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都自嘲有“拖延症”,其實所謂的拖延症多半就是給自己的懶惰找藉口。
懶是人的天性,這一點,在孩子身上就表現得非常明顯,畢竟比起成年人,孩子的天性保留更多。比如寫作業拖拉,很可能就是懶惰天性造成的,而這件事,則會讓父母發愁甚至發怒。
朋友小張有個6歲的兒子今年剛上一年級。以前讀幼兒園的時候,由於沒什麼作業,她並不知道兒子有懶得寫作業的壞習慣,以至於今年兒子升了一年級,給負責輔導孩子的她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小張的兒子偷懶還是小事,關鍵是這孩子很機靈,總會給自己找各種藉口,有時是渴了要喝水,然後一喝就是十分鐘甚至更久,有時說要上廁所,有時就裝病。有時雖然不找藉口,但會請求多玩5分鐘,然後5分鐘到了就聲稱要再玩5分鐘。
兒子的這些小伎倆,當然騙不到母親小張,然而小張對此卻也真得無可奈何,因為她要是不認可兒子的藉口,沒準這還真是孩子當下的迫切需求。
更讓她感到擔心的,是兒子已經養成了拖延的習慣,只要一有不喜歡做的任務,就會下意識地拖延,而不是去積極面對。
孩子有“拖延症”,相信不少家長都遇到過吧,而且很多人肯定也找不出多好的辦法來處理。
如果不管不問,那孩子肯定就廢了;但如果管得太急太緊,則有可能給孩子留下童年陰影,甚至讓親子關係遭到致命打擊。
其實對付這樣的孩子並不難,有一招就是屢試不爽的,雖然看著有些“殘忍”,卻十分得管用。
孩子總給正事找“藉口”?家長不妨使出這一招
對付有拖延傾向的孩子,最好用的招數,就是“勞動改造”。因為人是天生不愛勞動的,天性保留最多的孩子更是如此,勞動改造就是逆著孩子的天性行事,從而在對比之下讓孩子覺得還是原來的任務更易完成。
比如當孩子不肯乖乖寫作業時,父母就可以讓他去做家務,而且是那種需要耗費一定體力,讓孩子覺得累的家務。
只要提出這個要求,很多孩子就會立馬權衡利弊,從而選擇乖乖地去寫作業了。至於剩下的一些孩子,也會在嘗試一番後選擇回頭。
這招其實就是暗合了兵法上“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思想,明面上看是要求孩子做家務,實際上是希望他乖乖地去寫作業。當然了,把寫作業和做家務換成其他的任務,招數依然是管用的。
1、拖延就意味著一定有問題
雖然拖延症看起來無傷大雅,因為不管怎麼拖,只要是必做的任務,孩子最終還是會完成的,寫作業就是這樣。然而拖延本身就意味著一定的嚴重性,它至少說明孩子對這項任務以及其背後的更大任務反感了。
就拿寫作業來說,在這件事上拖延,就說明孩子已經對學習產生了反感,以這種心態去學習,還怎麼可能取得好成績呢?
2、“輕症”不治,“重症”則無從治療
不僅如此,如果孩子剛表現出拖延傾向時父母不重視,那麼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拖延成習,到那時候再去管,難度就不是一個級別了,甚至連上面說的那個招數都未必管用。
所以父母應該始終保持警惕意識,不要放過孩子的任何拖延傾向,以避免他在拖延上積重成疾。
3、樹規矩、設底線,才是治療孩子拖延症的根本方法
上面說的那招,其實是治標而不治本,因為孩子只是暫時權衡利弊而選擇了原來的任務,並不代表他的真心選擇。
相比之下,樹規矩和設底線才是更有效的方法。對於有拖延習慣的孩子,父母可以跟他立下規定,比如允許再多休息10分鐘,但10分鐘一過就必須去做,否則嚴厲懲罰。
第一次,孩子可能到了時間也不理會,但沒關係,只要父母按照定下的規定辦事,重重地懲罰孩子,孩子自然就會長記性,這樣下一次,他便多半不敢繼續拖延了。
沒有孩子是天生自律的,如果不是父母的嚴加鞭策,每個孩子都會放飛自我,因為這才更符合人的天性。然而社會卻需要我們自律,要想在今後的人生中獲得成功,孩子就必須從小養成自律的習慣。
所以對於孩子的拖延症,父母一定要視之如洪水猛獸,發現冒頭跡象就要立馬果斷處理,這才是對孩子的真正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