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高考志願填報,如何才能如願?

由 慕容亦凝 釋出於 經典

高考落下帷幕,填報志願成為家長和孩子們的頭等大事。孩子們的基礎與特點千差萬別,社會發展瞬息萬變,現在的好專業不意味著以後就一定搶手,就填報志願給出非常精準的建議幾乎是不可能的。總體上,我覺得有兩點需要注意。

首先是鼓勵孩子們認識自己、瞭解自己。

毫無疑問,高考後的志願填報是孩子們面臨的第一次重大選擇。我的基本想法是孩子們的人生,得他們自己做主,家長本質上都只是局外人。很多時候,家長認為好的,不一定是孩子心儀的。我們所能做的,是鼓勵孩子們真正去了解自己、認識自己和發現自己,讓他們深入和系統考量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特點、特長、短板、理想、興趣與愛好等,在此基礎上進行抉擇。

當然了,有些孩子會說我瞭解自己,我對未來也沒有啥主張或態度,怎麼辦?家長們可以進行必要的協助,比如找到合適的時機與孩子交心,儘量做到“三轉變”:角色從威嚴的父親到慈愛的兄長,氛圍從嚴肅刻板的“上課”到輕鬆自如的非正式交流,話題從分數和排名到家長裡短、興趣愛好甚至心儀的異性等。換言之,家長慢慢引導孩子找到自己,系統而全面地評估自己,再結合社會發展情勢與專業演化態勢,最終做出吻合自身特徵與個體稟賦的選擇。

其次,城市、學校與專業要做到適度平衡。

不少人覺得相比城市與學校,專業是更重要的,因為專業貌似與就業直接掛鉤。其實不然,城市和學校對孩子有形與無形的影響也至關重要,對於重塑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非常關鍵。

以我為例,我出生於湖北黃岡的一個小山村,封閉和落後的不只是交通與公共服務設施,還有人的思想與觀念。我打小就非常內向羞澀和靦腆,直到去了武漢和廣州,耳聞目睹和親歷了很多,性格和觀念才發生蛻變。發生在城市的那些故事與記憶,我將一輩子銘記,因為它們一直在教育、鞭策和激勵我,城市的開放包容等特質在真實地影響和重塑我。

關於學校,我2005年進入SY大學,專業是人文地理,但室友是人類學系的,因為這一層關係,我經常去人類學系蹭課,各種講座、畢業論文的開題預答辯及答辯,我都儘量參加。三年時間的跨院系交流與跨學科討論,拓展了我分析問題的眼界與視野,滋養我學術的成長和進步。

還有,這裡有很多溫暖的組織,比如中文系某教授創辦的“酷兒研究小組”,高度關注女性主義及性別不平等;人類學與社會學學院學生群體創立的“SY大學校園發展關注組”,面對校方基於基建需要欲驅趕存在於學校30年之久的修理攤的做法,他們寫下萬言書“SY學子致校長:為什麼我們堅持留下修理攤?”與校方保持密切溝通與尋找對策,類似例子不勝列舉。我想說,無論是做學問與搞研究,還是各種思想與觀念,我都從母校那裡學習和體悟到很多,這些東西註定會影響我的一生,讓我未來的路走得更加篤定堅實和有力。

我的經歷似乎表明,在形塑一個人成為相對完整意義上的人的過程中,大城市、一線城市和綜合性大學更有優勢,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小城市和專科性大學就一定遜色,其實每座城市和每所大學都有其獨特的地方與魅力,重要的是孩子們學會和善於從城市和學校的各種正外部性中汲取營養,豐盈與健碩自己。

退一步講,哪怕志願沒有填報妥當,四年時光不是那麼稱心如意,但在一座城市和一所大學浸潤四年,於每個人而言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與體驗,那時候的自己必定是脫胎換骨和心智成熟的,再做出更優的選擇,一點也不遲。

(南方都市報,作者姚華松)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