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小學生倒數第一試卷火了,家長氣得跺腳,老師卻笑稱:天才段子手

由 費莫白竹 釋出於 經典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彷彿做什麼事都精力滿滿,喜歡幫爸爸媽媽打掃衛生、喜歡玩拼圖,十分有耐心。但當孩子大了有了想法以後,家長卻發現孩子怎麼也叫不動了,甚至特別容易在交流過程中失去耐心,對父母發脾氣,這是為什麼呢?

案例分析:

儷兒是住在我們樓下的小姑娘,剛上小學一年級。那天回家見到儷兒在樓下跟小朋友們玩遊戲,還特別高興地跟我打了聲招呼。

結果回家後沒多久,就聽到了剛剛那個滿臉笑容的小姑娘在樓道的哭聲。出門見到了儷兒爸爸,詢問了一番才知道,儷兒玩了一整天,一項作業都沒有完成,這馬上就到晚上了,儷兒奶奶一直喊她上樓寫作業呢。

儷兒面對奶奶的催促終於不耐煩了,推了奶奶一下,正好被爸爸看見,狠狠地訓了女兒一頓,委屈的儷兒大哭起來。

後來聽儷兒爸爸說,孩子那天鬧了一晚上的脾氣,之後整整兩天沒有跟爸爸說話,之前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情況,儷兒爸爸也束手無策了。

這樣的情況,孩子和父母都有錯,但真正應該解決的首要問題不是孩子容易煩躁和沒有耐心的情況,而是找到孩子發脾氣的關鍵,並選擇正確的處理方式。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做“超限效應”,意思就是當給一個物件過多、過於重複的刺激時,就會造成其不適甚至是逆反心理。

在教育當中,“超限效應”說的就是育兒應該要懂得適可而止,否則過多地給孩子相同刺激,就會導致孩子的過激行為,這也是孩子行為反常的首要原因。

瞭解“超限效應”以後,家長是否知道孩子為什麼做事容易“不耐煩”了呢?

1、話語過於重複,引起孩子心理上的抗拒感

當家長不斷催促孩子做同一件事情時,並不會起到鼓勵的效果,相反,它會導致孩子對這件事情更加反感,從而失去動力。就比如當家長讓孩子不要挑食、多吃青菜時,孩子反而更想要把碗裡的青菜挑出來,跟家長“對著幹”。

2、家長的要求對孩子來說缺乏動機

很多家長光顧著給孩子提要求,而不強調這個要求對孩子自身究竟有什麼好處、為什麼值得做。在孩子缺乏動機的情況下,家長的所有要求就更像“唐僧唸經”,只會讓孩子失去興趣和動力,最終變得不耐煩。

當然,孩子容易不耐煩的原因有很多,不過最終都要歸於“超限效應”的作用,也就是當孩子內心的防線崩塌時,便不再願意聽家長說話了。

那麼,應該如何提升孩子內心的“限定值”,增強孩子的耐心和專注力呢?

首先,不要重複性地說某一句話

當孩子不想做一件事情時,更不應該反覆地跟孩子提起這件事,而是有技巧地將孩子的注意力主動地轉移到該做的事情上。

就比如當孩子不寫作業時,反覆催促是不能起到實質性效果的,但如果能夠幫助孩子認識到寫作業的必要性,減少嘮叨,便能夠讓孩子主動提筆寫作業。比起催促,允許孩子在書房內休息放鬆或是允許十分鐘的休息會有效得多。

其次,幫助孩子建立興趣和動機

當家長不斷要求孩子時,孩子只會覺得某一件事情是為了家長而做,這樣根本就沒有做的必要,因此才會對提出要求的家長感到不耐煩。身為家長,此時更應該幫助孩子建立興趣和動機。

具體的方法,是讓孩子主動負責自己的時間規劃,建立個性化的日程表,讓孩子意識到寫作業或做家務並不是任務,而是成長必經的一部分。

最後,同時注重過程與成效

很多家長只看重結果,或是過於強調過程,導致孩子本末倒置,在過程當中消磨了大量精力與耐心。

實際上,不管是養成良好習慣或是學習方式,都需要家長輔助孩子注重過程中的收穫,並把最終的成果歸功於每日積累,這樣孩子才會懂得做每件事的意義何在,降低了孩子“煩躁”的可能性。

白狐baba寄語:

教育並不是要時時嚴厲,凡是都上綱上線,而是要懂得適可而止。孩子也有自己的主動性,他們也有著辨明是非的能力,而身為家長沒有必要強迫孩子做某些事情,而是在孩子失去耐心時先選擇沉默和冷靜,在這之後再教會孩子做每一件事的意義,讓孩子自己養成興趣和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