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2020屆高考生來說,再過幾天就該出分了,志願填報也即將開始。
目前這個階段,尤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確定要報考的專業方向。
我在這一週裡,接觸了很多家長和孩子,有的是在聽講座時跟我交流的,有的是由我來做一對一專業規劃的,感受到了一些常見的專業選擇問題,在此總結一下,希望能幫助到更多家庭避免誤區,少走彎路!
1
專業選擇毫無方向
不少家長跟我說,孩子對於選擇什麼專業一無所知,無法定奪。
這應該說是常見現象,也可以理解。因為大多數孩子在高中期間只是埋頭苦學,並沒有抬頭看看未來的路。
如果時間都用來學習學校的功課了,而沒有讀一些課外書、參與一些社會實踐、職業體驗等,那是很難想到自己將來要去做什麼、大學要去學什麼的。
當然,現在說這個都晚了。那麼怎麼辦?
當務之急,就是趕緊查閱大學專業的介紹資料,看看目前大學招生的有哪些專業,哪些是自己可能願意選擇的。
同時,跟一些人生經驗豐富的長輩交流,尤其是對於大學和專業比較瞭解的人,聽聽他們的介紹和建議。
再有,深入去了解某些專業,也深入去思考自己的未來,想想自己將來會從事什麼工作,然後逐漸聚焦到相關專業上。
以上這幾點,說實話任何一項都是需要進行大量工作,而且很講系統性的,如果等到出分以後,你會摻雜著對於分數和學校選擇的考慮,還要去學習錄取規則、高校章程等,更加靜不下心來,所以一定要儘早開始。
當然,實際上,讓孩子去在短短的幾天之內完成這個工作是很難的,而且很容易由於一些資訊認知不完全造成誤解,比如把“口腔醫學技術”誤解為“口腔醫學”……所以,在我看來,最高效最可靠的方式,還是請一位有升學規劃經驗的老師,來直接為孩子做專業規劃。還是宣告一下,我是從對孩子負責、效果最好的角度來這麼說的,而不是因為我現在在做這個工作才這麼說。
即使我不做這個工作,我也是這樣看的,術業有專攻,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是有道理的。就像我自己遇到一些專業問題,也是會寧願請專業人士來解決,而非自己都去研究一遍。我自己當年的志願填報,也多麼希望當時能有專人指導……
所以,我認為,專業選擇因為對人一生影響都很大,如果自己無法定奪,不如請專業人士來給予專業建議。
如同生了病找醫生一樣,比起查詢資訊自己買藥,要高效得多,也可靠得多。當然,也不是說“亂投醫”,而是要選擇有資質有水平的醫生,否則也容易被誤導。
2
專業選擇方向太多
在最近的線下沙龍和一對一規劃時,常常有家長告訴我,孩子有幾個專業選擇方向,分別是……。
那麼這樣就可以了嗎?
不。
現場來跟我說到這個情況的家長,他們大多是希望我幫他們定奪一下,到底應該選哪個作為主要方向。
而我相信,這樣的現象應該是很多家庭都存在,就是給孩子選出了一批專業,以為就可以這樣填報志願了。
殊不知,專業方向太多、太雜,其實跟沒有方向一樣。說明你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發展目標。
不說多了,就算是兩個方向,那也往往是大相徑庭的兩條人生之路,你應該有個標準,選擇哪條路更合適孩子啊!比如,前兩天我給做一對一規劃的一個孩子,他的專業選擇意向是生物和歷史,他說他在高中學習時都感興趣。
那麼怎麼辦?是不是報考時,這兩個專業都報上呢?
不,要知道,你報了以後,將來走的可是不同的路,要跟不同的東西說不定打一輩子交道啊,難道兩者皆可毫無區別嗎?
