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謁蓋州古城牆

    拜謁蓋州古城牆

    文/于學忠

    傾聽一座城深沉的歷史呼吸,探尋一座城曾經的烽火往事,最好的方式莫過於走近那些留存至今的歷史陳跡。

   

拜謁蓋州古城牆
一座城池的故事,自然要從城牆講起。蓋州古城城牆距今已有600多年,來蓋州,古城牆不可不看,因為它是建國以來發現現存較早、最有特色的古代軍事城堡設施之一,也是國內罕見儲存完整的明代城垣。古城牆,隱藏了蓋州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故事。

    ——題記

    從鼓樓街道辦事處南關普濟寺正門南胡同步行約70米處,就能看到一段已經被修繕的古城牆遺蹟。

    黝黑的砌石,蜿蜒的牆垣,斑駁的印記……似乎都在無聲訴說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如果不仔細看,掩藏在高樓與樹蔭之下的這段城牆很難被人發現。

    這段古城牆遺址呈東西走向,高約1.9米,長約50米,部分被居民房屋包裹,砌在了屋子內。整體由青磚砌築,並用白灰勾縫,看起來堅固無比,部分儲存完好的青磚上有模糊印章痕跡。城牆內側,盡是老屋老舍,舊式商鋪間雜其中,然亦是滿目滄桑,狹窄屋巷,阡陌縱橫。

    時光荏苒,滄海桑田。蓋州古城留下的雖是斷壁殘垣,但仍可見當年這裡“規模之宏大,殿宇之華麗”。戰火硝煙,風雨剝蝕,非但無損其風采,反而更加泛出歷史的厚重和蒼勁,猶如一本古老的畫卷,引人著迷,讓人沉思。

    古牆無聲,歲月有痕。撥開歷史的迷霧,當地老輩人為我講述了蓋州古城那段湮沒在歲月塵埃中的築城史。

    明王朝建立前,朱元璋攻克徽州,謀士朱升建議,應該“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採納了。全國統一後,便命令各府縣普遍築城。明王朝統治下,各地州府縣經築城者數以千計,平武龍安古城即是其中之一。

    據《盛京通志》載:“蓋平縣城即明蓋州衛城”。蓋州市古稱辰州,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漢代就是商賈雲集的遼東重鎮。清代中葉,成為東北的“財貨通衢”,“名聞八閩,聲達三江”。清康熙三年(1664年)改明代蓋州衛而設。據史料記載,蓋縣境內,漢時設平郭縣。金、元、明代設蓋州。“蓋平”之名,是取“蓋州”、“平郭”兩個歷文地名的首字而得。1965年經國務院決定,改名為蓋縣。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更名為蓋州市。無論古城蓋州繁華市井規模的成形,還是“蓋州”名號的由來,都與古城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在《奉天通志卷八十七·建置一·城堡》記載:“蓋平縣縣城,《全遼志》:蓋州衛城,遼辰州舊址。洪武五年,指揮吳玉建立。九年靖邊侯開廣南面,砌磚。方五里八十八步,高一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闊一丈八尺,周圍五里一百二十七步。”此城現在基本保留了明清時期城的佈局,城址輪廓尚可辨,三段城牆遺蹟仍存。全城略呈方形,經實測,城南北長880米,東西寬750米,周長為3260米,分佈面積約為66萬平方米。

    蓋州古城牆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遼、金、元朝,承於明代,歷經風雨。據史料記載,漢築土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靖邊侯展築南面,磚石包砌,磚城由此始。故蓋州城池史,,如果從漢代建辰州起應有1000餘年,從元代(公元1279年)土城迄今應為742年,從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迄今應為645年。

    蓋州古城幾經修繕得以延續。在明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九月,後金政權佔領遼南後就開始重修蓋州城,並向城內移民,派副將石柱國、遊擊雅什塔率兵600人駐防。據《盛京通志》記載:“蓋平縣城即明蓋州衛城。乾隆四十三年重修”,清政府做了一次較大的修繕。據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重修城垣記》碑刻,記載了以後的幾次修:“蓋州城垣自乾隆四十五年請帑重修後,風雨推殘,日形頹倒。咸豐經城守尉宗室載耀派委鑲黃旗防禦烏會,同鋪商譚人敏等將頹隋外牆皮補修數段。同治四年秋焉,賊滋擾而城垣頹倒,可通行人來一處矣,守禦無憑,人心惶恐。不得已於十月二十日倉卒動工,五年攻作。凡茲緊要之處,併力興修,頹累鼓裂者:次之磚石脫落,風雨催之,挑河築堤,以固城根,添石加灰,以期永久者;又次之,新城樓復垛扇,築溝堤八年之久,經營始畢。……共用東錢十三萬二千六百十二吊零九十。”由此可見,,方城重鎮,雄風揚威震遼東。目前,從土城到磚城,體現的是建築技藝不斷提升的歷史,當然更是人類文明不斷演進的歷史。

    城門是一座城市的尊嚴。據《全遼志》記載:“蓋州衛城,門有三,東順清、南廣恩、西寧海、俱有樓。嘉靖甲子,管屯指揮盧沛,築敵臺於城垣之四角。”此城基本為正南正北走向,原城開三門,東城門名“順清”,西城門名“寧海”,南城門名“廣恩”,闕北門。城上原有雉堞,奎星樓、門樓、馬道、甕城皆已不存。城牆為大條石基礎,上砌築青磚,為內外青磚中間黃土、碎磚、白灰等三合土充填的標準明代砌法。城牆寬約8.5米,殘存最高處約10.5米。白灰口抹縫,灰口厚約2釐米。青磚的規格約為長40釐米、寬19釐米、厚10釐米。古往今來,人們總是經由帶著一方水土氣質的大門出入城裡城外。

