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黃仁宇:中國兩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

由 時愛蘭 釋出於 經典

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四海之時,採用法家戰術,以法律規範天下舉止、鞏固江山。其他學說雖然受到壓制,但尚有一些苟延殘喘機會,在儒家學說所推崇的仁義卻遭到大面積的毀壞。

秦始皇的暴虐統治的確是損壞了江山的根基,採用法律治國固然沒錯,但期間卻瞧不起其他學說,大力打壓。

漢武帝倒是聽取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儒家學說推向政治的巔峰。然而,過於講求仁義治國、蔑視法律,損壞社會秩序,使得儒家學說與皇權掛鉤,成為朝廷政策的腐朽之物。

若是這般來說,儒家和法家所尊崇的學說皆不能作為統治國家的工具。但其實不然,歷代王朝滿口的仁義道德,固然是壞了江山的根基,而秦始皇的法治也因暴虐致使江山滅亡。但若是秦始皇僅僅以正確的法治治國,輔以儒家的仁義之說,江山千秋萬世也未嘗不可。

而這一點學說在歷史學家黃仁宇《萬曆十五年》之中,便有表明。黃仁宇提出這個觀點並非是一家之言,而是統籌5000年曆史全域性而得出的結論。

1587年,對於興盛的大明王朝來說是一個轉折點。一來是原本勤政的萬曆皇帝開啟了三十年不上朝的先河,二來便是海瑞離世。

歷史上所談起張居正,必定會讚揚在大明王朝所做的貢獻,教匯出的好帝王。而張居正在治國方面所推崇的便是儒家學說,張居正認為“道德應代替法制”,而萬曆皇帝自然是耳濡目染,在張居正教導下的萬曆皇帝,自然是一身仁義正氣。但是張居正去世之後,萬曆皇帝的世界觀崩塌了。

張居正所謂的仁義道德,只是本身的面具,其實骨子裡張居正乃是貪圖美色、排場極為奢華之人,這與之前所教導的克己復禮完全是背道而馳。萬曆皇帝被忽悠這麼多年,自然是難以接受,開啟與張居正的作對模式。

而海瑞的思想自然是與張居正相同,主張以禮儀感化百姓,而在天下案件之中,更是將這一條規矩發揮到機智,公平與否從來不在海瑞的考量範圍之內,道德才是判定案件的最高標準。

德治最早要出現於《尚書》,講述堯帝以德治而平天下,將九族歸為一體,萬邦安康。而經歷商朝的暴虐統治,周朝更是將德治推崇到一個新的階段,祖宗禮法之中表明君王須有德行傍身,以德服民。孔子的出現,加上週遊列國,將儒家學所推上巔峰。除去秦朝的法治,歷代皆要對德治進行一定的規範與整理,以此來為皇權服務。

梁啟超在這一方面曾有深刻見解,所謂德治其實是感化民眾,以統治百姓思想而生。百姓透過感化,知恥辱、明是非,自然江山安然無恙,其實這就是一種思想上的壓制。因此歷代帝王企圖不斷加強德治,以此來用德治將百姓磨練為一介聖人、君子。

如此說來,其實德治是百姓有德,而並非是君主有德。所謂的德治乃是君主強加在百姓身上的枷鎖,德治其實就是人治,而人治的最高者便是專制,以此來麻痺百姓思想。

雖說歷代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德治卻不是萬能的,而人非草木,乃是有思想的獨立個體。歷朝總有睜眼看世界之人,思想覺悟超前的並不缺乏。這些不屈服於壓迫的思想,是道德所無法統治的。而君王的一味思想,還是以道德出發,站在道德的最高點上管理百姓,要求人人服從,人人如聖人,如此一來江山必然動盪!

同時在《禮記》、《孟子》等學說之中,講究君主有德,這又是一大疏忽。儒家之人確實是明確,若是帝王不仁義,百姓是有資格反叛的。但是為了儒家德治可以為皇權服務,政治家將德治與皇權揉合在一起,將皇權定為不可侵犯,放在了聖壇之上。君王就算政治不清明,百姓也必須臣服。

但是在這種德治的陰影之下,無數學說應運而生,不少偽君子更是利用滿口的仁義道德,為君王服務,以此來壓榨百姓,麻痺古人思想,實現君王的長治久安。這般情況之下,國家看似清明,其實根基早已經腐朽不堪。

因此黃仁宇提出,以道德代替法制,以仁義禮智信來約束百姓,企圖將其變成聖人,無慾無求,將帝王統治傳達下去,這般的社會必然走向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