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高職教改不要淪為“瞎折騰”

由 無英 釋出於 經典

若塵/文

繼2019年高職擴招100萬之後,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議,高職在今年和明年繼續增加200萬的擴招。

高職擴招必定會帶來生源的多樣化,有的透過單招進入學校,有的是高考統招,有的則是註冊入學。因招生物件有別,考試方式和標準不盡相同,學生的學習基礎不一,學習習慣有別,在學生統一入校之後,也會對高職院校的教學產生一定的衝擊,教改就必然會提上日程。

近些年,高職院校的教改也提出了不少實實在在的辦法,如分類培養、分層培養等,涉及到教學組織和管理層面的變革;還有一些院校移植國外的專案化教學,在教學模式上進行變革,卻出現“水土不服”,雖然理念高大上,但無法“接地氣”,讓不少一線教師深感茫然;眼下正趕上“疫情”時期,新一輪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改革又開始啟動,有人建議,未來要將線上教學常態化;隨著高職擴招的號令再一次吹響,不少省份也快速啟動高職教改專案專項,課題申報已然開始……

高職教育教學的職業特性,決定其在教改領域總是能呈現出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然而,也應該看到,有些教改的確是為了適應新的情況變化,不得不及時做出的應對措施,而有些教改恐怕不過是在一種口號的敦促之下,為了改革而開始改革。

換言之,在當下教改儼然成為一種定勢思維的情勢下,我們卻忽視了一個根本的邏輯出發點,即,我們為什麼要進行教改?必須要進行改革嗎?究竟哪些地方需要改革?怎麼樣進行改革?如果不釐清這些基本問題,“教改”就有可能偏向盲目的一隅。

迴歸原點,在教學組織的過程中,模式與方法的改革始終都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教改只是為實現教學目標而服務的,如果現有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能夠達成預期的教學目的,還有必要進行改革嗎?

當然,一些盲目進行的教學改革,似乎也有其難以破除的障礙。一方面,在學校層面大一統的改革推進之下,別的學院和專業改了,我若不改,在領導的眼裡豈不成了落後分子,這種壓力導致有些專業或是課程不得不進行改革,被動因素佔據主導。另一方面,在“教改風”盛行之下,很多教改的出發點,或許只是申報一個專案和課題而已,與具體的生產、實踐需要之間,還有很大差距,教改只不過是披著“課題專案”的外衣,進行的一種論文或報告生產而已,這種改革不過是“紙上的”改革,停留於創造概念和術語,創新模式,卻脫離了現實基礎和條件,並不能解決教學中實際存在的問題。

久而久之,在這樣混沌的語境、無意識的情勢之下,教改就會改變其本原應該扮演的一種充當“手段”的角色,一躍而成為一種現實的目的。在目的導向之下,與改革的先行者並列,任何不改革者就成為落後、退步的代名詞,於是,教學就會一直處在“改革”的忙碌狀態之中。

此外,與教改相伴相生的一個詞就是“創新”了。本來,創新也只是一種手段,是為了達成教學目標,而採取的不同形式的策略或方法。這裡之所以用“不同”這個詞,是因為教育學原理上早就講過,“教無定法”。但是,在教改目的需要的推動之下,創新似乎也在演變成為一種目的,沒有創新的教改就是沒有實際價值的,舊有的教學方式也都是需要及時更新,乃至被替換掉的,這樣必然會在教學領域產生一種“創新焦慮”,教師們一直為沒有更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而焦慮。

事實上,教學模式和方法也應該有其穩定性的一面,好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一旦探索成型,就應該上升為一種傳統,成為“源頭活水”,在後續的發展與完善之中,不斷增強其生命力。與創新相對的一個詞就是傳統,然而,傳統並不總是意味著落後,相反,正是因為傳統經歷了歷史的積澱和實踐的檢驗,才會形成紮實、厚重、穩固的根基和活力。更深層次的說,當教學傳統經過一定的時間累積和實踐考驗之後,就會形成一種辨識度極高的特色或模式,這也是為什麼德國“雙元制”會成為一種國家競爭力的代名詞。

當下,高職院校內部“教改”之所以如此盛行,存在著兩種可能。一方面,把手段當作目的,陷入了一種教改的“輪迴”之中,尚且沒來得及吃透一種教學模式的“精神”,又可能會被新的模式和方法所吸引,急於變革,這種教改可能只是在“瞎折騰”;另一方面,高職教學或許還沒有提煉出最為核心和關鍵的東西來,沒有形成真正有競爭力的模式,來回地變革也只會造成根基不牢,底氣不足,無法形成一種傳統和特色,穩固並延續下去。

筆者並不是要反對教學改革,而是反對盲目、形式化和脫離實際的改革。改革作為一種手段,只是服務於預期的教學目標,而不能讓改革淪為一種目的。說到底,我們應當理性地進行改革,對現有的教學模式以及正在進行的改革,都有必要進行徹底的反思、科學的評估和認識,而不是一直處於搖擺不定、無意識的“改革地帶”。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