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新朋友嗎?記得先點筆記俠關注我哦~
內容來源:本文為公眾號湖畔大學(ID:hupansanbanfu)原創首發,筆記俠經授權釋出,轉載請聯絡原公眾號。
分享嘉賓:曾鳴,阿里巴巴集團學術委員會主席,湖畔大學教育長。
責任編輯| 君莫笑值班編輯| 當事者
第 5268 篇深度好文:7345 字 | 15 分鐘閱讀
戰略
筆記君說:
阿里巴巴前總參謀長曾鳴教授在湖畔大學課堂上關於戰略作用,戰略思考、戰略內容、戰略演進四階段和戰略決策的常態化的思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前言
從100年前,商學院創立以來,大家都在儘可能用科學的方法把規律性的東西總結出來,這是科學的方面;藝術這一塊大家都很熟悉,很多企業家天馬行空、特立獨行,非常有創造力,這部分是學校沒法教的。
另外一部分也是容易被大家忽略,戰略當中的很多事情本身就是人做的事情,是經驗的積累,只能言傳身教,只能手把手地教,從這個角度來說是肯定能學會的,但是另一方面學起來的成本和代價是很高的,因為它不是可以量化、可以說得明白的東西,更多的是一種經驗的累積和傳承。
我原來上課的時候最怕別人問我:怎麼制定戰略?
這個問題沒法簡單回答。
一年要開多少次會?
企業要不要設戰略部?
戰略部要有多少個人?
戰略制定時候如何微妙把握、判斷力的分析?
這些不是三言兩語能講清楚,而且不同情況下差別往往很大。
我想跟大家分享——手藝的經驗和體會,科學的大家看書都可以明白,藝術的我也講不了,所以我跟大家交流一下手藝方面的心得。
一、戰略起什麼作用?
具體展開戰略的討論之前,想跟大家講一下戰略在企業當中起到什麼作用。
1.企業三基石——使命(Mission):Why us?
Mission是大家熟悉的使命,我自己的體會是:一個真正好的企業一定有超越金錢之上的追求,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但是錢絕對不是萬能的,對於一個好的企業來說,要想招到真正的人才,要想做出一番事業的話,肯定要給大家自我成就感,一種超出小我的大追求。
為什麼要有使命感?
本質上是解決組織存在的意義,Why us?
什麼叫組織?
組織是一群人走到一起,完成任何單個人不能完成的任務。什麼樣的人為了什麼樣的目的走到一起,這是企業存在的“終極目標”。
如果僅僅以錢作為存在的目的,用戰略學的角度來說是沒有差異化,因為錢是過於同質化的東西,沒有差異化就沒有辦法吸引到更好、更不一般的人才。
所以,使命感是一個企業非常重要的基石。
2.企業三基石——遠見(Vision)
Vision,很多人翻譯為願景,但願景帶著太多的個人意願,我一般把它翻成遠見,就是看未來的能力,對未來的預測、把握。
為什麼Vision這個詞特別好?因為“看”是一個動詞,能不能看到未來?未來在你面前能不能活生生的浮現出來?
戰略最重要的兩個要求:一個是前瞻性,一個是差異化。
前瞻性從何而來?
第一,站得高、看得遠。
前瞻性的源頭在於你對未來與眾不同的判斷,你比別人能夠更早、更快、更清晰地看到未來可能展現出來的狀態。
你能看到未來,自然就比別人走得更好。就像我們現在看過去,如果知道會有金融危機,今天的世界肯定完全不一樣,遺憾的是我們沒有這樣的遠見,能夠預見會出現金融危機。
第二,它決定的是What do we do?
這一群人在一起幹什麼事情?才能實現組織的使命?遠見是解決做什麼事情的問題。
3.企業三基石——組織(Organization)
Mission解決的是人的問題,Vision解決的是事的問題,但是人和事怎麼融在一起?怎麼樣的人才是合適的人?
