的“八面受敵”讀書法。蘇軾是典型的“學霸”,但在成為“學霸”之前,他著實下過一番“笨”功夫。蘇軾“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每一本書要讀上好幾遍,每一遍都只帶著一個主題去探求。這樣,化整為零,熟讀精思,日積月累,形成系統。同學們假期讀《論語》就可以採用這樣的學習方法。例如,“仁”在《論語》中出現109次,“君子”出現107次,“禮”出現74次……這些詞語,是《論語》中的重要概念。閱讀時可以把它們作為主題詞,重新“組織”《論語》中與這些主題詞有關的語句,弄清這些概念內涵、外延,理解其意義、影響,尤其注意聯絡現實,瞭解這些思想的現實意義。孔門第一要義是“學”,同學們可以圍繞著“學”字,整理孔子的教育思想,如從施教者角度出發,關注教育目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等;從受教者角度出發,關注學習目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學習途徑……此外,還可整理《論語》中涉及的關係詞,如:仁與禮、義與利、教與學、學與思、言與行、文與質、知與行……嘗試結合《論語》具體內容,理清每一組關係詞之間的辯證關係。在做如上內容的整理時,同學們可以藉助網路,開啟“網際網路+”學習的模式,讓學習更高效。

假期裡,希望同學們充分重視各科老師佈置的作業,按照老師要求,日進一寸,久久為功,善作善成。

【第3招】參加社會實踐提高探究式學習能力

中國科協科普部副部長龐曉東

如何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這是家長和孩子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我的建議是儘可能多地讓孩子參加社會實踐,提高探究式學習能力。

探究式學習要求學生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生活中選擇和確立主題,透過發現問題、實驗或調查操作、收集處理資訊、表達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情感與態度,特別是發展探索精神與創新能力。這既是一種學習方式,也是一個學習過程,對於培育學生終身發展的核心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在教育部新頒佈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中,也強調要充分發揮實踐的獨特育人功能,突出學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學習,加強知行合一、學思結合,倡導“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這些教育理念,都將會在今後的“考卷”中具體體現。因此,即使從提高考試成績的目的出發,參加社會實踐也非常重要,是實現“彎道超車”的一種有效途徑。至於如何參與,我給家長和孩子提幾個建議。

開展社會調查。孩子們可以三五好友組成調查小組,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設計一項社會調查小專案,透過實地探尋、面對面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相對深入地去了解探究一個人物、一個問題、一件事情、一個地方、一種現象等。然後,把調查結果寫成調查報告,進行分享交流。比如:可以透過學校網路報名的方式參加中國科協、教育部等六部委正在開展的“2022年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更好地展示調查成果。

開展小課題研究。小課題研究主要是針對一個研究問題,採用相應的研究方法,按照研究方案分步驟進行,最後得出研究結論,是一個完整的科學研究過程。小課題研究一般建議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需要一定研究方法的學習準備。小課題研究往往從提出一個“好問題”開始,在興趣和好奇心的驅使下完成研究任務。學生開展小課題研究,主要是培養探究精神和學習研究方法。就小課題研究而言,問題比答案更重要,興趣比知識更重要,過程比結果更重要。當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後,孩子們也可以參加一些面向學生的競賽活動,在更大的平臺上進行展示和交流。比如,參加中國科協主辦的“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開展研學活動。首都北京有非常豐富的研學資源,孩子們可以有計劃地走進科技館、科學中心、自然博物館、天文館等自然科學類場館,參加各類科學探究活動。比如:可以參加中國科技館組織開展的“定製科技館之旅”“展廳探索空間”“華夏科技學堂”等品牌教育活動和“火星探索者——創意設計”主題夏令營等暑期專項活動。喜歡人文歷史的孩子,也可以到歷史類、藝術類博物館、展覽館、名人故居等場館參觀研學,從某個領域、某個歷史時期出發,瞭解社會百態、歷史文化。把自己的感悟寫成文章,投給報刊、雜誌、網站,也會有滿滿的收穫和成就感。

此外,孩子們還可以參與公益、志願服務活動。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利用暑期參加這類活動,可以體驗和感受服務他人、貢獻社會的幸福。

原來孩子暑假這麼做,真的能“彎道超車”

【第4招】加強體育鍛煉實現完美蛻變

北京市東直門中學區級骨幹體育教師馮兆龍

近年來,青少年體育鍛煉越來越受到重視,北京去年底釋出的《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評價方案》更是將體育中考總分增至70分,鼓勵中小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暑假到來,孩子們終於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不僅能增強身體素質,還能磨鍊意志品質,培養抗挫能力。

