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兩宋風雲:三個歷史事件帶你走進真實的宋朝,見證悲哀的時代!

由 廉擁軍 釋出於 經典

大家好,我們的鵬舉說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前言:夢歸隴原東,文史盡秋辰。
(夢歸秋辰:第148期)
在我們的歷史長河中有一個最受爭議的時代,也是一個最不可思議的朝代:宋代。它之所以備受爭議,是因為有人認為它的經濟值很高,但有人認為宋朝沒有骨氣。因為僅對遼一百多年就賠償百姓三千多萬兩,這還不算西夏以及遼的劫掠和勒索的銀兩和布絹。
宋朝
那麼真實的北宋到底如何,我們就透過下面三個歷史事件去走進真實的北宋:
一、青苗法的背後
公元1069年,王安石在變法中實行了一條法令:青苗法。青苗法規定每年夏秋兩季借款或者糧谷給百姓,每期名義取息兩分,實際已達到三四分。而眾所周知,青苗法起源於唐朝後期,安史之亂後唐王朝的實力一落千丈,各節度使之間相互混戰。而百姓飽受戰亂之禍苦不堪言,收成無法保證,因此需要青苗法來維持生計。
王安石推行青苗法
而在封建社會,農業生產都是自給自足的,所以百姓的糧食僅夠維持本年或者都不夠維持本年的生計情況很少。而北宋澶淵之盟後基本國內無戰事的情況下,百姓能窮到這個程度,真是令人瞠目結舌啊。同時,王安石代表北宋實行青苗法,這也說明這種現象不是一個區域現象,而是一個全國性的現象。
二、宦官李彥的反思
公元1121年,奸臣楊戩死了以後,六賊之一的李彥繼任大內總管。他一方面大肆圈佔土地,僅個人圈佔就達到三萬四千餘頃田地。同時,坑害百姓,僅死在他手裡的人就達到千餘人,因此百姓就紛紛起來反抗。
民不聊生
一個大內總管就能貪婪到如此地步,這在以前任何一個朝代都是亙古未有的。我們可以想象,在天下腳下都敢如此為非作歹,草菅人命。那麼其他地方的百姓恐怕早就苦不堪言了,其實翻開宋朝我們就會發現宋朝的農民起義數量之多令人咋舌,只不過大多規模較小沒有詳細記載而已。
三、忠臣良將的淚水。
忠臣這是任何一個時代都不會缺少的東西,但我們縱觀歷史就會發現:宋朝的忠臣很多,除了開國初杯酒釋兵權外善終的卻基本沒有。大將楊業因為趙光義的面子強遷百姓而命喪石碣谷,然後名將潘美就替趙光義背個這個鍋。狄青、范仲淹、宗澤、李綱、韓世忠等最終都鬱鬱而終,而岳飛更是被自毀長城殺於風波亭。
范仲淹
相反,蔡京、秦檜這些人卻能得以善終,所以也有人說宋朝是一個名將良臣悲哀的時代。因為他們一方面要實現自己的抱負,另一方面還要阿諛奉承結交這些奸臣。因為很多時候,你的功勞再大也比不上他們的一句讒言。
那麼,我相信很多人想問:如果宋朝真的那麼差,那麼為什麼很多人想要去宋朝?
那是因為,很多人心裡都會產生的感官錯覺,正是由於這些錯覺才導致了他們認為宋朝很繁華:
一、文臣不等於文人
有人說宋朝對文人好,這是錯誤的。你想想一方面食不果腹,一方面又遭受程朱理學的壓迫,這樣的環境能好嗎?
宋代的文人
而北宋真正是對文臣好,在北宋的文臣可以統領軍隊,掌握軍權。而且北宋的文臣在地位和話語權上都要遠遠高於武將的,有時候武將捨生忘死的征戰沙場還不如一個文臣去拍兩下皇帝的馬屁。所以,這樣的朝代對於那些只會溜鬚拍馬的人來說,怎能不愛?
二、娛樂不代表幸福
很多人認為宋朝開封雜劇及講史、諸宮調、傀儡戲、影戲、雜技等繁榮,窯子和瓦市縱橫就得出北宋百姓比較幸福。他們認為“倉廩實而知禮節”,娛樂產業都這麼繁盛了,那麼百姓的生活怎麼能不美好?
宋代青樓
這其實是特別片面的,別說古代了,就是現在又有多少人能去風月煙花之地去揮霍呢?而這些在煙花風月之地揮霍的人不是豪紳就是一些功臣權貴,這其實也反映了一個問題:宋朝的文臣墮落了。
三、紙幣不等同於經濟
有很多人說紙幣是宋朝經濟發展的產物,我想說這是極其錯誤的認識。從宋朝情況來看,每年賠償遼白銀三十萬兩,賠償西夏歲幣五萬兩,換句話說每年需要白銀就三十五萬兩,這還不算因購買布絹而外流的白銀。
紙幣交子
並且你以為給了他們歲幣就相安無事了嗎?那麼你真的太天真了,雖然大的戰事沒有了,但遼夏劫掠宋朝邊境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不然范仲淹也不會在慶州實行保甲法抗擊西夏了。而且,他們還會趁火打劫,宋仁宗時期遼就趁著宋和西夏開戰勒索白銀十萬兩。大量的白銀流失,造成的是宋朝內部白銀短缺,所以只能以紙幣代替了。
整體來說,宋朝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美好!整個兩宋是我們五千年文明的悲哀,這是一個思想被程朱理學所禁錮的時代。我很難想象崖山之戰,數十萬官員寧可填海也沒有反抗一搏意識的悲哀。宋朝用程朱理學讓大家放下了反抗的刀劍,卻讓整個民族為宋朝的敗亡陪葬!
南宋形勢圖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