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寫科普論文並公開發表於相關媒體平臺,閱讀量超1萬”,可參評國家獎學金……
不久前,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一則博士生參評國家獎學金新規《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研究生獎學金評定辦法》火了。以網路文化成果為評價內容並引入閱讀量評價指標,上述新規引發熱議。
南京大學博士生參評國家獎學金新規引發熱議。潘巧/攝
事實上,這並非“網路文化成果”的首次“亮相”。近年來,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及自媒體的崛起,網際網路成為文化傳播、資訊傳播的重要載體,對網路文化成果的評價也在不斷推進。一邊是國家層面釋出的多條意見、方案,要求探索建立優秀網路文章在科研成果統計、職務職稱評聘方面的認定機制,一邊是國內部分高校率先試水,推出多條新規,將網路文化成果納入學術評價體系。
伴隨網路熱議,值得思考的是,優秀網路文化成果能等同於權威學術期刊文章嗎?將網路文化成果納入學術評價體系是未來趨勢嗎?其落實之路又該怎麼走?
科普文章納入國家獎學金評價體系引熱議
一個月前,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釋出的研究生獎學金評定辦法引發廣泛討論。
在新的評定辦法中,博士生滿足六項條件之一就具備參評國家獎學金的資格,除了發表高水平研究成果的研究文章、獲得國際發明專利等常規評價標準外,“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寫科普論文並公開發表於相關媒體平臺,閱讀量超1萬”也被列為條件之一。
無獨有偶,重慶市100名2018-2019年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中,就有一名獲獎學生的成果,除傳統的學術論文成果外,還包括兩篇被中華醫學會採納並發表在官方微信公眾平臺的防疫科普文章。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讀博士生鄭斌認為,將科普文章納入國家獎學金考評而不是畢業考評,是折中的做法,“現在國家想要破除‘四唯’,破之後怎麼‘立’是個大問題。”
浙江傳媒學院青年教師朱贇博士早已體會到從事科普傳播的不易。她認為目前科研成果傳播範圍及受眾獲取渠道狹窄,容易造成使用者流失或研究成果誤解,將公眾號科普文章納入參評獎學金標準,有利於促進受眾瞭解前沿科學知識,提升受眾對前沿科學知識的興趣,提高公民科學文化素質指數。
常州工學院青年教師鄭久良博士也認為,國家戰略上要求將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但目前科學普及方面的創新應用還不足,將科普文章納入國家獎學金的評價體系,有利於激發高校學生的科普創作積極性,推動科普成果全民互惠共享。
各地高校試水將網路文化成果納入科研評價體系
在各高校的規定裡,網路文化成果被定義為“在報刊、電視、網際網路上刊發或播報的,具有廣泛網路傳播的優秀原創文章、影音、動漫等作品”。
早在2017年,吉林大學、浙江大學就先行實踐,將網路文化成果納入科研評價體系。
2017年8月,《吉林大學網路輿情類成果認定辦法(試行)》釋出,其中對於具有一定學術性、創新性,併產生廣泛社會影響的網路輿情類成果,經學術委員會討論透過,按哲學社會科學相應成果認定辦法進行認定。該辦法中除規定中央新聞網站、環球網等主流網站外,在微博、微信、網易等平臺發文也可參與等級認定。這則改變學術評價體系的新規,甫一公佈即引發關注。
一個月後,《浙江大學優秀網路文化成果認定實施辦法(試行)》釋出,將優秀網路文化成果納入學校科研成果統計、各類晉升評聘和評獎評優範圍,進一步規定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和《求是》雜誌刊發,並形成重大網路傳播的作品,可申報認定為等同於國內權威學術期刊刊發。
此外,遼寧石油化工大學、阜新高等專科學校、河北經貿大學等高校也將優秀網路文化成果納入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職稱評審或相應的科教研工作量認定中。
實際上,從國家層面來說,對於將網路文化成果納入科研評價體系,多部門早已出臺相關檔案。
2013年11月和2015年9月,按照《高校校園網路文化建設專項試點工作方案》的要求,教育部分兩批確定清華大學等22所高校作為試點單位,開展高校校園網路文化建設專項試點工作。要求研究制訂優秀網路文章納入科研成果統計、列為職務(職稱)評聘條件的辦法。
2015年,《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印發,探索建立優秀網路文章在科研成果統計、職務職稱評聘方面的認定機制。
2017年12月6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相關工作人員在回答“網路成果到底能不能算做是科研成果”時表示,“任何成果,不管在哪發表,只要有正能量,有正面的促進、引領作用,都是好成果。評價應以內容為標準,不應以載體為標準。”
南昌師範學院副校長、江西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小強認為,國家大力提倡將網路文化成果納入科研成果統計、職務職稱評聘認定機制的意義在於,可以引導、推動高校和科研人員,積極投身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上,真正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讓創新真正成為社會發展的引擎。
優秀“網文”和權威學術期刊文章能否等同觀點不一
那麼,一篇優秀的網路文章能否等同於權威學術期刊文章?
