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怕媽媽沒做飯, 一年級女娃“打包”學校剩菜帶回家, 老師反應亮了

由 申屠仲舒 釋出於 經典

一個孩子的教養,與她接觸到的家庭環境以及學校教育密不可分。

執筆: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撫養孩子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想必每個家長都深有體會,沒有孕育孩子的人常常不理解:養孩子那麼辛苦,為什麼還要生孩子呢?

是啊,養育一個小朋友不僅要承受分娩之苦,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也要付出許多精力,可是看著寶寶的笑容,感受著寶寶們偶爾的暖心之舉,寶媽心裡的感受只有兩個字能形容,那就是“值得”。

怕媽媽沒做飯,一年級女兒打包學校剩菜帶回家

有一位媽媽對這種感受可謂是深有體會,因為她收到了一份孩子從學校給自己帶回來的特殊的“禮物”。

畫面中的小朋友才上一年級,放學回來時除了自己的書包,還拎回來用乾淨的塑膠袋裝著的肉菜。

這可讓媽媽大吃一驚媽媽連忙問孩子,這肉是哪來的。小姑娘仰著頭,眼神裡略帶天真:“這是我在學校要滴。”

媽媽繼續追問,聲音裡帶著溫柔的笑意:“那你是咋跟老師說的呀?”“我說老師這點飯你給我爸媽唄。”

面對小姑娘的“特殊要求”,老師反應亮了

原來,小姑娘擔心爸媽在家沒做菜,看到學校裡中午剩的飯菜還很多,就鼓起勇氣問老師能不能打包回家帶給媽媽。

最有趣的是,媽媽詢問老師的反應時,小萌娃還繪聲繪色地描述:“老師說我真顧家!”

這麼貼心的小棉襖,試問誰不想擁有呢?小小的娃娃自己在學校吃飽了,還能想起家裡沒做飯的爸媽來,這份孝心實在讓人動容。

“小棉襖”是怎樣煉成的?媽媽和老師都有功勞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曾對此問題進行過研究,結果顯示,人的性格在童年時期的早期就能形成。

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媽媽沒有嫌棄孩子帶回的剩飯剩菜,理解這是孩子對自己的關愛,可以看出孩子如此懂事,與媽媽平時的教導是分不開的。

而老師在聽到孩子要打包剩菜的訴求之後,不僅提供“打包服務”,還誇獎小姑娘“真顧家”,試想如果老師對小姑娘的請求嗤之以鼻或是冷漠拒絕,我們無法想象這對一個一年級的小姑娘是多大的打擊。

在傳統印象中,孩子還沒有長大的時候,享受著爸媽的照顧是天經地義,因而這樣由孩子做出的“反哺”行為才越加顯得難能可貴。“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注重教育問題,有助於幫孩子形成優秀的品質。

想養出“同款”孝順孩子,日常教育尤為重要

做出表率

嬰兒從六個月開始就有模仿的意識,9~11個月透過模仿逐漸掌握語言能力,模仿能力是兒童發展語言、學習行為和社會規範等的必要手段,也參與了兒童心理結構的整體形成。

爸爸媽媽與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的相處模式,種種行為都會落在孩子眼裡,想要孩子形成“孝”的觀念,家長就要以身作則,為孩子做榜樣。

夫妻和睦

夫妻之間關係和睦、互幫互助,會讓孩子內心充滿安全感,性格也會更健全,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才能養出感恩有愛的孩子。

參與家務

過於溺愛孩子很難讓其形成同理心,在日常生活中,偶爾讓孩子做做家務,幫爸爸媽媽跑個腿、做點事,能讓孩子深刻地感受到家庭責任感,體會到付出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