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的體育課被擠佔了沒 記者調查中小學體育教育開展情況

  ● 整體而言,近年來體育課程越來越受重視,一些學校開設了豐富多彩的課程。同時,體育課被擠佔、內容刻板等是現實存在的問題,不少師生家長對此多有反映。由於擔心家校糾紛,很多體育老師的課程偏向保守,不敢嘗試新的教學專案

  ● 從目前來看,涉及中小學體育教育的政策、檔案較多,但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供給嚴重不足,尚未形成較為規範和完善的體育法治體系,系統性不足,須進一步完善體育法律體系

  ● 開展好中小學體育教育,需要學校和教師認真落實相關政策,也需要社會改變用分數給學生貼標籤的觀念,還需要家長給予充分的支援,引導和鼓勵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注重身體素質提升

  □ 本報見習記者 孫天驕 張守坤

  □ 本報記者 陳 磊

  還記得這樣一個短影片嗎——體育老師被文化課老師“強制生病”,半路折返決定硬氣一回,用“這一年的奶茶我包了”奪回了這堂體育課。頓時,學生們歡呼起來。該短影片在網上迅速躥紅,留言區裡,很多網友感同身受,說自己的體育老師也經常“被生病”。

  不管影片是真是假,但體育課被擠佔、內容刻板等,是現實存在的問題。在《法治日報》記者近日的調查採訪中,不少師生家長對上述問題也多有反映。

  為此,教育部等五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要求增加體育鍛煉時間,按照教會、勤練、常賽要求,開齊開足體育與健康課,強化學校體育教學、訓練,健全體育競賽和人才培養體系。

  多位業內專家接受記者採訪時建議,在體育法的框架下補足學校體育制度短板,依法開展好中小學體育教育,完善體育教育評價體系,形成科學的成才觀念,因材施教,引導和鼓勵學生參與體育運動,重視學生的個性化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體育課程漸受重視

  符合健康中國戰略

  “希望你們能像運動員一樣,努力奔跑,刻苦學習,實現你們的夢想。”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影片中,在東京奧運會上斬獲佳績的短跑運動員蘇炳添等奧運健兒們,紛紛向新開學的學生們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記者近日採訪天津、山西、雲南等地多所中小學瞭解到,整體而言,近年來體育課程越來越受重視,一些學校開設了豐富多彩的課程,深受師生歡迎。

  9月9日上午,記者來到天津市河西區梧桐小學,明亮的體育館內,四年級六班的同學們正在上體育課。同學們幾人一組練習投擲實心球,有人因為投擲成績不理想而感到懊惱,隊伍尾端幾個小男生正調皮地互相展示著“肌肉”。

  40分鐘的上課時間很快過去,同學們意猶未盡。張淑媛同學一邊擦著額頭上的汗,一邊對記者說,她最愛上的課就是體育課,不僅可以放鬆玩,還能鍛鍊身體。

  前不久結束的東京奧運會,讓張淑媛記憶猶新:“我最喜歡看游泳比賽,奧運健兒們的出色表現讓我對體育運動更加嚮往。”

  “我們學校在每週一、二、四的課後服務中,增加了體育、美術等內容,此外還有每天上、下午的大課間,基本上可以保障同學們每天至少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梧桐小學副校長王蕾告訴記者,梧桐小學一直重視體育教學,為了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還增添了火箭投準、青蛙過河、鑽山洞等特色體育活動。

  河西區教育局副局長陶子福說,多年來,無論是群體的、全民的體育普及,還是專業的體育人才培養,河西區都成效顯著,培養出多位國家級、世界級的體育人才。而這一切,都建立在學校的基礎體育工作之上。

  “河西區大力踐行體教融合,像足球,我們有20多所中小學、幼兒園成為全國校園足球的特色校。天津也正在打造排球之城,建設有16個試點的排球專案特色學校。”陶子福說。

  楊老師在雲南省昆明市呈貢區一所公立學校的小學部任職體育老師,目前帶三年級5個班的體育課。

  楊老師告訴記者,按照國家標準課時(40分鐘),他每週要上共計20個課時的課,其中課程安排最滿的是週一,6節課。此外,他還負責帶小學部的校籃球隊訓練,一般是在週二和週五下午,訓練時間為一個半小時到兩小時。

  這些年來,楊老師明顯感覺到學校越來越重視體育課:“我們學校上學期和昆明的一家足球俱樂部合作,在學校開展足球培訓。同時,學校邀請到網球職業選手或半職業選手負責做青少年網球培訓,引進了擊劍專案。此外,我們體育教研組還有武術、拳擊、拉拉操等方面的專業老師,都開設了相應的興趣課。”

  學校體育課程開展如火如荼,學生對於參與體育鍛煉的反饋也愈發積極。楊老師帶著驕傲的語氣與記者分享了一個小故事:“有一次,我們班一個男生過生日,讓他許願時,他說將來想成為一個像我一樣的體育老師,把我感動壞了。”

  上海市律師協會體育業務研究委員會副主任郜松江說,體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養成堅持鍛鍊身體的良好習慣,還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和堅強的意志。

  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北京市教育法治研究基地執行主任姚金菊認為,學校強調體育教育,符合政府當前在教育領域實施的“課後服務”“雙減”等一系列政策,符合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基本規律,更符合健康中國戰略,是健康中國行動中的一項特別行動。