在什麼情況下做什麼事情,其實這就是組織。組織解決“how do we do it”的問題。
我在這方面是門外漢,但是有一些簡單的觀點跟大家分析,比如:團隊。我看了很多關於團隊的討論,我覺得都不在要害,大家提倡團隊精神,其實團隊不是一個原因而是一個結果,是各方面的東西都對了以後出來的結果,團隊是很難事先做出來的。
所以,組織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正確的人、正確的事、正確的方法——怎麼有機融合在一起?
把合適的人和事融合在一起的,就是執行力的核心。
其實Who和What結合在一起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 “志同道合”,只有志同道合才有團隊的可能性。
方向不一樣,方法不一樣,道不同不相為謀,沒有志同道合的前提條件,就不可能成就一個好的團隊。
很多企業一開始並沒有使命和願景怎麼辦?
像阿里巴巴這樣在1999年成立的時候就有明確的願景的企業是非常非常少數的。即使是這樣,其實馬雲在1999年創立阿里巴巴之前也已經有過四年的創業經驗,所以那個使命也是在這過去的經驗當中提煉出來的。
有的人是因為有比較強的使命,所以才會願意暫時放棄一些短期的利益,去更努力地看長期的發展趨勢,因為這樣才能真正把企業做的長久,實現自己的使命。
所以,使命感是企業願意去思考遠見的一個很常見的前提條件。
但反過來,也有一些人相對來說是遠見驅動的,他是因為看到了未來,在實現這個未來理想的過程中使命感越來越強。
所以通常來說使命是在企業從小到大的過程中逐漸明確、逐漸強大起來的,它反過來也會對一個好企業的基因帶來更大的促進作用。
這是我自己總結出來的基業常青企業的三個基石。
能做好一個算是一個好企業;能做好兩個大概是一個優秀的企業;能做好三個肯定是卓越的企業。
二、戰略的思考
什麼是戰略思考?
我覺得戰略思考是一種可以培養的能力。對於企業來說,只要是進入管理層的人,都要慢慢培養戰略思考的能力。
如果到了總監層面沒有戰略思考的能力,這個企業的執行力會大打折扣的,因為中層管理人員承上啟下,沒有戰略思考的能力就沒有辦法接住上面往下傳的想法,也很難把一線的很多情況進行提煉,有效地往上傳遞。
同時,在戰略制定的過程中應該把中層融入進來。磨刀不誤砍柴工。在戰略制定上讓他們多參與一些,其實大幅提升了執行的效率,因為他們理解了某一戰略制定的邏輯和背景,而且有參與感,就能更積極主動地執行。
1.前瞻與知止
戰略思考當中最核心的是遠見。
遠見是戰略判斷的前提和假設,是戰略前瞻性的基礎。從未來看現在的企業有戰略,從現在順著往前走的企業沒戰略。做事情前先想一下三年以後產業格局會怎麼演化。
“以終為始”才是戰略思考。如果說今天是這樣,大家都這樣,所以我也要這樣,這是最典型的沒有戰略。一窩蜂而上,什麼流行做什麼,永遠在跟風,永遠趕下一個潮流,這是典型的機會導向。
判斷一個企業有沒有戰略思考,最簡單的就是看這個企業的人內部討論的時候,會不會經常講未來會怎麼樣,倒著推怎樣才能推到這。
成功人士的基本思考方法也是倒著推,因為方向都沒有的情況下,所有的能量都是毫無意義的,能量和方向在一起才是作用力,戰略更多的是告訴我們方向,給你一個方向感。
有一個詞叫“知止”,“知止”是李嘉誠先生掛在他辦公室的條幅。“止”是終點的意思,因為你知道終點,所以才知道這個路該怎麼走。
“知止”源自《大學》裡的一句話:“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大部分的時候,“慮”可以理解為思考和計劃,是所謂的戰略規劃,而“慮要有所得”,前面還有這麼重要的三步。
我們經常講企業家最難的是什麼?
“耐得住寂寞、擋得住誘惑”,而這兩個的前提都是有定、有安,有這兩個才能有慮,因為心安才能理得。這是我講的戰略第一步,其實看得越清楚,才越不為外界所惑,越能夠形成自己的判斷。
我們講總裁的關鍵在裁,裁者決也,能做判斷、能做決定,不管決定面臨多大的不確定性,總要摁按鈕。這是戰略思考的第一個核心,知止、產業終局判斷、前瞻性,這是戰略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2.取勢與取實地
當你知道戰略的大致方向,你就知道起點和終點。下一步要決定的就是戰略的路徑選擇。
你選擇什麼樣的路徑?
