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博易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春秋時期,秦國經過商鞅變法,綜合國力迅速膨脹,觸角延伸至河南靈寶一帶。秦王“建武關、函谷、臨晉關者 ,大抵為備山東諸侯也 ,今者諸侯多其力 ,因建關而備之。”函谷關建成之後,“秦有崤函之固。”東漢末期,潼關在亂世中崛起,長安通往洛陽的驛道因此被稱為“潼關道”。一條道上兩座雄關,哪一個更險要呢?
這個爭論早已有之。新朝末年軍閥隗囂力挺函谷關,豪言:?“請以一丸泥 ,東封函谷關 ,圖王不成 ,其弊足霸矣。”唐玄宗宰相張說則針鋒相對地用“何用一丸泥”表明潼關的險要。雙方據理力爭,表達著各種不服。
上圖_ 秦國進軍豫西通道和晉面豫北通道示意圖 標註處為函谷關
“天作崤函 ,俾屏京寶”的函谷關
若要對比兩座雄關,先要對它們有所瞭解。函谷關的設立離不開潼關道。它西起長安,東至洛陽,全長300多公里,途中必經崤山附近的函谷,此處“劣通東西十五里 ,絕岸壁立 ,岸上柏林陰谷中,殆不見日。”
秦設函谷關,東臨洪溜澗,西依稠桑原,南接衡山,北塞黃河,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函谷關銘序》所云:?“天作崤函,俾屏京寶,崇山回合,長河曲盤,岸奔巔蹙,谷抱溪鬥,崖起重險,為秦東門,設險守關,作藩於京。”崤山、黃河、衡山構成了函谷關立體天然防禦屏障。
函谷關曾在兩漢時期二移其址,關城盡佔地利,險要依舊。三國時期,曹操和馬超曾在此大戰。安史之亂中,哥舒翰率唐軍與叛軍以此為主戰線。《元和郡縣誌》雲:?“今歷二處而至河潼。”也就是說經過秦函谷關和東漢函谷關到達潼關,說明函谷關仍然扼守險要,價值巨大。
上圖_ 安史之亂
“盤紓峻極 ,實為天險”的潼關
在陝、晉、豫交界的潼關縣中部,有一道南北狹長、東西短促的黃土臺塬,當地人稱之為麟趾塬。塬面南起秦嶺蒿岔峪和麻峪口之間,北俯黃河風陵渡段,長20公里,寬2.55公里,海拔550米。潼關就位於麟趾塬上。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解釋了“潼關”之名的由來:“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
潼關東近禁谷,南依秦嶺,西靠華山,北枕黃河,《山海關志》稱:“畿內之險,惟潼關與山海關為首稱。”唐朝史學家杜佑在《通典》坦言:潼關“其地上躋高隅,俯視洪流,歷崤函而至潼津,數百里間,盤紆峻極,實為天險。所謂秦得百二者,此也”潼關自東漢末年建立,經過隋唐兩次遷移,立足軍事的同時,兼顧交通,其價值不容小覷。
上圖_ 標註處為 潼關 位置所在
潼關道出函谷關,勢必經過潼關東北的長約7.5公里的黃巷阪,此道“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澗道之峽,車不方軌”。唐朝時在此設立了“金陡關”,是潼關的第一道門戶。禁谷因“谷勢壁立 ,望者禁足”而得名,它南北橫斷麟趾塬,可直通武關,是潼關的又一道屏障。
《潼關衛志》對禁谷和十二連城進行了系統的論述:“古設十二連城于禁溝之西,由南郊以抵山麓計三十里,而十二連城是三里一城也。每城設兵百人,而於中城益其兵多,設火器石弩,連絡呼應,疾若風雨,即有百萬之眾,豈能超越而飛渡耶。”可見禁谷、十二連城和潼關連成一體,形成完整的防禦閉環,外加秦嶺和黃河的加持,潼關之險可見一斑。唐玄宗李隆基在《潼關口號》中稱讚潼關之險,曰:“河曲回千里,關門限二京。所嗟非恃德,設險到天平。”
上圖_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各有所長
先看函谷關。戰國時期,秦國和東方六國圍繞函谷關爆發了四次較大規模的戰爭。除了孟嘗君率領的齊、韓、魏三國聯軍攻破函谷關外,其他均無功而返。奪取函谷關無非硬攻或迂迴。以後者為例,在古代水路遠比陸路更加高效便利。函谷關易守難攻,進攻方若要借黃河由水路遠距離迂迴,受阻於三門峽的險惡條件,這一戰略無法實現。
陸路迂迴只有軹關陘和藍武道可供選擇。軹車陘是太行八陘之一,位於王屋山間,險峰密林,交通險限,不便車行,如此一來,無疑增加了後勤供應的難度。當年劉邦滅秦走的是穿武關,經商洛,至藍田的藍武道,而藍田距離長安僅50公里,距離函谷關有近200公里。兩者相較,輕重立判,同時,也從一個側面說明迂迴範圍之大。
上圖_ 潼關古城東門外景
再看潼關。它將黃河和高塬聯結成一體,“河山之險迤邐相接,自此西望,川途曠然”,黃巷阪內“車不得方軌 ,馬不得成列”,走出黃巷阪,潼關東門緊貼黃河,進攻方很難擺出攻關的陣勢,因此,“嚴險周固 ,襟帶易守”並非空穴來風。自東漢後,函谷關被潼關替代,淪為歷史的過客。
上圖_ 黃河流域地圖
孰強孰弱?
隗囂所處的新朝末年,函谷關依舊是關山鎖鑰。隨著黃河泥沙堆積,函谷關以北的河岸不斷抬高,破壞了函谷的地勢,進攻方無需攻佔關城,就能從北面河岸繞行。函谷關原先的險要地勢在黃河的沖積下蕩然無存。
黃河也對潼關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武則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黃河不斷下切,水勢跟著下落,原麓河釁可以行人,東西大道也就隨著逐漸由原上移下”,潼關由原上移至原下(今陝西渭南潼關縣港口鎮)。
事實上,潼關看似牢不可破,實則存有軟肋。禁谷和十二連城是潼關的輔助防禦工事,與潼關守軍相比,人數少,防守弱。進攻方以一部牽制潼關正面主力,用主力突襲禁谷,打破十二連城的防禦,可以一舉攻破潼關。
上圖_ 黃巢起義示意圖
唐末,黃巢攻取洛陽之後,兵鋒直指潼關。當時“關之左有谷,可通行人,平時捉稅,禁人出入,謂之禁谷。及賊至,官軍但守潼關,不防禁谷,以為谷既官禁,賊無得而逾也。”義軍抓住了唐軍只守潼關不守禁谷的防守漏洞,前後夾擊,奪取了潼關。此外,宋朝以後,北方經濟中心南移至黃河中下游。關中平原不再是定都的首選。潼關道的重要性隨之下滑,潼關的軍事地位因此降低。
綜上所述,潼關是在函谷關的地利優勢消失之後,利用山川優勢,為控制交通要道採取的補救措施。而潼關的防禦面比函谷關更大,防禦層次也有主次之分,如此一來在戰爭中難免顧此失彼。而進攻方的武器裝備與時俱進,戰術靈活多變。此消彼長,潼關守軍敗多勝少也成為必然趨勢。函谷關是秦國的命門,失去它將有亡國之憂。而它在戰場上很難被攻克,因此,函谷關的險要程度比潼關更勝一籌。
作者:計白當黑???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函谷關銘序》《元和郡縣誌》《山海關志》《通典》《潼關衛志》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