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匯多學科 講好思政課——記2021年“最美教師”陳明青

光明日報記者 周世祥

華東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思政課教師陳明青曾讓畢業班學生們在小紙條上寫下對政治課的感受。其中一張,上面寫著“用生命點燃生命”。

“我問學生為什麼這樣說,他說我的政治課為他推開了一扇窗,一扇朝向外部世界的窗。這讓我想到,政治課其實是帶給學生一種‍‍方法,一種如何朝向世界的方法。這種方法對他們的影響不是‍‍一時的,是很長一段時間,而這也是他生命發展所需要的。所以,他會寫下點燃生命。”陳明青說。

學生們透過這扇窗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而陳明青則看到了屬於自我、屬於思政教育的新可能。

  豐富思政課程形態,貫通學科間內容

“不知大家有沒有關注《建黨偉業》中13個一大代表的動作、神情,陳公博‍‍抽菸掉了一地的菸頭、一些人堅定的眼神表明什麼?《開國大典》宋慶齡的扮演者回眸看到解放軍進入上海之後,為了不擾民宅都睡在大馬路上,這個細節有何深意?”同學們扮演完人物,陳明青提醒學生思考。

在陳明青的思政課上,電影片段情景表演是學生們最喜歡的教學環節。《覺醒年代》《1921》《革命者》《中國醫生》等近幾年飽受青少年關注和好評的主旋律影視作品片段都被陳明青搬上了思政課堂。學生們尤其對《建國大業》《建黨偉業》情有獨鍾,可以在表演的過程中“穿越”到近百年之前,一邊吟誦經典臺詞,一邊感受波瀾壯闊的歷史激流。

“好的影視片段用細節刻畫了有血有肉的人物,‍‍比干巴巴的講述更有力量。學生由於成長環境所限,靠想象往往不能還原當時的歷史情境。透過情景表演,學生會發覺歷史人物是有血有肉的,也會有歡喜、有害怕,‍‍有各種各樣的想法,是一個立體的人,‍‍否則他們會覺得英雄是永遠無法企及的。”陳明青說。

陳明青發現,政治教材中不少案例、素材,歷史課也會講、語文課也會說,甚至一些自然科學科目也會涉及,那麼是不是可以借力?在長期備課實踐中,“跨學科內容設計”也是陳明青老師課程的特色。在陳明青所在的華師大一附中,政治、歷史、語文老師一起備課是常有的情景。陳明青平時也會常去聽其他科目老師的課,從課程內容當中發現育人素材。

一次聽歷史課過程中,陳明青“靈感乍現”:“大家對中共一大耳熟能詳,但很少關注四大,當時開會時會場對外打著‘英文補習班’的牌子,‍‍門口樓下的阿姨一邊掃地‍、清理馬桶一邊放哨,有什麼事兒就拉‍‍拉小鈴鐺。歷史課是作為一個故事來講的,那我要講什麼?其實中國革命的勝利過程中有很多我們知道姓名的英雄,還有很多未能留名。他們為什麼願意跟著共產黨?透過這樣的講授,能更好引導大家思考黨領導人民取得的豐功偉績。”

老師怎麼知道我們剛學過?不少同學印象深刻:化學剛講完氫氧化銅變色,陳老師就講質變數變;物理剛學完光的波粒二象性,波是波、粒子是粒子,似永遠不可調和,陳老師分析這些都是對世界的理解方式;語文課文剛提到對民主的探索,陳老師就引導大家思考什麼樣的情況才叫民主,這是需要有標準的。

“我想,學生首先是個完整的人,應當接受全方位教育,但各科內容卻可能是割裂的、重疊的,經過這樣一‘點’,學生覺得學科之間是貫通的,‍‍便從不同維度、不同範圍、不同層級上實現了全方位教育,更接近‘三全育人’目標了。”陳明青分析。

  引導體驗式調查,讓社會變成“大課堂”

理論和生活距離遠,往往阻礙了學生對思政課的熱情,於是陳明青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引導學生關注社會。但是,學生實踐往往會有兩種問題:“淺”了,走馬觀花,了無收穫;“深”了,中學生又不具備開展較為專業的社會調查所需相應知識儲備和條件。二者如何平衡?