直線走是不可能的,沒有企業可以走直線。我給大家講個常見的思考方法:
大家經常會討論,到底是“取勢”還是“取實”?是落地為安還是能夠構建一個大格局。戰略很有意思的一點——你一直尋找動態平衡。
戰略到了最後就是動態的平衡,找的就是一個度。所以,企業發展很重要的一點,“度”是一個動態平衡,“度”當中決定了企業發展的節奏。
當你快速膨脹之後,要有沉澱下來消化吸收的過程,要不然就像我們看到的一些企業圈地,滿世界的圈,最後一個浪打回來一定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快速往回倒,連停的間隙都沒有。
所以,節奏和度是非常關鍵的,在取勢和取實地中掌握動態平衡。這中間,根據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判斷。
3.如何破局
大家對未來有一個相對朦朧但是比較清楚的大方向的情況下,第一個切入點是最關鍵的。
我們之前討論的時候,講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有了一張戰略圖之後,一定要找到一個地方是一刀捅進去就會流血的,聞到血腥味大家自然會衝上來,這張皮一定能被撕開,如果4、5個點都是拿小釘子敲,敲了3年下來沒有一個點是敲破的,所有人都崩潰了。
重要的是一定要找到一個點切入,把它做深做透,徹底的把這個樁打進去,再去滲透,擴張。
“眼高手低”,我是把它當作褒義詞用的,立意一定要高,入手一定要低,這才是一個很好的戰略結合。立意不高就沒有格局,沒有勢成不了大器;入手不低你不可能有突破、有積累。“手眼”配合,戰略才能有效落地。
三、戰略=想做∩可做∩能做
前面講的是戰略思考。接下來跟大家講到底什麼是戰略? 戰略的內容是什麼?
戰略說白了非常簡單,就是決定一個企業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大舍才能大得。捨得本來就是一個佛家的詞,捨得,捨得,不捨不得。
第一,你想做什麼?你的目標、理想是什麼?什麼能讓你興奮?
第二,外面有什麼機會,什麼事是可做的?
不同的時候的確有不同的機會。這就是我前面講的遠見,最核心的是判斷什麼是大機會,什麼是小機會。對遠見的討論可以推匯出哪些可做,哪些不可做,哪些可大做,哪些要小做。這是對外部機會的判斷。
第三,什麼東西你能做?你有什麼樣的資源、人或者組織建設的能力?
想做,可做,能做,這中間的小小交集,才是你真正該做的,這就是你的戰略。
想做——大家想一想,很多事情,如果不是那麼想做,有點勉強的話,十有八九這個事情最後做不好。因為這件事情本來就夠難了,你的心裡還有疙瘩,還做得不甘不願,最後能做成的機率很少。
可做——可不可做,是對機會成本的判斷。大部分的企業做投資決策的時候進行了可行性報告,可行性報告計算的是這個專案本身的淨現值夠不夠高,這是財務的分析。戰略分析的是為了追逐這個機會而放棄的另外的最大機會是什麼。戰略為什麼難,是因為事後都沒辦法蓋棺定論。事後你可能會覺得這件事情虧大了,抓住小兔子卻放過了大山羊。對機會的判斷就一定要想機會成本的概念。
能做——能做就是一個企業的能力,能做也有兩個動態的統一。能力的培養需要資源和時間投入。說得極端一點,能力建設也就是人有多大膽就有多高產,組織能力沒有天生的,組織能力是逐漸培養出來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你可以根據戰略目標培養人才,但反過來能力的培養是極耗資源和時間的,特別是時間。能力的培養是沒有捷徑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企業並不能萬能的。
