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階段,孩子自我評價的最重要支援來自父母和同學。作為父母,需要具備科學評價孩子的能力,那父母如何引導孩子積極地評價自己,從而使孩子變得更自信?一起聽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雲曉的建議
1
誇讚孩子要“走心”
有心理學家說過:“一切不良性格的根源在於缺乏自信。”
當孩子做成一件事後特別希望得到他人的誇獎時,如果父母能及時地對孩子的能力、優點、進步等給予肯定,孩子便能增強自信心。
當然,面對孩子,誇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孩子能夠自我判斷他所得到的稱讚是否恰如其分。
父母只是給出“不錯,你真棒”“好樣的”“我為你感到驕傲”等這類籠統的評價是不夠的,最好要有具體的分析,比如,"方法很好”"我很讚賞你的毅力”等等。
2
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貶低性評價是大忌
一天家裡來客人了,爸爸在客廳陪客人聊天,小雨放學回家後,做完了作業交給爸爸複查和簽字,結果爸爸看完作業後很生氣,當著客人的面,對小雨大聲說道:“跟你說了多少次,書寫要規範工整,長沒長腦子?還有,這麼簡單的題都出錯,你用沒用心?回去重新做!我看你就是個愣頭兒青!”
事例中,小雨爸爸對孩子的評價不僅缺乏教育常識,更是隨心所欲地貶低孩子。
日常生活中,諸如“沒出息”“笨”“沒有腦子”之類的評價,意味著對孩子整體地貶低和否定,父母隨口說出時並沒在意,卻嚴重地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在與孩子交流時,父母請謹記:禁止對孩子進行整體地貶低或否定。
3
“你看人家誰誰誰”
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常常會提及孩子的一些同齡人,比如“你看人家誰誰誰”“你能像誰誰誰一樣就好了”之類。
不能否認,父母提及他人的初衷是好的,是希望給孩子樹立一個同齡的榜樣,敦促孩子更好地發展。
可這樣的做法往往事與願違,孩子要麼選擇沉默,要麼提出反抗。
其實,當父母將孩子與他人做比較時,暗含著對孩子的否定性評價,特別是孩子已經有了好勝心之後,這對孩子來說並不是激勵而是嚴重的打擊。
4
學會使用期待的話語點評孩子的缺點
如果孩子做事慢條斯理、特別磨蹭,有的父母會直接向孩子表達“你太慢了,讓人難以忍受”或者“這是你的一個缺點,你必須加快自己的動作”,這些“誠實的表達”,很容易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需要儘量採用表達期待的方式,點評孩子的缺點。
比如,父母可以在肯定孩子其他優點之後,接著表達:“我相信你還可以加快做事的速度”"我感覺你做事的效率還有提升的空間”等,這樣,既顧及了孩子的內在體驗,也幫助孩子看到了發展方向。
5
指導孩子的自我評價
小冬非常願意幫媽媽做家務,但結果往往很糟糕,當他意識到自己把事情做砸了時,常常唉聲嘆氣道:“我怎麼總是做不好!”
小豪這次沒考好,媽媽問他:“為什麼沒考好?”小豪很洩氣地說道:“我覺得我太笨了!”
孩子在遭受失敗的時候最容易自我否定,懷疑自己,這時,孩子特別需要父母的關注。
父母要注意糾正孩子不相信自己的消極評價,絕不能讓孩子認為自己不行,應鼓勵孩子“別洩氣,我覺得你只差一點兒就成功了,你一定能做好”“我覺得你不笨,只是沒有發揮好”等等,明確向孩子表達父母對他的正向評價。
來源:微言教育、孫雲曉工作室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