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星河講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到了康熙晚年,儲位未定,康熙預感到,他身後他的9個兒子之間要有一場廝殺。
康熙自己說:他說朕,我考終之後,將來我百年之後,置於乾清宮,就是把我放在乾清宮那兒,停屍在乾清宮那兒,“爾等束甲相爭耳”。
這裡面說了一個歷史典故,就是當年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齊桓公死了之後,他五個兒子爭位置。齊桓公停了屍,還沒有入殮,五個兒子就爭了,有的兒子在屍體旁邊哭泣,有的兒子就拿著箭射他的兄弟,他兄弟一看有箭射來就躲了,躲在屍體的下面,那個箭就射到齊桓公的屍體上,亂箭射到齊桓公的屍體上。有身體旁邊的爭鬥,一直打到停屍旁的外邊,把鎖起來,齊桓公死了之後67天沒有發喪也沒有入殮,屍體腐爛了,蛆從窗戶裡面爬出來。
康熙引了典故,就是齊桓公的典故,說將來他屍體停在乾清宮,爾等束甲相爭,這個時候康熙的內心是很悲苦的,作為一名英明的君主,他沒有處理好他的接班人問題,晚年發生了一個歷史悲劇。康熙六十一年,11月13日,玄燁就故去了,胤禛繼位的前奏也就結束了,開始了雍正繼位的疑案。
清康熙帝駕崩以後,第四皇子胤禛在激烈的皇位爭奪中登上了皇帝的寶座,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雍正帝。但雍正帝究竟如何嗣位至今仍是一個謎,雍正以一個並不受寵,且無任何優勢地位的皇子身份,最終奪得皇位,這不得不讓人興趣大起、猜測不斷。是按遺詔之言登位還是篡位,眾說紛紜。
官書中記載: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冬至(初九)前,胤禛奉命代祀南郊。當時,康熙患病住在暢春園療養,“靜攝”政權。胤祺請求侍奉左右,但康熙因祭天是件大事,命他應在齋所虔誠齋戒,不得離開。
到了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的病情突然惡化,這時才不得不破例把胤祺召到暢春園來。而未到之前,康熙命胤祉、胤柘(七阿哥)、胤淏、胤糖、胤被(十阿哥)、胤掏(十二阿哥)、胤祥和理藩院尚書隆科多至御榻前。
此時,恆親王胤祺因冬至奉命在東陵行祭典,胤祿(十六阿哥)胤禮(十七阿哥)、胤禍(十五阿哥)、胤神(二十阿哥)等小皇子都在寢宮外候旨。
當胤禛來到康熙面前時,康熙還能夠說話,告訴胤禛他的病情日益惡化的原因,但是到了夜裡戊時,康熙就歸天了。
一陣窸窸窣窣,隆科多展開詔書。他臉上毫無表情,避開胤禩等人期待、熱烈的目光,徐徐讀道:“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傳位於皇四子胤禛——欽此!”
隆科多向雍正宣佈“遺詔”。胤祺聽後昏撲於地,痛不欲生,而胤祉等其他兄弟則向胤祺叩頭,並勸他節哀順變,因此雍正就履行新皇帝的職權,主持康熙的喪葬之事。
雍正曾特別強調:當日情形,“朕之諸兄弟及宮人內侍與內廷行走之大小臣工月所共知共見者”。
從上面的情況來看,雍正的即位是由父皇康熙的壽終正寢後才開始的,是屬於正常並且合乎法理的。
對此,清代官書眾口一詞,都是同個口徑。後世有人根據雍正在品格、才幹、年齡和氣質上的眾多特點以及雍正本人在皇宮中深藏不露、暗自修煉多年的特徵,康熙對雍正的認識和父子感情基礎,當時諸子爭儲互斗的背景,還有康熙在死之前留下遺詔的在場人物、地點、時間以及情節等來綜合分析,認為雍正根據皇父“倉促之間一言而定大計”,是合法即位的,可信的。
一些史學專家分析
在康熙五十四年的時候,玄燁頒佈一個很長的詔書,最後玄燁說“此諭已備十年,若有遺詔,無非此言”。現在看到的這個玄燁的遺詔,基本上是這個諭旨的文字。也有不同的意見。就是最後加了一句話,就是我們剛才說的那句話:“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極,即皇帝位”。這些學者就提出來,這個康熙遺詔應該是玄燁死之前就做了,他要同意,可是康熙死的時候沒有宣佈。康熙13日故去了,16日才拿出來,這中間胤禛做了手腳。
而當時北京城九門戒嚴,親王和皇子沒有胤禛的諭旨,任何人不許進入皇宮。就是玄燁的兒子到皇宮裡弔唁他父親的資格都受到了限制。
再加上胤禛死了之後,不是埋在東陵,他埋在西陵。
所以這些學者認為康熙的這個遺詔,漏洞百出。懷疑前頭那些文字是玄燁的,後頭關鍵這句話是胤禛加上去的。
但是民間傳說中,雍正即位卻是非法的,是篡位奪權。
早在雍正帝在世時,社會上就盛傳:康熙帝要將皇位傳給胤德,在他患病的最後幾日,曾經下旨要召胤概回到京城,但是胤禛的死黨隆科多卻隱瞞了諭旨。致使康熙去世當日,胤樾不能趕到。
隆科多於是假傳聖旨,擁立胤禛為皇帝。此所謂“矯詔篡立說”的由來。另外有一種說法講,康熙原來就有了手書,要把皇位傳給十四阿哥胤禎,是胤祺把“十”改成了“於”字,於是遺旨明明傳位於胤禎,卻變成了傳位於胤禛,此所謂“盜改遺詔說”的來源。也正是由於這種說法,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雍正即位,先是不許撫遠大將軍胤禎進城弔喪,又命其在遵化看守皇父的景陵,再將其父子禁錮於景山壽皇殿。乾隆繼位後,將其開釋。
其實這個說話有點行不通,因為傳位的詔書是滿漢兩種,滿文和漢文兩種,漢文你說把“十”字改成“於”字也還有一點意思,但是你怎麼把滿文改了?
還有人認為,康熙原本要在胤禛和胤禎兩人中選立皇儲,而最終胤禛被選中,胤禎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確實說明康熙選擇皇太子時他是候選人之一,而胤禛在康熙四十八年晉封為親王,在皇子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先後22次參與祭祀活動,次數比其他皇子都多。此外,康熙對胤禛之子弘曆寵愛有加,稱讚其母是“有福之人”。由此可見,雍正是後來居上的皇太子候選人。也有人認為,臨終時康熙本想讓胤柩繼承皇位,但他遠在邊疆,若將他召回再宣佈詔書,在空位階段必定會引發皇位糾紛,無奈之下只好傳位於雍正。
總而言之,雍正繼承皇位有著種種讓人難以理解的疑點。這些問題使一些清史專家耗費了很多的精力,直到現在也沒有能夠得到很好的解釋。
可以說,在沒有獲得新的可靠材料之前,雍正的即位是否合法,仍然是個謎。
這不僅僅是因為雍正在繼承皇位上有很多令人費解的問題,而且他即位後的很多言行,尤其是與大肆誅戮貶斥功臣、兄弟、文人等事連在一起,更令人感到撲朔迷離。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