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組織畢業論文答辯,是教育創新還是形式主義

小學組織畢業論文答辯,是教育創新還是形式主義

蔣理

據報道,昆明市北清實驗學校日前舉行小學生論文答辯會,論文答辯內容包含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短影片對小學生的影響、中國女子服飾變遷探討、秦始皇的功績對中國歷史的影響等。這些話題對小學生來說都有些“超綱”,但從網傳影片看,參加答辯的學生都是脫稿。

對於小學組織畢業論文答辯,有網友點贊稱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有網友表示,展示學生才能的途徑有很多種,用論文答辯的方式過於成人化了,更有網友揣測答辯內容是由家長準備的。

小學組織畢業論文答辯,顯然是借鑑了本碩博的畢業論文答辯,但這並不是真正的畢業論文答辯,既沒有要求學生必須寫畢業論文、做畢業設計,也沒有答辯委員會進行答辯、審議。這只是借用了畢業論文答辯這一形式,目的是展示學生的綜合素質,本質上和畢業匯演沒什麼兩樣。

這種借用大學育人方式進行的“小學教學創新”,需要引起警惕和反思。中小學要重視培養學生正確的教育價值觀念,杜絕教育中的形式主義,更不能把學生作業變為家長作業,把“學生論文”變為“家長論文”。

網友質疑小學生畢業答辯“太卷”,以及懷疑就是家長做的,並非故意抬槓。小學階段讓學生結合學科學習,搞一些小課題研究,開展專案式學習、探究式學習,這是值得肯定的。學校也可組織活動,以班級方式或者小組方式,讓學生陳述小課題研究取得的成果,回答老師和同學的提問。但是,把這稱為小學畢業論文答辯,則言過其實,而安排小學畢業論文答辯更無必要。畢業論文答辯絕不是表演,搞表演式的畢業論文答辯,會誤導學生對畢業論文的認識。

此前,曾有小學在班級公眾號展示小學生撰寫的比本科生論文還“硬核”的論文,被認為是在“拼爹”,是父母幫孩子寫的“論文”,而不是孩子自己寫的“論文”。因為按照孩子的實際能力與水平,不可能寫出這樣的論文,更遑論取得什麼“研究成果”。

學校組織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專案式學習,重在讓學生體驗、探索,而不是獲得怎樣的研究成果。強調並展示小學生寫的論文,偏離了專案式學習、探究式學習的初衷,會由此產生形式主義與弄虛作假的問題。有的父母會親自上陣幫孩子弄論文、製作PPT,學生只是登臺演示家長的成果。如果存在這一問題,不僅不利於培養孩子從小形成嚴謹的學術規範和誠信意識,也會增加家長的焦慮和負擔。

事實上,就是本科生參與科研,都不應該追求出成果,發表論文或者申請專利,而應該重視體驗科研過程,培養科研能力,形成科研規範。還沒有接受嚴格的科研訓練,就想著撰寫論文,就會急功近利。保障本科教育質量是透過重視每一門課程的質量實現。

我國正在大力推進“雙減”,要求學校教育提質增效,重視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今年4月,教育部印發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語文等16個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於義務教育學校來說,落實義務教育課程新方案和課程新標準,是提高整體教育質量的關鍵所在。教育創新必須尊重學生成長規律,不能流於形式主義。

漫畫/陳彬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226 字。

轉載請註明: 小學組織畢業論文答辯,是教育創新還是形式主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