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優秀初中生,當年,是誰“逼”你考中師了?
因為編輯《中師生》公眾號的緣故,我對一個特殊的群體有了一些深入的瞭解。這個群體就是:一代中師生。
中師生,全稱是:中等師範學校學生。
對於90後、00後來說,他們熟知的中國高校教育體系是985、211、還有近兩年剛剛興起的雙一流大學。
在年輕一代人眼中,本科學歷遍地走,你不是重點大學,就說不出口,就不要拿出來顯擺。現在,我們講中等師範學校學生,講“中師生”,這個群體,這個學歷,對於他們來說,一點衝擊力也沒有。
這,還真沒有說理的地方?
中師就是中專學歷。就是初中畢業,透過中考去讀三年拿到的文憑。這種文憑現在還有,初中畢業生,想去上,學校老師能高興壞,因為,一些中職招生學校招不到不學生,你能來上學,上面有補助,你可以不花錢,他們還可能會給初中學校或教師一些回扣。這個好像是一個通行的規則。
拿現在的中專生,比對當年的中師生,同一個層次的學歷,含金量大不一樣。就如茅臺酒是53度,我們村裡的小酒廠的酒也是53度,但是,品質不一樣。這個比喻有點遠。就如北大清華的本科畢業生和三本學院的本科畢業生,能一樣嗎?
當年的中師,又是一個怎樣的情況,這,還真得好好說說!
1970年代後期,我們國家經過特殊的時期,逐漸走向穩定,恢復高考,讓眾多的年輕人有了上大學,讀書改變命運的機會。
人並不是一出生就可以考大學,還要接受小學、中學的教育。百廢待興,百廢待舉,舉行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培養,培養仰仗教育,教育要有教師支撐。
全國的農村和城市開始重視中小學教育,大辦學校,特別是鄉村,村村辦小學校。教室好辦,沒有可以建。教師怎麼辦,當時,鄉村教師的主要來源就是民辦教師。
大隊的支書或者村長認為哪一位村民有些文化,比如讀過高中,初中,或者完整的小學,就會找你談話:那個誰誰,明天不下地出工,去村頭那兩間房子裡教書吧。
那兩間房子,就是許多鄉村學校最早的雛形。
去村頭學校教書沒有了風吹日曬,沒有汗滴禾下土, 除拿到工分之外,每個月有5毛錢或者一塊錢的補助,成為教書先生,這確是一件好事,這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去的。
在路遙的小說《人生》中,高中畢業的高加林,沒有考上大學,就想去學校教書,結果指標被大隊支書的兒子爭去了,他還鬱悶了好長時間。說明農村那些有文化的人,是願意去當教師。
這也可能與千百年來中國的尊師重道的傳統的關係,也是”好為人師”人性特點使然。
1980年代,我國鄉村學校,由農民身份聘任到學校做教師的人,佔鄉村學校教師的80%以上。
我們村上的小學,在我讀書的時候,全校十個老師,就是一個公辦老師,還是校長。
教育是百年大計,教育是基礎工程,鄉村學校不能一直從農民中吸收教師,要加速培養一批優秀的教師,充實到鄉村學校中去。
培訓教師,需要師範教育。師範教育是群學之基。
我國的師範教育肇始於清末,主要分為高等師範和中等師範兩個層次。1978年,教育部出臺了《關於加強和發展師範教育的意見》重申,中等師範學校的任務是培養小學教師。
1980年全國師範教育會議召開,強調,師範教育是教育事業的工作母機。
基礎教育現實需要,上層管理部門的極力推動,發展師範教育成為應有之義。
當時,教育部頒佈了《中等師範學校規程》規定,每200萬人口設定一所普通中等師範學校較為適宜,每所中師一般24個教學班左右。每個地級市2-3所。畢業後回生源地縣區級教育局報到統一分配派遣。
1983年,教育部又在《關於1983年中等師範學校招生通知》中要求各地師範學校招收政治思想進步、品德良好、學習成績優良、身體健康、志願獻身小學教育事業的年齡不超過18週歲的初中畢業生。
