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距今最近的朝代,所以留下了比較完善的資料乃至影像,為今天研究清朝提供了全面而詳細的資料,更是使清宮劇火爆不已,佔了現在影視劇的半壁江山。
關於清朝的冷知識,既然是“冷”的知識,那麼今天宋安之就給大家講講清朝那些極其冷的歷史,保證是你不知道的歷史。
下面還請諸君備好一壺上好的龍井,且聽宋安之來一一道來。
一、根據史書記載推論,康熙帝應該是一個身高中等偏低滿臉麻子說著東北口音的皇帝。大家腦補一下康熙上朝時候操著一口東北話來呵斥眾臣的嚴肅畫面其實也挺有意思的。
二、清朝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年號是崇德,並非是努爾哈赤的天命和皇太極的天聰。
在大眾的認知中清朝唯一一個擁有兩個年號的皇帝是清太宗皇太極,他的兩個年號分別是:天聰、崇德。
但其實皇太極的第一個年號天聰並非是年號,而是本系尊稱,被人尊為天聰皇帝,壓根不是年號的意思。清朝入關以後隨著漢化的深化,後來相沿傳承下來也稱之為年號了,在天聰十年四月初十日,正式稱其年為崇德元年,並且皇太極始改大清國號,從此清朝皇帝皆一建元,並無改元者。
而且不說尊稱不尊稱的問題,清朝政權是由皇太極稱崇德元年,改大清國號後才真正建立的,所以說兩方面來說清朝並沒有擁有兩個年號的皇帝,第一個年號應該是崇德年號。
話說皇太極稱崇德年號,其中必有與明思宗朱由檢針鋒相對的原因,因為朱由檢的年號是崇禎。
而努爾哈赤的天命年號與皇太極的天聰年號一樣,剛開始都是尊稱,後來相沿傳承下來以後也被稱之為年號了。
三、清初的漢化壓根不是一句清太祖努爾哈赤喜愛讀三國演義就可以詮釋得了的。
努爾哈赤建立金國後的天命時代都不知道有諡法。所以努爾哈赤死後竟然並沒有諡號,直到兒子皇太極在位的天聰九年,在明朝叛將許世昌奏請下,才知道諡號的存在,因此努爾哈赤的諡號被上為“武”。加上廟號稱之為太祖武皇帝。並且將當時努爾哈赤先汗的稱呼改稱為先皇,至此清朝的漢化才算是進一步深化了。
四、清太祖努爾哈赤諡號先武后改為高背後的滿漢之爭,鰲拜也並非有勇無謀。
在清太宗在位的天聰九年,努爾哈赤的諡號被上為“武”。
一般來說大一統王朝開國皇帝死後的諡號裡面基本上都是帶有“高”子諡號的,那些沒有大一統的王朝或者草創王朝期間的開國皇帝一般諡號裡面會帶一個“武”字。
努爾哈赤草創了清朝,諡號為“武”很正常。
但清朝入關以後,也就是清朝從關外割據政權成為全國性政權的第一位皇帝清世祖順治帝死後,康熙元年為順治帝上諡時候,有漢臣堅持為順治帝上“高”的諡號。
順治帝雖然是清朝第三位皇帝,但畢竟在他手裡清朝成為了全國性政權,和當年的元世祖忽必烈情況一般,所以漢臣給他上“高”的諡號很正常。
同時漢臣的小算盤是如果順治帝是世祖高皇帝的話,說明清朝關外的兩位皇帝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就是割據政權的小皇帝或者說不具有正統性了。
但當時的四大輔臣中的鰲拜並非大家印象中的有勇無謀,他在這方面還是看的很清楚,看出來了漢臣的小心思,所以力主將努爾哈赤的“武”字諡號改為“高”字諡號,將順治帝的諡號定為“章”。至此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正統性更加穩固,後來親政的康熙帝面對鰲拜擅自決定的這個決策也是無可奈何,並沒有推翻。
五、野史上得花柳病而死的同治帝差點被稱之為祺祥帝
清穆宗同治帝是咸豐帝與慈禧太后之子,咸豐駕崩後,同治帝的年號原為擬定為“祺祥”。當時顧命八大臣並沒有異議,甚至都印製了一小批祺祥年號的銅錢。