“充分體驗”,這是陳明青給出的答案。學生‍‍學了‍‍人大、政協制度之後,她便組織學生模擬人大、模擬政協。但提案議案從哪裡來呢?‍陳明青引導學生選擇課題調研。“例如我們有學生調研區裡殘疾人設施情況。‍‍他們不是發問卷,把各類無障礙設施都摸清楚,而是隻做了非常簡單的一件事——把自己的眼睛蒙起來,隨後走走看。旁邊學生扶著他,一邊扶一邊記錄下來‍‍哪裡的盲道斷頭了、附近是否有無障礙衛生間。這樣他們同樣能發現社會問題。”

利用假期和週末,陳明青背上行囊,帶著學生們去“兩山”理念誕生地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餘村,瞭解那裡的農民無償捐了1500萬株白茶苗給貴州的黃杜村的故事。同學們的問題接踵而至:為什麼安吉餘村幾乎每個農戶門上都掛了“念黨恩”小牌子?為什麼黃杜村民將自己的拳頭產品‍‍捐給別人,技術無償告訴別人,不需要保護“商業機密”嗎?在陳明青引導下,走訪農科院專家、農戶、村幹部,學生心中逐漸有了自己的答案。

更多調研的問題還來自生活中。陳明青回憶自己指導過的一次調研:“有些同學注意到我們很多‍‍課本當中都附有光碟,那麼這些光碟利用率是多少?現在很多電腦沒有光碟機。一開始學生覺得這是一種浪費,‍‍但他們放眼全國、走城入鄉調研之後,會發覺自己的想法有些片面了。重要的不是結論,‍‍是看問題的方法。”

“如果要求高中生調查問卷設計得非常精到,且能運用軟體進行充分的對比研究,是很困難的。但我覺得‘體驗’這個過程很有意義。‍‍沒有‘體驗’,學生不會知道社會調查有多重要,‍‍正是因為知道了重要,他們才會去研究,之後才會認真設計問卷,蒐集、研究資料。”陳明青說。

  將基地當家園,在教學共同體中傳遞育人之種

從教23年,身為特級教師,陳明青把政治課上得遊刃有餘。但私下裡,她最大的感受卻是“奔跑”——去基地是她業餘時間的常態。她是上海市第一期德育實訓基地(思想政治課方向)、第三期上海市名師後備基地政治二組的學員,十多年來一直在市級專業發展團隊裡浸潤學習,從一名青年教師成長為特級教師,至今她依然在上海市德育實訓基地中積極發揮輻射引領作用。如今已經成為第四期雙名工程攻關計劃主持人的陳明青,依舊把“基地”學習看作是難得的挑戰和歷練。

“有一些年輕的教師說起來滿腹理論,但來基地聽了幾節課後,卻對我說‘老師我不會上課了’。”陳明青“嚇住”年輕教師的,是她“磨課”的執著。“我告訴他同一節課我會聽三遍。一個老師會帶‍‍4到5個班級,很容易同一個教案講4到5遍。我就會反問,為什麼你的學生不同,教案和講授卻是一樣的?我引導他們,教案不能僅僅基於教材、老師的預設來設計,要根據、結合學生問題。他們逐漸發覺,後來設計的教案和之前把教材簡單進行歸納、演繹而成的大不一樣了,‍‍逐漸做到‘眼裡有學生’,他們也獲得了成長。”

陳明青表示,自己現在面對新課程、新教材、新課標、新的考試方式,始終處於“本領恐慌”中。“上了20多年課,每次都有上第一課的‘小緊張’。每一節課我的學生不同,我會相應修改我的教案。‍‍前一班星期一上,後一個班星期五上,‍‍這一週可能還有新的事情發生,社會、學生關注點變了,我會想是不是要重新備課。所以緊張會有的。”陳明青坦言。

“在教青年教師過程中,自己思路也越來越清晰,我覺得我們更是一個共同體。”陳明青表示,面對如此多“新”,單個老師力量有限,只有大家形成合力,‍‍在業務上、精神上互相扶持、支撐、鼓勵,改進既有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完善課程。“這是一種‘群體效應’,進入‍‍我們共同體行列的老師,會適應得越來越快,因為你周邊的老師都是這樣上課的。”

“思政課很容易被人認為是背背概念,字面上理解一下就可以了。但所有的信仰一定要經過掙扎,經過辨析,才能真正固化下來。今後思政課應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陳明青對課程未來的探索如此設想,“很多人看電影、參觀烈士陵園會感動流淚,但出來‍‍照樣如常,而思政課要做的就是‍‍找到一條思維路徑方式,‍‍讓情感經過邏輯的、理性的力量固化,變成情懷,最終實現一種‍‍思想上的認同、思維上的改變,這扇窗才會真正敞開。”

《光明日報》( 2021年09月11日 04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164 字。

轉載請註明: 融匯多學科 講好思政課——記2021年“最美教師”陳明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