作為長期進行網路文化成果研究的學者,劉小強認為,網路文化成果作為科研成果的一種形式,在歐美國家學術體系裡較為普遍。將網路文化成果納入傳統學術成果,實現科研成果形式、科研評價標準、科研評價主體三方面的突破。“現在很多非傳統的成果形式納入傳統評價體系裡,而不僅僅是網路文化成果。”
“能不能等同,是在職稱評審操作層面的問題,實際上(它們)是兩種不同的成果形式,本身是不能等同的。”劉小強說。
鄭久良任教的常州工學院在2019年版科研工作量計算辦法中,就將釋出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理論版論文納入論文/著作類科研成果計分標準,分值是120分/篇,甚至超過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核心庫來源期刊等傳統學術期刊分值。
“現在存在一個認識誤區,認為網路文化成果不代表學術成果,學術成果不能用網路文化成果來代替,他們更關注形式,卻沒有注重內容。其實,不管是網路文化成果,還是學術研究理論成果,都可以衡量一個人的研究能力。”鄭久良說。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屈文生認為,理論文章與學術論文各有各的價值,將特定少數幾家報刊上所刊載的理論文章,經過學術委員會評定的程式加以認定,是一種科研管理上的探索和有益嘗試。
福建工程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周華清則有不同看法,他認為,對於有社會影響力、傳播面大的優秀網路文化成果進行認定,符合當前的資訊傳播趨勢與閱讀需求,具有積極意義,但不能“等同於”權威學術期刊,“因為忽視了學術論文與網路輿情成果的本質差異。”
“由於學術論文是經過同行專家評審的研究成果,與網路文章在內容、傳播方式上有很大的差異,網路文章並不會改變當前的學術評價體系,而是會成為以學術期刊為主的學術評價方式的有益補充,引導學者思考如何提升學術研究成果的傳播效果,將部分高深、專業的學術研究,以通俗的方式成為公眾能夠理解的網路文章。”周華清解釋。
事實上,將網路成果納入科研成果統計或許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知識分子的閱讀習慣和檢索方法正在發生變化,科研管理、學業與學術評價、職稱晉升將網路文化成果納入學術評價體系不久後會成為共識。”屈文生說。
中國政法大學人力資源管理與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常務理事王明傑認為,網路時代,文章發表渠道越來越多,評價體系的認定方法和機制要跟上形式的發展。
在劉小強看來,網路成果納入科研成果統計是在創新發展戰略下的科研評價改革的趨勢,“科研不僅僅是要求真,也要求用。不僅要看論文的影響因子,也要看論文在實際中產生的經濟社會效益。”
新規落地仍需細化評價標準
網路成果納入科研成果評價體系,在受訪專家們看來,這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是目前新規在現實層面真正落地,仍有一定難度。
劉小強透過近幾年的研究發現,雖然不少高校出臺相關政策,但“真正落實政策的高校並不一定很多”。
據他分析,這主要與兩個原因有關,“一是傳統觀念沒有變,在心裡瞧不起它(網路文化成果),覺得它不合理。二是在操作標準以及認定標準上仍存在不合理之處。”
以南京大學的上述規定為例,記者注意到,該規定並未細化具體評價指標,僅以閱讀量為評判標準。多位學者受訪時認為,對於網路文化成果的評價指標不宜單一。
周華清認為,忽視內容質量評價,僅以閱讀量作為評價標準欠妥。王明傑建議,仍需有專門部門設立統一評判機制。
那麼,真正將網路成果納入科研評價體系,該如何細化評價標準?受訪專家從多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劉小強建議,首先需要對媒體平臺進行區分,逐步推進,不能完全放開;其次在網路成果內容評價上,需引入傳統學術評價中的同行評價,將傳統評價形式與網路評價標準相結合,既要看內容的真實性,也要看受眾面、點選量。
另外,從將網路文化成果評價體系與現有科研評價體系有效結合上來說,劉小強認為關鍵在於“區分”和“比例”。“區分”,指對不同類別內容採用不同評價方式,“基礎理論研究成果以現有學術評價體系為主,應用研究可更多運用非傳統評價方式”。“比例”,指在評價過程中,為網路文化成果和傳統學術成果設定相應比例和權重,不能單純依據某種評價標準,“就像不能完全用論文來評價學術能力一樣,也不能完全用網路文化成果來評價。”
周華清建議,應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評價體系,“在內容評審、評價方式、傳播效果上建立一套可以量化的指標,採取專家評價與量化指標相結合的方式,確定一定的分值比例。”
屈文生也提到,在傳統的紙質學術評價標準中,刊載成果的刊物能否進入C體系(即索引/Citation體系)是關鍵。網路文化成果的載體不計其數,在網路文化成果釋出平臺C體系還未建立前,可以嘗試個案認定的辦法,網路文化成果先由同行認定,再經過校學術委員會機構審定等程式,凡網路文化成果的學術性和思想性達到一定水準的,皆可被不加歧視地視同為相應級別的紙刊成果。
鄭久良則建議採用分級評估的方法,根據媒體平臺的影響力、等級來確定網路文化成果的質量高低,將分級評估的結果與現有的科研指標相結合。此外,在一些理論性較強的網路文化成果評估中,引入專家評審制度,進行綜合評判。
《民主與法制》社新媒體出品
本期主編:王 鐔
編輯:劉曉晗
校對:張曉慧
稽核:黎偉華
民主與法制社是由中國法學會主管的中央級新聞事業單位,擁有《民主與法制》雜誌、《民主與法制時報》、民主與法制網、民主與法制移動新聞客戶端等權威法制媒體。
【來源:民主與法制社】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