  教育模式仍存問題

  必要性共識未形成

  體育課程漸受重視,但一些普遍性問題依然存在。

  山西省運城市初三學生侯來(化名)今年15歲,當前擺在他面前的首要任務就是明年的中考。在他完成任務的路上,最大的困難就是中考體育專案。

  據瞭解,運城的中考體育總分為50分,分為3個專案,分別是跳繩15分、立定跳遠15分、跑步20分。侯來現在除了跳繩能達到滿分外,其他兩個專案都有較大差距,尤其是立定跳遠,他只能跳到1.8米,換算成分數只有6分,這導致他的體育總成績只能得到33分左右。

  體育成績的不理想,讓文化課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的侯來頗為沮喪:“我現在特別擔心,體育考不好會影響我的中考總成績。”在他看來,體育成績不好和小學時學校不重視體育教育有關:“當時體育課就是玩,沒有打好基礎。”

  侯來的母親是當地一所小學的數學老師,她告訴記者,現實中,當地一些鄉鎮小學的體育課經常被擠佔,師資力量和體育設施也很有限。

  天津的楊老師說,孩子們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經歷的體育教育是一個從松到緊再到松的過程,小學體育基礎沒打好,中考計算體育成績又要求達到一個較高水平,到高中體育又變得可有可無,導致體育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斷層現象。

  姚金菊曾向北京、河北和雲南的部分教師調研瞭解相關情況。她告訴記者,當前中小學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體育課時量無法保證、體育教育實施效果不理想。

  姚金菊進一步分析說,專門的體育師資數量不足,無法提供專業的體育教育;興趣培養不足,有些學校在體育課中只是機械地練習考試專案,無法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體會快樂,轉而變成了另外一種形式的應試教育。此外,學生在運動過程中難免出現碰傷、擦傷、摔傷等意外,由於擔心家校糾紛,很多體育老師的課程偏向保守,不敢嘗試新的教學專案。

  9月1日,在2021教育金秋系列釋出會上,教育部教育督導局有關負責人在介紹全國“雙減”和“五項管理”督導有關情況時透露,22%的中小學生反映體育與健康課程開設時數不達標。體育課時被擠佔問題突出,初三、高三年級等畢業班的體育課被擠佔問題尤為嚴重。

  在姚金菊看來,問題的根源還是體育教育必要性共識尚未形成,導致對體育法中學校體育規定並未落實。部分學校、家長、學生尚未意識到體育對個體全面發展、綜合素質提升的重要意義,所有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安排都是圍繞應試和升學展開,加之制度保障不力等因素,都影響了體育教育的開展。

  完善體育法律體系

  依法保障體育教育

  為改善體育教育,國家不斷加強頂層設計。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進一步明確學校體育評價改革的目標和實施路徑。一方面推進中高考體育改革,另一方面構建立體評價體系。

  今年以來,教育部陸續印發《教育部關於推進學校體育美育教學改革的通知》《〈體育與健康〉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試行)》等檔案,針對性地提出要“開齊開足體育與健康課程”“保證體育活動時間”“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等舉措。

  根據教育部官方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已建設有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籃球、排球、網球和冰雪運動特色學校4.3萬餘所。

  在姚金菊看來,這些舉措有助於落實體育教育在中小學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正當地位,避免因應試教育給中小學生帶來的各種身體、心理疾病或隱患,杜絕教育領域內的各種短視行為,還青少年以快樂的童年和健康的體魄。

  “法治建設在中小學體育教育中可以發揮重要的積極作用。”姚金菊指出,中小學體育教育的法治建設涉及多個層次,既有關於教育法中“五育”方針等宏觀理解,也有關於體育教育的中觀微觀問題,如中小學體育教育不減課時、保證質量等,都需要法治建設予以保障。

  她還提醒說,從目前來看,涉及中小學體育教育的政策、檔案較多,但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供給嚴重不足。儘管體育法中已經有一些規定,但具體實施細則不足,對學校違反體育法行為沒有規定法律責任,尚未形成較為規範和完善的體育法治體系。

  “目前來看,在立法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可以透過地方性法規或部門規章彌補具體細則的不足。同時,還需考慮將已有的政策和有益的經驗進一步向前推進,使之形成不同位階的規範體系,解決現實問題。”姚金菊說。

  郜松江認為,開展好中小學體育教育,需要學校和教師認真落實中央和教育部的政策、檔案,也需要社會形成科學的成才觀念,因材施教,改變用分數給學生貼標籤的觀念,還需要家長給予充分的支援,引導和鼓勵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注重身體素質提升。

  郜松江建議,接下來需要完善體育法和梳理建設學校體育法律體系,建立完善對學校體育的監督和檢查機制,對違反有關規定未能開展好體育教育的情況進行相應的懲處。

  受訪者普遍認為,開展中小學體育教育,不僅涉及體育教育本身,還要注意加強家長教育引導,開展家庭教育,讓家庭對“五育”並舉教育方針形成共識,尤其是體育教育對中小學生身體素質、心理健康的重要意義。

  陶子福以河西區未來體育教育規劃為例,建議未來體育教育應普及性和競技性並重。普及性就是要普遍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充分利用學校周邊的體育資源,如大學、社群的體育場館等,讓學生的體質健康保障從頂層設計真正落實在實際層面。在此基礎上,逐步設定校園常態化體育賽事,培養國家級運動員、高水平運動員和體育人才。

  “我們在課程建設上尤其要強調多樣化。”陶子福認為,“專案的參與不應是強制的,而應在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體育教育。透過多種手段,‘五育’融合,在進行體育教育的同時,達到育人的效果。”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369 字。

轉載請註明: 今天,你的體育課被擠佔了沒 記者調查中小學體育教育開展情況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