能力永遠是相對的概念,自己做得好不好不算數,能不能比你最好的競爭對手做得好那才叫核心競爭力,才是差異化能力。
大部分企業想的是能不能把這件事情做起來,挖兩三個人組建小團隊的確能把這件事情做起來,但是你很可能做得並不夠好,更不可能當這個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情況越來越殘酷、利潤越來越低的時候,有限的能力不可能抵擋這個市場整合時候的強大壓力。所以,“能做”一定是一個相對概念。
所以,一個人最重要的是發揮自己的長處,做到淋漓盡致,而不是拼命的補短板,因為補短板是永遠補不夠的。
四、戰略演進的4個階段
每個人講到戰略時都有一套自己的思想,但我後來發現大家對戰略的討論容易引起爭議,因為企業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主要矛盾不一樣,戰略也就完全不一樣,戰略本身的特徵也有所區別。
1.戰略嘗試期
從0到1是創業公司必經的一條路,也是非常難過的一個坎。這個階段的企業還處於戰略嘗試期,簡單說就是企業在創新過程中還完全沒找到“北”,但創始人知道戰略很重要。
不過,這裡面也分機會導向型創業者和願景導向型創業者,兩種完全不同的風格。
機會導向型創業者比較貼近市場,很接地氣,知道自己現在要什麼,會抓住一、兩年之內很好的機會切入,比較有長遠思考的人甚至能抓住兩、三個機會。這種創業者會意識到自己要形成戰略思考能力,逐步的把企業往上拔。
而願景導向型創業者在剛開始創業的三、四年是極為痛苦的,因為他找不到切入點,更多的是在思考未來,但這個未來跟現實隔得太遠,怎麼投射到創業當下是比較難的,需要不斷地試錯。
很多企業會卡在這裡,你嘗試太多,機會視窗可能就沒了,或者投資人不願意陪你玩了。
所以,願景導向型創業者在0到0.1的階段是最難的,但從0.1到1會是最快的,因為他已經花了很長時間思考戰略問題,只要產品一出來,他就知道怎麼把它做大,後勁很足。
總體來說,當企業處於戰略嘗試期時就是創新試錯,思考如何讓願景逐漸變得越來越清晰,找到合適的切入點,這個時候創始人是唯一的驅動力,因為只有你才能hold住這樣一個極為艱難的磨合過程。
2.戰略成型期
而戰略成型期重要的是收斂,當創業者找到感覺後能不能把它變成一個套路、一個戰略、一個模型,這個時候團隊要形成共識,因為最早可能只有創始人自己覺得戰略是對的,現在就需要讓整個團隊理解並認可它。
我判斷一個企業,特別是平臺型企業有沒有進入戰略成型期,看的是企業營收能不能在兩、三年內翻十倍,因為你找對了方向,企業就一定會有一個引爆階段,這個增長是可以實現的。
這是企業處於戰略成型期非常典型的一個特點,只要切入點找得非常準,企業的發展就會有引爆點,然後你的資源積累在這時就會出現第一輪爆發,企業的整個勢能會被帶起來,團隊也開始逐漸成型。
3.戰略擴張期
第三個階段是戰略擴張期。這時,企業的戰略要清晰,只有清晰的戰略才能被分解,才能被不懂戰略的人去區域性執行。然後要講究業務模式,並且這個模式能夠分解下去,依靠下面的組織來執行,而不再是核心團隊了。
創業者在戰略擴張期要有組織能力,還要懂得找槓桿,搞清楚你到底要靠什麼槓桿來實現企業的高速發展?是資本槓桿、組織槓桿還是業務槓桿?
