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講道理,是缺乏“是非觀”的表現,父母應教導孩子分辨對錯

茗茗在學校跟小朋友打架,被叫了家長,這已經是這學期的第三次了,最讓老師頭疼的是茗茗沒有認錯的態度,絲毫沒有認識到搶別人的東西是錯誤的、動手打小朋友是錯誤的。茗茗的媽媽到學校之後,一直跟老師解釋茗茗是個善良的孩子,但是因為從小嬌生慣養,所以可能脾氣比較大。媽媽並沒有要求茗茗向小朋友道歉,反而拿出來一些禮物來安撫小朋友。

孩子不講道理,是缺乏“是非觀”的表現,父母應教導孩子分辨對錯

茗茗媽媽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給予了孩子寬容和理解,但是沒有底線的寬容就變成了縱容。沒有讓孩子清晰認識到錯在哪裡,孩子就會一犯再犯;沒有讓孩子為自己的錯誤道歉,孩子就不清楚是否做錯了。所以,在茗茗的觀念裡,他的是非觀是模糊的,他並不認為打架是多麼嚴重的事情,他也總是處理不好和同學之間的社交關係。

孩子不講道理,是缺乏“是非觀”的表現,父母應教導孩子分辨對錯

為什麼孩子在外面總是處理不好社交關係

家長沒有正確的示範

有些家長受社會風氣的影響,習慣了愛面子、愛鋪張的生活,或者是信奉''唯金錢論'',認為金錢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家長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這些生活習慣的表現,造就了孩子形成不健康的是非觀。孩子跟其他小朋友是非觀不一致,做事的方法就不一致,就很難處理好關係。

孩子不講道理,是缺乏“是非觀”的表現,父母應教導孩子分辨對錯

家長沒有及時的糾偏

孩子幼年和少年階段,是非觀還沒有完全建立,容易模仿外界一些不好的風氣,形成一些錯誤的認知,比如有些小朋友會認為頂撞家長很''酷'',穿奇裝異服很''帥''等,這些錯誤的觀念,家長不能任其發展,必須要及時地糾正和教育,灌輸給孩子正確的是非觀,讓孩子慢慢脫離了集體。

孩子不講道理,是缺乏“是非觀”的表現,父母應教導孩子分辨對錯

家長沒有細心的交流

很多家長忙於工作,疏於跟孩子的交流和溝通,不能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和變化,經常是孩子在學校犯錯誤了被叫家長了,或者是老師到家裡家訪了,家長才知道孩子在學習上、與人交往上出了問題。所以,日常的交流溝通對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引導孩子建立良性的社交關係都非常重要。

孩子處理不好社交關係,最根本的原因是孩子的是非觀不清晰,不能跟其他孩子達成一致,或處理問題的方式不被其他孩子接受。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掌握合適的方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教會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孩子不講道理,是缺乏“是非觀”的表現,父母應教導孩子分辨對錯

作為父母,要如何幫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

1、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樣

孩子的世界觀、是非觀大多是受父母的影響,日常生活中父母的為人處事都被孩子看在眼裡,孩子會不自覺地進行模仿。所以,家長要經常自省,要時刻對自己嚴格要求,不管是在語言表達還是在處理問題時,都能向外界和孩子傳遞正確的是非觀,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家長要做孩子學習的榜樣,並不在於可以給家庭創造多大財富,關鍵是能夠以身作則,積極進取、努力奮鬥、熱情大方,不嫌貧愛富、不仗勢欺人,可以在人際關係管理方面成為孩子學習和模仿的良師。

孩子不講道理,是缺乏“是非觀”的表現,父母應教導孩子分辨對錯

2、父母要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

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做錯的事情負責,孩子也不例外,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並要求孩子為錯誤道歉並承擔責任,孩子搶奪並搞壞了別人的玩具,家長就可以讓孩子道歉並把最心愛的玩具送給別的小朋友以示補償。只有這樣讓孩子承擔了責任、付出了代價,孩子才會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才能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才能樹立正確的''是非觀''。

孩子不講道理,是缺乏“是非觀”的表現,父母應教導孩子分辨對錯

3、父母要表揚孩子的進步

當孩子做了正確的事情,取得了一些進步,家長一定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孩子知道做正確的事情是非常令人愉悅的。孩子幫助了同學,救助了小動物,主動承擔了家務等等,這些行為家長都要點贊,還可以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對做錯的事情認真批評,對作對的事情大肆表揚,這樣才能讓孩子理解應該要怎麼做,孩子的''是非觀''才能漸漸清晰。

孩子不講道理,是缺乏“是非觀”的表現,父母應教導孩子分辨對錯

''養不教,父之過'',從古至今,教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是家長必須要盡的義務。有正確''是非觀''的孩子會尊重師長、關愛弱者,內心充滿陽光,有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也能成為真正對社會有用的棟樑之材。所以,家長一定要從自身做起,從家庭日常教育抓起,教導孩子明辨是非,做正確的事情,做對社會有益的事情。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89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不講道理,是缺乏“是非觀”的表現,父母應教導孩子分辨對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