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給孩子報興趣班,一開始孩子興致高昂,沒幾節課就哭喊著不去了,這種情況要不要讓孩子堅持去上?
這種狀況看起來是個兩難的抉擇:
一方面,希望孩子學會堅持;
一方面,又擔憂強扭的瓜不甜;
而當你進入這樣的思考的時候,其實都會因選左選右都沒有根據而變得“心虛”,最後的結果就是惡性迴圈中:報名->放棄->換一個班報名->放棄...
相信機智的你已經理解到了,跳出這個怪圈的方法,就是找到“根據”。
在闡述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一個例項:
有個3歲的小女孩,一邊哭一邊上著乒乓球課,哭得那麼委屈,還不是地仰天怒吼;
但手又堅持揮動著球拍,一次不落地擊中乒乓球。
回到我們的重心來,面對讓孩子放棄還是堅持的時候,其實我們都錯了方向:
要麼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堅持什麼,要麼只是單方面讓孩子去堅持,而且從不告訴孩子應該怎麼樣學會堅持。
回顧一番,當初報班的時候,是否因為一時的衝動(包括孩子喜歡),或是作為家長自身對某項興趣的認同,又或者僅僅是人有我有的跟風心理驅使?
其核心在於,這類家長始終在搖擺不定,即從一開始給孩子報班的時候,就處於盲目的狀態。
所以,請弄明白根據一:你是否明白自己和孩子,到底在堅持什麼?
再直白一些,如果你的堅持,是堅持讓孩子開心就好,那麼放棄是最佳選擇。
這種情況下,父母堅持讓孩子開心,而孩子則堅持保持自己的開心。
興趣,還是技能?這是一個層級的問題,興趣透過規劃化練習,可以發展為技能。
普遍一個觀點是: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愚以為應稍作修改:興趣是孩子最好的開始。
任何的興趣,一旦搭上“班”,就會被強制加上一些規則、技法,這與孩子的天性及認知是相違背的。
因為每個孩子一開始都是非常自戀的,他們以自我為規則中心,在我們成年人的語言來描述,就是隨心所欲。
例如,在家裡和小朋友玩一堆玩具,跟在幼兒園裡和同學玩同一堆玩具,其體驗感是完全不同的。前者以孩子喜好為規矩,後者以學校規則為規矩。(這也是為什麼一部分小朋友不喜歡上學的原因)
再次回到我們的重心中來:
這個班,到底是打算培養孩子的興趣,還是希望培養孩子的相關技能?或者說孰輕孰重。
對於前者,那麼就不需要讓孩子堅持,直接換班或者在家自娛自樂即可,當然家長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陪伴孩子延續這份興趣;
對於後者,那麼就需要讓孩子學會克服自己的情緒,做到堅持。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讓孩子做到堅持?
任何的技能學習,無論是務實的(如鋼琴、舞蹈、馬術等等)還是務虛的(如堅持、開朗、口才),都需要反覆地練習,最終形成習慣,融入到血液中去。
“反覆”,意味著枯燥,需要動力。而“快樂”,就是最好的動力,因為每一份習慣,都曾給我們帶來舒適感或愉悅感。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開始,也僅僅是開始】
因為對周邊環境感興趣,所以孩子們一開始就會主動自我探索:對感興趣的玩具敲一敲、砸一砸、拿回來再次重複。
但興趣是有熱度的,隨著對該事物的認知深入程度、熟悉感的增長,興趣就會衰減:孩子剛學會走路的時候,總是樂此不疲,但真正學會奔跑之後,走兩步就喊累了要抱了。
同時,興趣具有轉移性:當對上一個事物的興趣熱度衰減,或者在探索過程中遇到困難但又得不到支援時,孩子就會轉移自己的興趣。
所以,我們可以在實際生活中發現,當孩子想要放棄的時候,反覆和他強調“當初你是那麼喜歡XX”、“你現在不喜歡XX”的時候,他們的答案總是能讓人氣結:“我現在不喜歡了。”
其根本就在於興趣熱度的衰減,並可能伴隨著興趣的轉移。
所以,請不要把“興趣”當成讓孩子堅持的動力源泉,這無疑在讓孩子更加傾向於放棄,因為上面的那番問話,在加深孩子“我不喜歡XX”的印象。
但我們可以用一些方法,讓興趣的熱度得以保持。
【快樂是動力,讓興趣熱度得以延續】
與之相比,快樂才是讓孩子得以堅持的動力,即讓他們保持對該興趣的動力。
再次強調:任何習慣都曾給我們帶來快樂。
因為睡懶覺很舒適,所以明知賴床是不對的,但我們仍樂此不疲;
偷懶可以使我們暫時逃避工作中、生活中的一些煩惱或困難,所以明知道勤奮使人進步,但我們仍然會選擇偷懶...
而如果我們能使孩子體會到堅持的快樂,那麼問題就可以得以解決。怎麼樣使孩子體會到堅持的快樂呢?
常規方法,是“利誘”:
你去上課,下課的時候媽媽給你買zz玩具;
又或者是“威逼”:
你不去上課,就只能在家學習!不然我就懲罰你!
無論威逼還是利誘都不是長久的方法,對於前者來說,直接造成了強扭的瓜不甜,孩子勉強答應但總是用自己的方式來搗蛋;對於後者來說,直接把快樂的源泉指向了玩具。
讓孩子產生快樂的最佳方式,就是“體驗感”,而且是正向的體驗感。
與之壞習慣的先快樂後負罪感不同,好習慣是先“痛苦”後快樂:
因為報班會有規則,有條條框框,這些條條框框讓孩子感到了不舒適,而同時又有目標,這些目標是否能夠達到、以及實現過程中的困難,又讓孩子想要放棄,最後讓孩子沉溺其中,忽略努力過後所帶來的自我榮耀感的快樂。
而正向的體驗感,就是讓孩子忽略其中不舒適及困難的利器--強調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快樂事件,並參與到其中:
這樣一來,孩子從一開始對該活動、班級的興趣,轉移到對重要他人的肯定(外在評價系統)和自我肯定(內在評價系統)的興趣。
前者會因為新事物的出現而熱度衰減,而後者則是孩子一生中都賴以生存的心理養料,若非故意破壞,輕易不會產生衰減。
當你看完整篇文章,是否會產生這麼一個感受?
來去不就說要肯定孩子嗎?一句話說完的事情,何必長篇大論!
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會陷入文初的那個問題的根本原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東施效顰。
寫下這篇文章的核心意義:
其一、不希望再對“興趣即動力”的觀點斷章取義,這最後只會讓你陷入育兒的困境,甚至完全否定這麼一個科學的觀點--興趣是啟動力,快樂才是興趣的根源,延續快樂才是動力源泉;
其二、指明“選擇困難症”的根源,在於一開始的盲目、跟風、從眾;
淅爸寄語:
本就不存在選擇困難症,其本質不過是因為貪心、目標不明確;
我們總強調興趣,卻也總是在一知半解中,扼殺了興趣;
興趣,需要延續,堅持,需要有快樂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