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021年ESI學科排名出爐,這個榜單為何讓人又愛又恨?

由 寸建宇 釋出於 經典

前兩天,讓人又愛又恨的ESI學科排行榜又來了,有的高校喜歡甚至離不開這個榜單,因為它可以提升這些學校的存在感。而很多人又恨這個榜單,因為它有可能傷害中國的高等教育。

這就是科睿唯安公司每年釋出的全球ESI學科排名。實事求是講,這個排名是各種排行榜中最客觀的一個,因為它簡單直接,就是透過科睿唯安(原來的湯森路透)自己收錄的SCI和SSCI數量以及引用率等資料計算出來的,沒有專家打分,沒有問卷調查,一切都基於大資料。

所以,這個資料非常具有參考價值,許多學校都會把進入前1%或者1‰的學科數作為學校學科實力的體現。而從歷年的排行看,根據ESI排出的高校名次,也是大家所能接受的。在最新發布的2021年1月資料中,中科院大學位列榜首,而廣州醫科大學則成為進步最大高校。

不過,這也正是很多人所擔憂的,近年來,國家也多次強調,要淡化這類排名,其中ESI排名是首當其衝的。從高等教育發展的角度看,這個排行榜有三大“原罪”。

第一,這是一個純科研的排名,而不是大學的綜合排名,它最多隻能反映出一所高校20%的實力和水平。對大學的人才培養質量完全沒有體現,換句話說,這個排名完全不能作為高考填報志願的參考,碩博倒是可以的。

第二,這是一個純論文的排名,甚至不能反映出學校的真實科研實力。高校的科學研究要為經濟發展服務,科技應用和理論支撐才是關鍵,而這些成果,大部分都沒有轉化為論文,有的甚至不適合轉化為論文。還有一些人文社科類學科,根本就不能發SSCI,也根本進不了這個榜單。比如人大,在榜單裡幾乎找不到。

第三,這是一個可以刷出來的排名。正是因為榜單的簡單直接,所以深受中國高校的喜歡,刷論文,刷引用,發短平快文章,蹭熱點,甚至還有爭著傍大牛掛二作的情況。總之,只要有需求,沒有刷不出來的。

總的來說,這個排行榜有一定價值,但始終只是一個歐美公司的商業化產品。如果我們過度看重這一排行,高校就會主動去迎合這個評價體系,老師們也會投入大量精力在論文上,我們恐怕會偏離高等教育真正的使命,還會歐美給我們設立的“學術陷阱”,失去學術話語權和評價權。所以,不妨再看淡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