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皇帝駕崩後,繼任者會考慮他們生前功績、德行等等,為他們取一個稱號,以便入宗廟讓後世供奉。而取的這個稱號,就是“廟號”。
在歷代的皇帝中,廟號並不唯一,也就是說會有重合的情況出現。就比如李世民、趙光義、皇太極的廟號都是“太宗”,為了區分他們,後人往往就在前面加上國號,如“唐太宗”、“宋太宗”、“清太宗”等等。
今天,我們重點來說說廟號為“英宗”的皇帝。在我國曆史上的統一王朝中,一共出現過三位“英宗”,在《諡法》中:“出類拔萃曰英;道德應物曰英;德華茂著曰英;明識大略曰英。”
一、宋英宗趙曙
宋仁宗是歷史上評價很高的皇帝,後世也都認為,他擔得起“仁宗”這一廟號。然而好人不好命,宋仁宗所生諸子全都早夭,這讓他沒了繼承人。沒辦法,宋仁宗只好將趙曙接過來撫養。
趙曙的生父是濮王趙允讓,在關係上,他是宋仁宗的堂侄。但由於宋仁宗無子,便將三歲的他接過來撫養,起初賜名趙宗實。到了嘉祐七年,宋仁宗正式接受了自己無子的事實,才將趙宗實立為皇子,改名趙曙。
第二年,宋仁宗去世,趙曙繼承皇位,是為宋英宗。由於當初他被接過來的時候,表面上是按照“儲君”撫養,但卻一直得不到認可。被封為皇子的時候,他已經30歲了。就這樣長期下來,趙曙就受到很大的精神困擾,他即位之後,這種情況就愈發嚴重了。
二、元英宗孛兒只斤·碩德八剌
孛兒只斤·碩德八剌與趙曙不同,他不是被抱養的,而是元仁宗的嫡子,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不過巧合的是,宋英宗和元英宗一樣,都是繼承“仁宗”的皇位。
孛兒只斤·碩德八剌即位的時候,只有17歲,當時的朝政都被皇太后,以及權臣鐵木迭兒把持。直到他們相繼去世,元英宗才得以親政。他親政期間實施改革,大力打壓權臣餘黨,挽救了元朝頹勢。
然而他這樣做,卻影響了蒙古貴族勢力的利益,其中鐵木迭兒的義子鐵失,就決心起兵造反。至治三年八月,元英宗拜住自上都南返大都,途中駐營於南坡店。結果就在這裡,元英宗被鐵失等人謀害,史稱“南坡之變”。
三、明英宗朱祁鎮
朱祁鎮在三位“英宗”裡,算是命運最好的了,不過也頗為坎坷。他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嫡長子,出生僅4個月,就被立為皇太子。宣德十年,明宣宗駕崩,年僅9歲的朱祁鎮,在祖母張太皇太后的幫助下,順利即位,是為明英宗。
雖然朱祁鎮年少即位,但有張太皇太后,以及賢臣“三楊”的輔佐,明朝國勢並未出現衰退的現象。可隨著他們在正統初年相繼去世,朝政漸漸就由宦官王振把控。
正統十四年,朱祁鎮聽信王振慫恿決定親征,結果被瓦剌俘虜。一年之後被放回來,可是群臣早已擁立堂弟朱祁鈺為帝,朱祁鈺便將朱祁鎮幽禁在南宮七年。七年後,朱祁鎮透過“奪門之變”復位。
從三位“英宗”的簡單生平介紹來看,他們的命運全部都很坎坷,有一位還死於非命,就是元英宗。唯一命好點的就是明英宗了,不過他中途被俘虜,又被堂弟幽禁,也不是一帆風順。
不過,雖然宋英宗和元英宗的命不好,但後世對他們的評價還是不錯的。明英宗雖然兩度為帝,但後世對他大多不予好評,甚至認為他配不上“英宗”這一廟號。要不是他廢除殉葬制度,恐怕就更沒什麼值得稱讚的了。
(參考文獻《宋史》《元史》《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