何況,這兩個專業,一個屬於理學,一個屬於文學,將來若是都去搞研究的話,所用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模式都不一樣,你總有個
透過深入地探討和規劃,最終我給這個孩子確定了生物學方向,而放棄了歷史學。
只有這樣,才能在志願填報時有的放矢地幫他按照生物學方向進行填報,讓他能夠去學到這個專業,沿著這個方向走下去。
對了,這是一個新高考地區的學生,所以專業選擇確定了,那麼志願填報時就可以只選擇這個專業,而保證最終讓這個孩子被某個學校的這個專業錄取,可以避免被調劑到別的專業去。
順便說一句,我發現有的家長選擇專業的思路是給孩子做多選題,定出好些專業方向來,認為這樣的話,才能把那張志願表填滿(比如北京是填30個志願,浙江是填80個志願,山東是填96個志願……)。
那麼,我要告誡一句,要知道我們填報志願的目標是什麼,是讓孩子去一個更好的學校學到他最合適的專業。
為什麼需要填那麼多志願?那是因為我們為了讓孩子被錄取到某個專業,需要選擇很多不同層次不同分數段的學校,來保證被錄取。何況,我們也不一定要填滿那麼多志願,只要保證能被其中某一個學校錄取就好了。那麼,只需要拉大學校層次的範圍,做好保底工作就行。
相反,如果你填報的專業方向有很多,最終你並不知道哪個專業會錄取到你,那麼那個結果就很可能不是讓你最滿意的。
很多家長想的應該是,我填的專業方向多,那麼我的錄取機會就更多。而如果只選一個方向,就會很危險。
實際上,要知道,無論你填多少專業、多少志願,最終只能被錄取到一個志願上,也就是某一個學校的某一個專業。
你要知道,你最想被錄取的是哪個專業呢?
如果你知道,那麼就最好有的放矢、排除干擾、精準填報,才能把控結果,如願以償。
所以,我在給學生做一對一規劃時,無論家長和孩子有多少專業意向,我都會跟他們深入探討,逐漸聚焦到一個專業方向上。除非是某些相近的且有互通關係的學科,才會同時納入報考範圍。比如漢語言文學、新聞學,經濟學、數學等。
這個過程就是在刪繁就簡,找出孩子最適合的那個專業方向,讓他相對來說將來的發展效率最高,效果最好。
當然,有的家長又說,未來有很大不確定性,怎麼知道孩子選擇什麼方向就能最好呢?
這個問題要一直探討下去,就成了“不可知論”。但那樣的話,我們的一切規劃和打算就都沒有意義了,這樣無助於我們給孩子報志願。
其實,事實上我們是可以透過心理學的方法判斷一個孩子的特點,然後透過生涯規劃的方法,根據對大學、專業、職業的瞭解,以及社會閱歷和人生經驗,給他確定適合他選擇的專業和職業,以利於他的未來發展的。
而且,從我給孩子做一對一規劃的實際效果來看,也是可以實現孩子滿意,皆大歡喜的。
你若是不信,那就只能以你的這種不確定性思想去給孩子做選擇吧……
3
根據就業前景決定專業方向
在講座時,常常有家長問到各種專業的就業前景如何,說實話,我真是應接不暇,但又感覺這樣的問題沒多大意義。
為什麼呢?
我一再解釋,所謂專業前景,不僅是在於它自身的客觀趨勢,更是在於學這個專業的人,他想要怎樣去用這個專業。
比如在很多平臺被稱為“四大天坑”的“生化環材”專業,難道就不值得去學了嗎?難道就不該有人去學了嗎?當然不是,如果你知道學這些專業是要幹嘛,你也有志於此,那麼怎會望而卻步呢?
我一個學習成績很好的高中同學,就從本科到博士都是學的生物,然後搞了生物學研究多年,這已經成了他的終生志業,矢志不渝,這不也是一種人生嗎?
而相反,很多學金融的、學計算機的,這類熱門專業,看似就業前景都很好,但他們卻可能在校期間學得很痛苦,在畢業後沒有從事相關工作。
那麼,你能從所謂的專業前景來決定孩子的未來嗎?即使告訴你一種專業將來可能的發展狀況,但那不一定是你孩子的啊。
所以,不是聽人說一種專業前景怎麼樣,就去選擇。
那樣的話,還是會眼花繚亂無所適從,因為我可以告訴你,很多專業,甚至各種專業,都可以有很好的前景,“行行出狀元”,那你怎麼選呢?
可能有家長會問,如果這樣選行不通,那老師你說怎麼選呢?
我的意見是,一定要結合孩子的特點,來選擇他適合的專業。
所以,在我看來,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跟孩子進行一對一溝通,來確定他合適的專業方向。
因為,每個人孩子都有不同特點,怎麼可能給他們推薦同樣的專業呢?4
等到出分再做決定
有同事告訴我,最近在跟一些家長聯絡的時候,發現他們對於孩子的專業選擇和志願填報問題並不著急,孩子還在玩著,家長也沒考慮。
對於這種現象,我提醒過多次,就不再重複了。
在此,只想說一句,出分後,你算算時間,是否來得及去了解那麼多種專業?最後,再說一句,專業選擇的核心邏輯,其實是對孩子的未來生涯規劃。有規劃的孩子,人生是藍圖。
沒規劃的孩子,人生是拼圖。有規劃的孩子,即使高考成績低一點,將來也是可以反超那些成績高但沒規劃的孩子的。那麼,你還能說現在這段時間的高考專業規劃不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