如何科學、合理地進行體育鍛煉,同學們需要遵循兩個原則。

第一,安全性原則。夏天氣溫較高,同學們可以選擇早晨或者傍晚進行鍛鍊,理想的運動時間為進餐後兩小時左右。鍛鍊時要注意周邊環境,避免磕碰受傷。運動中補水以常溫水為宜,避免太冷太熱損傷腸胃,而且,要“少量多次”,採用“小口慢飲”的方式,單次補水以100毫升為宜,根據天氣情況可適當加大補水的頻次,天氣炎熱可控制為15至20分鐘補充一次。運動前拉伸、運動後放松,是體育鍛煉的必要環節,能夠有效預防運動損傷。鍛鍊時一定要有安全意識,客觀評價自己的身體狀況,如遇心悸、盜汗等異常反應,應馬上停止。

第二,科學性原則。科學的體育鍛煉包括柔韌練習、有氧練習、力量練習等。柔韌練習包括靜態拉伸和動態拉伸,建議每週進行5至7次鍛鍊,每次靜態拉伸和動態拉伸相結合,共計6至8個動作,每個動作30至40秒,強度為肌肉有拉緊感為宜,拉伸時注意動作力度和幅度的循序漸進,避免過度拉伸肌肉損傷。有氧練習每次鍛鍊時間不低於60分鐘,強度為中等,可利用自測心率的方法,控制好練習強度,心率控制在每分鐘120至160次。有氧練習最好每天堅持,同學們可以從慢跑、登山、騎腳踏車、游泳、健身操、足球、籃球、排球、有氧舞蹈、羽毛球、乒乓球等專案中選擇。力量練習儘量採用克服自身體重的練習或者利用彈力帶和家庭常見的物品輔助練習,包括俯臥撐、跪姿俯臥撐、仰臥起坐、跳臺階、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等,每週至少進行3次,每次進行2至4組,每組練習8至10次,強度不宜過大。

運動後,要想讓身體儘快消除疲勞,除了拉伸放鬆來調節,也要注重運動後的飲食,最好補充大量水分和含有維生素B、C的食物,如果汁、香蕉、橘子、葡萄、西瓜等。同時,還要注意蛋白質和鹼性食物的補充,如新鮮蔬菜、乳製品、瘦肉、魚、蛋等。

心動不如行動。利用假期好好鍛鍊,開學後你就會發現自己實現了完美蛻變。

【第5招】用好電子產品助力學習發展愛好

北京市學習科學學會張天雨

暑假裡該不該讓孩子動電子產品?對此,很多家長覺得十分矛盾,因為網上學習離不開電子產品,但用多了電子產品又怕孩子沉迷遊戲或者影響視力。實際上,當今的孩子們是“螢幕前”長大的一代,“堵”並非好辦法,應該因勢利導促進他們用電子產品學習,例如利用手機軟體,能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

手機應用裡有種類繁多的教育軟體,各學科的App或免費小程式,比如有的英語學習小程式就收錄了各版本、各年級的單詞,家長可以選擇相應版本,讓孩子進行聽力訓練或者背單詞。語文作文也有相應的App,家長可以將孩子作文拍照上傳,軟體能夠自動檢查錯字、規範標點符號,糾正文章中出現的語法錯誤。

現在,各類影片平臺上都有關於學習的短影片,畫面生動有趣,配音詼諧幽默,分剝離析把一個個知識點講得明白透徹。家長可以讓孩子每天觀看一些這類影片,潛移默化影響他們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比如,歷史紀錄片、名人演講,能夠幫助孩子學習歷史、道德與法治等課程,也能積累寫作素材,掌握“說話的技巧”。

適當的遊戲能促進孩子的學習。遊戲可以為學生提供學習和身份建構的機會,其中的模擬場景,可以讓孩子從醫生、廚師、工匠、農民等不同角色中學習專業知識,解鎖專業技能。此外,經營類遊戲中包含大量成本計算,追求合理的投入與產出的最佳經營狀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引導學生進行遊戲外的思考。

電子產品是一把雙刃劍,對於自控能力較差的學生,家長要加強監督,透過協商的方式設定一些限制手段,避免孩子偷樑換柱。家長要持續檢查孩子的學習成果,比如從對應的手機軟體中找出幾個例題,對孩子進行“閉卷考核”,根據結果給予獎懲。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事前充分協商並對規則達成一致。

假期是孩子自主學習、提高自學能力的重要時期,正確運用電子產品不僅能順應資訊時代的大潮,還能豐富孩子的假期生活,有利於發展孩子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幫助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供圖:視覺中國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5703 字。

轉載請註明: 原來孩子暑假這麼做,真的能“彎道超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