插起招兵旗,就有吃糧人?政策的導向,讓中師教育迎來了發展有黃金時期。
在1980年代,及至2000年代以前的20年間,我國出現大部分優秀初中畢業生爭考中專中師的現象,這應該是由政策和現實的原因造成的。
在城鄉二元制下,農村人和公家人,是兩種身份。
當年,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80%以上,成為吃商品糧的人,是每一個人,每一位父母對孩子的美好希冀。
一個農村的孩子,想成為吃商品糧的人,應該有這些途徑:
一是通過當兵,提幹或考軍校。這個成功機會有,但也不多。那時,農村兵出來,能有5%考上軍校或者提幹就不錯了。
二是招工。國有企事業單位,當需要人力時,會向農村招一些人,這樣的機會更少,而且,多是工人身份。如果企業不行了,被遣送回家繼續務農者不在少數。
三是讀書考學。科舉制度在中國,有千年歷史,透過高考,進入大學,就是國家幹部,這幾乎是人們公認的正途。前兩年,老家一位鄰居,兒子考上北大,還高興得見人就說,我兒子考了一個縣長。
1980年代,透過高考上大學,考上大學,是一條陽光大道,前途無量。但是,激烈的競爭也是一個事實。據瞭解,當時的高考錄取率,不會超過10%。農村有一句話形容:想考大學的比牛毛還多,考上大學的比牛角還少。
每一個學生都想考上大學,但是,每年高考落榜者,比比皆是。
當透過中考,可以去上師範,成為吃商品糧的人的政策出臺後,對於家長和學生的衝擊應該是巨大的。因為,我身邊說有學生能在初中三年級堅持復讀五六年,目的就是去考中師中專。
為什麼眾多的初中畢業生願意考中師中專而不願意去參加高考,上大學,走陽光大道呢?
一是考上中師中專,就可以成為吃商品的公家人,和考上大學的結果基本上是一致的。考上北大清華,考上重點大學,可能會做其它的工作,而考上大學的機率非常小,考上好大學的機率更小。當年上高中,能考一個小中專,都算不錯。每年,有80%以上的人,是連一個小中專也考不上。從初中畢業就考中師中專,近期達成目標,比遠期目標要風險小一些,在心理上,讓許多人更願意接受。這算是一條跳出農門的捷徑。
二是上高中多苦呀。當年,許多有高中生活 經歷的人認為,那時讀書,真是磨練,肚子還吃不飽,還要堅持學習,萬人爭過獨木橋。那種苦,不是一般人能吃下的。但凡知道中師生情況的人,都多讀過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書中開頭孫少平讀高中情形,大家應該有印象,能有黑饃饃吃,都不錯了。
三是讀高中的投入更大。雖然讀高中有希望考大學,但是,對於農村家庭來說,三年高中,要花費不少的金錢,而且那時的家庭經濟條件都不好,每家孩子又多,上高中,對於家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負擔。而上中師中專,能早就業,早拿工資,多好的事。
那時,願意考中師中專者,多是鄉村學校的學生。在大城市和中等城市,這種情況並不普遍。因為,城市中人,不會過多的考慮要吃商品糧,要跳出農門的問題。而且城市裡的重點高中,只要考上,基本上等於半隻腳跨進了大學的大門。因而,城市中的初中生,優秀者依然會多選擇上高中。
農村就不一樣了。
農村人首先要解決一個身份的轉化問題。城裡人有城裡的計劃,農村人有農村的考慮。當時,農村父母基本上都希望孩子考中師中專,包括一些在農村有工作的教師、行政人員,他們也鼓勵孩子考中師或者中專。不是那時他們的思想沒有城裡人有遠見,而是我們不居其位置,不知其考慮的重點。
當年,是誰“逼”你考中師了?想必大家基本上應該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