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節課,6.5億次播放
清華附小用電視直播“撬動”全國多地學生線上學習
北京時間早上7點多,新疆喀什剛剛破曉,疏勒縣巴仁鄉15村小學的穆妮熱·阿卜萊提早已坐在電視機前,收看教育部組織的“同上一堂課·直播課堂”。同一時間,來自內蒙古、西藏、雲南、重慶等地的小學生也在收看。
這套持續了近4個月的小學課程,是由一所小學——清華大學附屬小學的教師提供的。她們在輔導本校學生居家學習的同時,給全國小學生奉獻出優質課程,推動線上教育的發展……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全學科課程
疫情來臨,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統計,疫情影響到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的學校和教育機構,許多學校停課,超過15億兒童和青少年受到全球疫情影響。
教育部1月27日下發了延期開學的通知,要求做好學生在家開展自主學習的保障工作。應教育部要求,清華附小承擔了在中國教育電視臺直播的小學階段全部課程的教學任務。
在這《同上一堂課》欄目中播出的小學直播課,覆蓋德智體美勞所有學科。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從道德與法治、語文、數學,到體育、藝術、心理,清華附小的教師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精湛的授課水平吸引了電視機前的家庭。播出不到兩週後,收視率上漲超過539%。
“北京的老師講得真好!”“教學環節環環相扣,過渡語銜接自然,講解聲情並茂,向老師們學習!”……來自全國各地的留言、來信雪片般飛來,讓疫情期間備課的教師感到欣慰。
武漢經開外國語學校校長黃敏激動地說:“作為武漢的教育工作者,在我們為孩子們學業焦慮的時候,你們每天把溫暖、優質的教育資源送到眼前,讓北京和武漢的孩子們可以‘同在藍天下,同上一堂課’”。
從2月17日開始,232名一線骨幹教師線上授課,共推出816節課,直播至全國各地。截至5月22日,直播及點播的總播放量達6.54億人次。每日直播留言超過1萬條,這背後是老師們的艱辛努力。
“面向全國的直播不是知識的簡單傳授,而是依據電視平臺再加工的教育輸出。看似輕鬆的畫面背後,是全力以赴的刻苦訓練。”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告訴記者。
中國教育電視臺副臺長陳宏說:“‘同上一堂課’豎起了線上學習新的里程碑,把看電視變成用電視。這次成功實踐註定會寫進教育現代化程序的歷史上。”
讓學科課程不枯燥的“秘訣”
直播課堂開播後,學校收到了來自湖北、新疆、西藏、內蒙古、雲南、福建、江蘇、河南、山東等地區學生的積極反饋。讓電視課程不枯燥的背後,蘊含著師生打造優質課堂的“看家本領”。
如何在電視上給小學生講好課?“只有15分鐘,但它不是常態課40分鐘的壓縮版。”考慮到電視直播不能即時互動的特點,老師們透過課前調研,預設學生可能會產生的疑問,據此進行備課。線下教研超過360次,線上教研超過2400次,以“預學、共學、延學”三流程、“情境調動、問題驅動、工具撬動、平臺互動”四推動,促使直播課上出高水平。
首先,老師們在前一節課中,提示學生預學,帶著問題走進下一節課的課堂;課堂中設定共學板塊,留出自主學習和學伴學習時間和空間;課尾延學,教師提供進一步學習的提示與指導,讓學生從“自己學習”到“自主學習”。
其次,以工具撬動為例,老師們想方設法超越“屏對屏”,用自創的字卡、思維導圖、情感曲線圖、演示模型等各類工具,讓電視機前的學生動起來、做起來,讓隱性思維顯性化,顯性思維工具化。
青年教師易博說:“如同犁杖代替了石器,汽車代替了馬車,人類發明了工具,本質上都是一個時間的容器,它裡面儲存了多餘的時間。藉助圖表類、操作類等工具調動學習卡點,讓思維和情感看得見,以更短的時間達成學習效果”。
此外,學校還研發了供廣大學生自主選擇的“自主學習資源包”——包括自主學習、自主鍛鍊、沉浸式閱讀、勞動實踐、自主選修等板塊,“資源包”為家長省去篩選海量資源的精力,還引領同學制定《居家自主學習計劃表》,為自己設定學習目標,不斷挑戰自我。
探索“未來小學”教育新形態
線上教育最重要的改變就是“切斷”了線上師生之間互動交流。透過4個多月“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探索,清華附小的教師們對教育變革的方向有了更多體會:我們再也不會回到傳統課堂了。
在抗“疫”期間,引導學生用好直播課,將線上指導與線下學習融通,老師們已經熟悉了騰訊會議、Classin、Zoom、釘釘等軟體對學生進行線上指導,教學方法發生了變化。“過去在線上課很容易變成‘我講你聽’的單向度知識傳授。隨著技術的發展,互動越來越容易了。”副校長湯衛紅說,“網路可以邀請專家、嘉賓等外部人員參加,容量遠超現實中小小的會議室。”
復課後,清華附小結合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機制研究”委託課題,正在進一步深化探索,為全國基礎教育學校提供具有示範意義的育人工作機制、學校管理規程,進一步發揮輻射引領作用。竇桂梅認為,在“後疫情時代”,開學復課以後還將繼續尋找“家校共育”新路徑,多種資源並舉,讓線上學習成為學習與教育活動的一部分,教育進入人與人、甚至人與人工智慧共同協作的時代。
未來學校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技術可以取代簡單重複的腦力勞動,推動教師職能角色發生持續性最佳化,並將引領基礎教育的實踐創新、複雜決策、情感關懷、人文激勵等更大的發展。(記者趙琬微、孫琪)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