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

“這位客官,住店嗎?”
“小生是來問個路,敢問到京城的路怎麼走?”
“不到二十里。沿著門口這條路一路向東,十二里處有官亭,再往北走,不多久便到了。”
“多謝,告辭!”
“哎,我放桌子上的銅錢怎麼不見了?”
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

古人遠行不辨方向時,張口問路顯然是個實用的法子;即便是在GPS高度發展、定位工具層出不窮的今天,誰也不能說自己從未問過路。
不過光靠問路來趕路也不是個辦法,為了到達目的地,古人也是有很多手段的。
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

道路指引方向
在沒有導航工具的情況下,在人口聚居點之間移動,最可靠的其實是路面本身。順著道路走,就能把人帶到沿途的城市,最是安全精準。
所以早在商朝,官方就很重視發展交通,會出資修築、養護道路,此時通向各地的道路體系已經初具規模了。
商朝的核心地區位於黃河下游
而周邊的渭水、汾水、膠東、漢水、淮水地區
對商更多是臣服,而且還經常反叛
(底圖來自中國歷史地圖集)
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

周武王滅商後,為了發揮都城鎬京和東都洛邑的首都作用,在兩城之間修建了一條平坦大道,稱“周道”,後又以洛邑為中心向不同方向輻射,修建了等級不同的道路。
西周分封天下
不能光分封不修路
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

周道是國家交通的中軸線,更是周王室的生命線,且此後秦、漢、唐的經濟重心都在這條線上,甚至在元明清時期也是貫通東西的要道。對於想在大城市之間移動的商旅來說,這些大道無疑是最好也最安全的通道。
這條路線在古代可是至關重要
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

到了戰爭激烈的戰國時期,各國為了增強自身實力,便於調兵,修建了眾多次級道路。著名的比如秦國修築的褒斜棧道,能夠打破秦嶺阻隔,連線陝西和四川。不只是秦國,楚國、晉國、齊魯等國都加入到了修路大軍中,密密麻麻的道路連線著中原人、荊楚人、吳越人、巴蜀人。前往全國的任何地方,都可以依靠大道作為自己的“人造”導航。
秦嶺和蜀道因其特殊的地形和戰略地位
成為國內最著名的“人造”通道之一
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建立了以國都咸陽為中心的驛站網,耗時十年整修和連線了戰國七雄留下的大道,修築了以馳道為主的全國交通幹線。馳道丈量標準統一,每隔三丈種一株青松,當做行道樹;十里建一亭,作為區段治安管理所和行人招呼站。這些設施作為導航當然是不錯的,行人按樹計數,遇亭便知道自己到了何處。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891 字。

轉載請註明: 古人沒有地圖為什麼還能全國到處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