結果慈禧和慈安兩宮皇太后聯合小叔子鬼子六恭親王奕忻發動了政變,將八大顧命咔嚓了,然後改年號為“同治”,意思有兩宮太后慈禧與慈安還有恭親王奕忻共同治理天下之意。
清穆宗因此被稱之為同治帝,之前的官方年號“祺祥”也因此早夭。
但那一小批“祺祥”銅錢可是稀有物品,比之更古老年代的銅錢更具有收藏價值,所以大家如果有機會見到這種銅錢,可千萬不要錯過了喲。
六、雍正帝篡位謎團與康熙遺詔並沒有什麼關係
現在很多網友認為康熙遺詔中的滿文中“於”和“十”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字,沒有矯飾修改的可能,所以武斷的認為雍正並沒有篡位。
其實並沒有這麼這麼簡單,十改於只是小說或者影視劇裡的說法罷了,真正讓史學家懷疑雍正有篡位可能的,是其他歷史記載。
就最簡單的來說康熙遺詔是滿漢蒙三種文字一式四份,的確不能改。但問題是康熙遺詔並非是康熙帝親筆所寫,是康熙駕崩三天以後才由其他人代寫出來的,的確滿文中沒辦法改字,但三天時間可以寫出無數份不同版本的遺詔來了。
所以雍正篡位這個有爭議的謎團還是不要這麼武斷的下定義。
七、清世宗雍正帝與明世宗嘉靖帝的共同愛好
嘉靖帝與雍正帝的廟號都是世宗。
但兩個人是出了名的不一樣,嘉靖帝是有名的懶政的皇帝,雍正帝是有名的勤政皇帝,但兩個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喜好煉丹。
不過嘉靖帝喜歡大張旗鼓的練,雍正帝喜歡低調的練,嘉靖帝有可能是中丹毒而死,雍正帝的突然死去更有可能也是中丹毒而死。
乾隆帝繼位後立刻遣散宮中煉丹的道士術士一類的,似乎可以驗證這種說法。如果真的因為煉丹而死,乾隆帝處死這些人並沒有什麼用,更會使人坐實雍正中丹毒而死的醜聞,所以急匆匆的將其趕出宮似乎是一種合理解釋。
所以雍正真有可能是因為中丹毒而死的。
八、清朝的陰陽頭
清宮劇中大家有時候吐槽的不只是演技,而是清代的服裝和髮型一類的,認為清代髮型是豬尾巴式的髮型,實在是太難看了。
然而現實情況是,沒有最難看,只有更難看。
現實中清朝的髮式大概經歷了三個時期:初期鼠尾辮,中期豬尾辮,晚期蟒蛇尾辮(清宮劇中經常出現的陰陽頭)。
所謂的金錢鼠尾髮型要求留的辮子比小拇指還要細,能穿過銅錢中的方孔才能算合格,可以說幾乎是光頭了,後面再留一個小小的辮子,這種髮型有多醜可想而知。
最近反響不錯的繡春刀電影裡面那個投降金國(清政權)的明朝廠督見到金國騎兵時候露出的髮型就還原的不錯。
也就是說陰陽頭髮型對比金錢鼠尾髮型都算是帥的了。
更要命的是金錢鼠尾這種髮型在清朝差不多存在了150年,參考1793年英國訪清使團中隨行畫師的記實畫稿來看,清高宗乾隆時代依舊是金錢鼠尾髮型。
直到乾隆之後的嘉慶年間,金錢鼠尾的髮型隨著人類的愛美之心而被慢慢的留多了,最後演變成為了陰陽頭。
可見殘酷的現實中,像嘉慶之前的時期,比如說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所謂的幾位天潢貴胄的皇子並非是陰陽頭,而是每個人頭上頂著一個銅錢孔大小的小辮子來為了皇位勾心鬥角,壓根沒有什麼英俊瀟灑,沒有什麼美感可言,像是一群醜到哭的人類在自相殘殺…
這畫面太“美”,宋安之是想想都傷心…
本期清朝冷知識大課堂到此結束!
下一期會說說其他朝代的冷知識,有喜歡某個朝代,想了解其冷知識的,可以關注宋安之私信說明…
謝謝觀看,歡迎吐槽、點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