4.戰略執行期
最後一個階段就是戰略的高效執行期,所有套路都很熟了,剩下的就是速度問題。這個時候,企業要做的是最佳化運營模式,因為你已經找到了影響企業發展的兩、三個關鍵點,這個關鍵點就類似零售裡說的平米績效。
此時,文化就要發揮作用了,因為整個團隊單靠創始人已經管不過來了。關鍵的是,企業前期發展中積累的文化能不能自然地釋放出來,或者說所謂的非正式文化元素能不能夠降低組織的運營成本。
所以,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企業當前處於四個階段中的哪一個階段,這對創業者可能有正面的導向作用。
比如0.1到1就是企業引進人才最好的時候,因為原來的團隊可能不太具備高速成長的能力,創業者需要引進一些年輕人跟著你快速成長,這些人會成為下個階段企業組織的leader,那個時候你已經不可能直接帶團隊了。
當企業處於戰略擴張期的後期時,創業者是能夠往後退的,把更多事情交給團隊來打理,但當企業在戰略成型期時是萬萬不能往後撤的,因為很多東西還沒成型,需要創業者去判斷、把握。
因此,瞭解企業所處的戰略階段,會幫助創業者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
五、當戰略決策成為常態
今天的戰略早就不是一次決策,而是持續決策。
因為我們面臨的是一個高度不確定、存在巨大變化的時代。不確定性成了常態,以至於我們過去學習的很多戰略也好、組織也罷的內容,都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揚棄。
這將導致我們思考方式徹底發生變化。我們很難強迫自己給出一個三年的準確判斷,因為任何判斷一定是錯的,你只能作一個初步判斷,然後根據反饋做迭代和最佳化,你只要比別人早一點接近未來就夠了。但挑戰在於,這套方法論是需要訓練的。
1.戰略不再是CEO一個人的事
從這個意義上看,戰略能力不再只集中於CEO,某種程度將成為高管團隊的核心素養。
因為企業需要經常作出重要決策,戰略決定變成了這個組織的持續產出。而但凡是戰略決定,一般也都事關生死,而環境的變化速度又那麼快,這就倒逼企業必須強化自己的戰略能力。
為什麼以前會有麥肯錫這樣的諮詢公司?
是因為在原來的傳統行業,企業作重大戰略決策的週期往往是十年或二十年,所以不值得投入精力去培養戰略能力,也沒有辦法培養出戰略能力,因為作重大戰略決策的機會很少。
所以大家都把能力外包給一個公司,他們的方法論磨得比較好,然後用這套方法論來幫助企業做長期的十年戰略規劃,即便需要花費數千萬,但一想能管十年,也覺得值。
但今天,當你的組織需要持續不斷地輸出戰略決定,戰略就必須變成你的核心能力,同時它還要成為組織的內生能力。
2.戰略和執行不再割裂
今天一線員工的決策都很可能產生戰略影響。因為你很多時候輸出的只是一個戰略意圖或者戰略想象,當它們被傳遞到一線,尤其是遇到具體場景時,如何決策就成了一線員工的事情。
本質上,一線員工的行動就是組織實際實施戰略的一部分,而不像過去,員工僅僅作為執行者。戰略跟執行不再割裂。
過去,戰略決策都是自上而下,戰略目標層層分解後,下面的員工用標準化的動作去完成,然後實現一個確定的KPI。今天組織面臨的挑戰是,如何透過分散式協同的方式來完成戰略實施?
為什麼今天都會抱怨公司內部協同太難?
因為以前壓根兒不需要協同,今天則完全相反,達成目標需要太多人的共同參與。從這個意義上看,戰略在第一天就被分解了下去,執行本身就蘊含著戰略,它成為戰略反饋的一部分。
但今天的這種分解在顆粒度層面和過去又有不同,它更像是一個有機演化的過程,需要的是共同創造。
為什麼現在“共創”這個詞也變得這麼流行?因為戰略越來越成為一個共同創造的過程,更多的人需要被捲入。這是一個需要創造力的時代。
福特當年有句名言,“我希望員工來的時候不要帶腦袋,帶手跟腳就行了”。但今天你一定希望所有的員工都把腦袋帶來,但是你要管腦袋就得管心,心不在,腦袋就不在。
心怎麼管?
你自然就要講使命、願景和價值觀。這和過去是完全不同的一套邏輯和機制,因為你要的是他們的大腦,而不再是標準化的動作。
德魯克講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沒有人有能力預測未來,預測未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創造它。”這句話在今天看來尤為貼切。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文中嘉賓曾鳴圖片來源於湖畔大學。
企業諮詢 | 企業內訓 | 線上、線下企業大學
課程團購 | 定製化培訓
分享、點贊、在看,3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