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在公眾號發文可評國獎?專家提醒一件事...

由 高會雲 釋出於 經典

  近日,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釋出《研究生獎學金評定辦法》。很多人注意到,《辦法》最後一條提到博士生“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寫科普論文並公開發表於相關媒體平臺,且閱讀量超1萬”,就可以申請參評國家獎學金。

  據中央廣電總檯中國之聲 報道,有人把這條新規解讀為“在公眾號發文閱讀量1萬”相當於頂級期刊的高水平論文,引發熱議。

  多校釋出考核、晉升評定新規

  引發網友熱議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認為,此次南京大學相關學院對獎學金評選條件的修改,屬於突破侷限性評價學生學術水平和發展潛力的做法。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學術論文在發表過程中,特別是針對熱點事件的評論論文,等發表出來或許已經過了時效性。而在新媒體上發表,它的時間性是基本契合的。

  其實,類似南京大學這樣的新規並不是第一次出現。浙江大學釋出的《浙江大學優秀網路文化成果認定實施辦法(試行)》中,也將優秀網路文化成果納入學校科研成果統計、各類晉升評聘和評獎評優範圍。

  《辦法》中規定,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和《求是》雜誌刊發,並形成重大網路傳播的作品,可申報認定為等同於國內權威學術期刊刊發。其中較大網路傳播是指作品被不少於10 家主流媒體及其網站、“兩微一端”和重要商業網站及其“兩微一端”刊發、轉載;微信公眾號刊發的作品,閱讀量不少於10 萬;頭條號刊發的作品,閱讀量不少於40 萬。

  專家:要求流量同時加強文章質量

  加大審查力度,防止“刷流量”

  一篇優秀的網路文章是否可以等同於權威學術期刊文章?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大學教授、研究者有一個重要職責,就是向社會傳遞知識。讓教授願意發聲、勇於發聲,讓學術標準和評價重新回到大學的定位上,這是個不錯的做法。

  朱巍還說,應加強對網路文章的監管審查力度,利用後臺資料監控等手段,防止“刷流量”的情況出現。

  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研究生獎學金評定辦法截圖

  教育學者熊丙奇則認為,問題關鍵不在於發表文章載體是學術期刊或者新媒體平臺,而在於科學公正的文章質量評價體系。南京大學相關學院新規中“閱讀量超1萬,就可以申請參評國家獎學金”的條件,可以考慮在現有流量要求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對文章質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