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待鍾會不薄,滅蜀之後,鍾會為何要反?

在司馬家族取代了曹氏家族之後,北方歸司馬氏所有。而鍾會作為三國後期的一位名將,跟司馬昭等關係簡直不要太好,故而鍾會也因此得到重用。

司馬昭待鍾會不薄,滅蜀之後,鍾會為何要反?

公元255年,司馬師因病去世,前朝魏帝想要趁機奪取司馬昭兵權,鍾會及時出謀劃策,一舉粉碎魏帝的陰謀,由此可見二者“相愛之深”,但,人終歸會變的,然伐蜀之後,鍾會反叛,甚至想要直接拿下司馬昭奪取皇位,而這又是為什麼呢?

一、自傲才華,不甘人下

首先來說一下鍾會的身世,作為魏國的知名將領,鍾會自出生起便被貼上了名門標籤,大小也算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豪門子弟,熟讀兵法,勇武和謀略一樣不落下。且其才思敏捷讓旁人歎為觀止,這裡有關於鍾會的一個小故事,說的是魏文帝召見鍾家兩兄弟,鍾毓和鍾會,雖然說是貴族子弟,但是見皇帝那還是人生頭等大事。

司馬昭待鍾會不薄,滅蜀之後,鍾會為何要反?

故而鍾毓緊張的渾身冒汗,魏文帝問他為啥出了這麼多汗?鍾毓回答說道,因為感受皇帝尊嚴威嚴,所以出了這麼多汗。之後魏文帝又問鍾會,為啥你不出汗呢?鍾會回答說道,我也是因為感受到皇帝的威嚴,連汗都不敢出了。此時鐘會年僅13歲,這等不怯場敢於拍上頂頭老大馬屁的行為,那絕對是實屬罕見,隨著年齡的增長,鍾會也是越發的善於辯論。

玄學一直以來都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在魏晉時期出現,是一門以老子為研究核心的哲學思想,所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也。且鍾會在對此尤為精通,在魏國時期,不管是上到皇帝下到眾臣對於鍾會唯有賞識二字,再加上其談吐不凡,聰慧賢明,故而在當時人們都覺得鍾會簡直就像秦漢時期的謀聖張良。

司馬昭待鍾會不薄,滅蜀之後,鍾會為何要反?

尤其在平定諸葛誕的叛亂之中,鍾會更是屢出奇謀。但是鍾會也有一個特點,在朝廷之上無論什麼事情,只要提出來,鍾會都要插上一兩句,甚至有一次還獻策殺死了當時的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這般強橫的手段也讓他的名聲進一步提高,皇帝也進一步關注。

有能力的人,野心也總不會小,鍾會也是如此。鍾會自己曾說,我自淮南以來,畫無遺策,四海所共知也,我欲持此安歸乎?在秦時便有提到王侯將相另有種乎?這種思想一直廣為流傳,鍾會也如此,因此如果有機會的話,鍾會是不介意來披上一身皇袍的。

司馬昭待鍾會不薄,滅蜀之後,鍾會為何要反?

二、姜維誘導,野心滋長

上一個原因主要在於鍾會自己本人就是一個不安定的因素,故而叛亂是遲早的。而這一節說的卻是外因的影響。卻是說姜維這個人算是蜀國最後的崛起希望了,也是諸葛亮意志的始終執行者,作為孔明的關門弟子,姜維的才智謀略也是相當可怕。

而且由於尤為擅長那些陰謀小道,當時朝堂之上,姜維手握兵權,主張北伐,前前後後北伐了七八次,雖然沒有成功,但曾經也有很多次兵臨長安,可以說非常厲害了。要不是朝堂之上還有宦官黃皓總是看姜維不爽,搞得姜維後勤總是出問題,說不定這天下真的早就易主了。

司馬昭待鍾會不薄,滅蜀之後,鍾會為何要反?

後來劉禪投降,姜維知道一切都晚了,於是也是跟著投降了,但是姜維是不可能甘心的,他深知鍾會是怎樣的一個人物,於是連同鍾會準備效仿鍾會現在的老闆司馬昭的做法,來一個黃雀在後,直取司馬昭。

一開始,儘管鍾會有野心,但畢竟自己跟隨老大多年,甚至還為了保住老大皇位赴湯蹈火,但是,姜維個不安定的因素插進來之後,迅速的點燃了鍾會的小宇宙,他決定大幹一場。

司馬昭待鍾會不薄,滅蜀之後,鍾會為何要反?

三、榜樣在前,兵權在手

而這第三點原因算是一個社會基礎,首先司馬昭的皇位本來就不是透過正規途徑得到的,可謂是名不正言不順,深黯此道到的鐘會甚至參與其中,對於各種程式瞭如指掌,心裡也早就想著如果有一天自己也能這麼做,那該多好。所謂吃著眼裡,看著鍋裡總是有野心家們的共同特徵。再加上榜樣在前,那種誘惑力是不可抵擋的

如果單單只是誘惑力而沒有實際的實力,鍾會也沒有那個膽量去挑戰司馬昭,當時鍾會握有兵權,加上本身帶來的10萬大軍以及姜維答應他的蜀國兵士,加起來可能有20多萬人馬,以此兵力,如果出其不意的話,或許真的可能拿下長安,但是很顯然他低估了司馬昭的影響力,也低估了自己的號召力。

司馬昭待鍾會不薄,滅蜀之後,鍾會為何要反?

在政治利益面前,白眼狼是無處不在的,在歷史的潮流當中,有太多人表面上俯首稱臣,背地裡卻像黃袍加身,這樣的案例,咱們笑看便好,您覺得呢?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12 字。

轉載請註明: 司馬昭待鍾會不薄,滅蜀之後,鍾會為何要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