    據《蓋平縣誌》記載:“治城分東街、南街、東關、西關。”城牆及城門等逐漸遭到破壞被毀,僅存東城牆南北二段殘牆約350米,其中,北段殘存城牆長約200米,殘高約10.5米,被當地居民砌於房牆內;南段城牆殘存約有150米,可見青磚構築的牆體,最高殘存約8.5米,部分牆體被當地居民利用成為房屋的山牆;其餘城牆均已不存。在時間長河裡閃現而過的城市記憶裡,我們可以看見這座城市自明代以來各朝各代的歷史文化資訊,唐代的寺廟、明代的城廓、清代的民宅、民國的商鋪,這些文化元素,猶如一粒粒珍珠點綴在古城牆周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景觀。

    順著城牆青苔蔓延的線索,依然可以觸碰倥傯流年留下的印痕。在古城牆的牆磚之上,還能看到眾多的銘刻文字,這些名字是明朝工匠在燒磚時刻上去的。當年為保證城磚的質量,對制磚、築城的工藝作了嚴格的規定。同時,朝廷要求各地在生產的城牆磚上註明府、州、縣、總甲、甲首、小甲、制磚人、窯匠等5到6級責任人的名字,以便驗收時對不合格的城磚追究相關人責任,忠實地記錄著各個年代的修城記錄。

    正如蓋州民謠所描繪的那樣:“唐修塔,明修圈,清朝修的好寺院。先有上帝廟,後有蓋州城。三山不顯,五橋不現,一步兩井,護城河繞蓋州轉。”蓋州古城由此形成了濱水聚居的城市格局。

    據《讀史方輿紀要》記載:“蓋州衛,控扼海島,翼帶鎮城,井邑駢列,稱為殷阜。”至此,一座既具備較為完整防禦體系、又初具繁華市井規模的城池得以成形。明朝統治者為蓋州衛城加固、展築南面牆,於是將南牆向南面遷移,用了原牆的夯土,在其南面新修了新牆,留下了原來作為城郭的南門,孤伶伶遺在了城中,後改作城內的“鐘鼓樓”。明初的城牆,牆頂內外延築矮牆,稱之為女兒牆。城牆外設立了城壕護城河,整體佈局是加強防守。這次展築使城內的面積擴大了一些,城內的分割槽更為明顯,滿足了市民的增多和使用功能。逐水而居,這種交通與經濟的優勢,也加強了蓋州古城與水的聯絡。顯然傍水而居,成了古城先民最聰明的選擇。

    據清末民國初繪製的《蓋平縣城略圖》中記載,那時的蓋州衛城東南二門之外建有甕城,城內建有馬道,城外築有護城河。城內有由東至西的大街一條,平行小街幾條;由南至北大街一條。因古城沒有北門,沒能貫穿南北,但這條街無疑是這城的中軸線,使得這城越發規矩。鐘鼓樓在這條中軸線正中偏南一點,還算巍峨地聳立在那裡。蓋州古城的故事,原來就沉澱在城池之內,城牆之上,護城河之邊。

    山有水則秀,城有水則興。蓋州古城作為一座孕育在清河邊的城市,在繁衍發展史上傍水而居,逐水而旺,逐步沉澱下美麗的景觀和厚重的人文。

    文物遺址,是物化形態的歷史沉積,是前人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現代人保護修復文物遺址,表達的是對歷史的尊重,體現的是對傳承的擔當。蓋州古城牆建於明洪武年間,距今有600多年曆史。1984年,蓋州古城牆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9月蓋州古城牆保護修繕工程正式啟動,整體工程預計於10月初全部完工,修舊如舊,城磚添補,城垛復原,護城河重掘,保持明代風格,厚重古樸,也讓這段蓋州古城牆再次面世成為老城一景。保護修復文物遺址,體現了一顆敬畏之心,讓文物遺址傳之久遠,讓人們在參觀時發“思古”之情。

拜謁蓋州古城牆

    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蓋州古城,在經歷歲月變遷後,古城牆終於展示出魅力。因為古城牆的存在,時間似乎停滯了,它們是在訴說蓋州古城無盡的滄桑和昔日的輝煌。

    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如今,古城牆將被打造成為一條200米長的帶狀景觀帶,成為蓋州古城一道新的靚麗風景線,同時也融入了蓋州文化;市民可以閒庭信步,去了解蓋州古城牆的結構,感受古人的智慧,緬懷歷史的長度。

    蓋州古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築城人。今天,站在城牆上,不免會聯想到當年刀光劍影、鼓角爭鳴、衝突廝殺的場面。正如一首歌所寫:歷史的天空,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隨著時間的推移,古城牆只能與我們漸行漸遠,但它見證、回味著蓋州的舊時光,也牽繫著我們永遠割捨不斷的愛戀和鄉愁。

    古城牆恰如一位無聲的守護者,以前守住城內的安定,今天守住古城的精神,讓人們回到這最初的地方,能有一份心靈的慰藉。

    作為蓋州的子民,我為家鄉土地有如此厚重的歷史積澱感到驕傲和自豪。蓋州古城歷史悠久,古城牆在動盪年代也遭到拆除的厄運。蓋州古城的每一段古城牆就是一段歷史,古城牆每一塊城磚就是一部典藏。透過古城牆啟用的記憶,期待這座城市有著更好的未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850 字。

轉載請註明: 拜謁蓋州古城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