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宏晨正在實驗室忙碌
近日,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國內7所名校向西北大學一名學生髮來讀研“橄欖枝”,他連續三年成績專業第一,16門課程95+;參加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獲一等獎……
他就是西北大學化工學院2017級能源化學工程專業的曹宏晨,最終他選擇前往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進行深造。這樣的工科學霸是怎樣煉成的?
“把學習當成一種打卡習慣”
曹宏晨來自河北邯鄲,高中時期老師對於能源危機的介紹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我當時就想著未來從事能源行業,便第一志願報考了能源化學工程專業。”
進入西大後,高中養成的良好學習習慣幫助他更快地融入大學生活。每節課前,曹宏晨都會提早到達教室,搶佔前排的座位;在課堂中,積極地參與討論,記下課堂重點;在課後,提前整理好睏惑的問題請教老師。
相比於同期的其他同學,曹宏晨在大二便跟隨呂興強老師進入實驗室、開始進行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專案的研究。他的國創專案為《基於二氧化碳、烯烴環氧烷和酸酐的三元交替共聚合的催化劑開發及應用》,主要是從高效催化劑的結構特徵研究出發,探究利用二氧化碳作為碳源、合成對環境友好的高分子聚合物的可能。
每逢寒暑假,曹宏晨都會主動申請留校做實驗,他也笑稱自己總是“宿舍裡最後離校的人”。
“解決實際問題才能發揮知識的作用”
工科學習不僅需要學好理論知識,更需要學以致用。
氫能作為一種清潔能源,能有效緩解我國的能源短缺和環境汙染問題,但它的儲存與運輸仍存在安全隱患。針對此種現象,曹宏晨與隊友嘗試將更安全、高效的固態儲氫方法與無人機結合,設計出一種新型無人機的高續航儲氫及燃料電池系統。這一專案得到了評委們的認可,也獲得了第十屆“挑戰杯”陝西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銅獎。他說:“參與這些競賽增進了我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工科學習不僅需要打牢理論基礎,還需要關注它對生活的指導意義。”
在生活中,曹宏晨經常被同學叫作“曹老師”。他透過團支部學習幫扶小組與數位學習困難的同學結成“對子”開展學業幫扶工作。每晚十點多回到宿舍後,“曹老師”會準時“開課”,幫同學們答疑到深夜。2019年暑期留校的他還參與了科技支農“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為渭南市富平縣的羊奶粉廠改進奶粉乾燥工藝。
“我也希望透過自己的學習、研究與實踐,解決實際問題、實現技術突破,為國家未來的綠色低碳發展貢獻一份力量。”他滿懷憧憬地說。
文/圖 記者張瀟 實習生蔣思韻
來源:西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