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問誰能擒文丑,為何張遼徐晃都搶著去?他們沒被顏良打怕嗎
文丑,是三國時期的一個重要人物,武藝高強,是河北名將,最終死於關羽手下。在白馬之戰中,顏良大殺四方,最後也被關羽取了性命,文丑於是就殺上前去為顏良報仇。但是在延津之戰時,中了曹操的計,文丑的大軍頓時大亂,就這樣文丑不得不與亂軍趕緊逃走。
在《三國演義》第二十六回中這樣記載:
備言天下同貌者多,紹不鐐備,河北將文丑要為顏良報仇,玄德隨往,操表奏朝廷,封關公為漢壽亭侯。操使計擊文丑,文丑射翻張遼馬,關公斬文丑於馬下。
在文丑敗北慌亂出逃時,曹操問誰可以擒住文丑,這時張遼和徐晃都搶著上前,這是為什麼呢?今天筆者就帶著大家來一探究竟。
所以他倆才會搶著上前去擒拿文丑,要是在文丑平時正常的狀態下,他倆一定不敢上前去挑戰文丑。因為文丑的實力確實不容小覷,文丑與顏良的實力不相上下,曾經徐晃二十個回合就被顏良打的落花流水。
張遼實力並沒有比徐晃厲害多少,因為在徐晃被顏良打敗之時,張遼就在現場觀戰,結束之後他也不敢上前去。他清楚自己的實力不敵顏良,所以在正常情況下他倆是很難戰勝文丑的。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文丑被曹操算計狀態不佳,軍心潰散。他倆是非常有可能戰勝文丑的,所以他們才這麼放心大膽的出來追擊。
但是,事實卻與他倆想的不太一樣,他倆終究還是低估了文丑的實力。根據《三國演義》的記載,文丑在馬上射出兩箭,一箭射去張遼盔纓,一箭正中張遼馬的臉。徐晃揮戰斧迎戰文丑,但文丑軍上前來助首領,徐晃只得撤退。就這樣他倆的如意算盤並沒有打對,不但沒有擒住文丑自己還差點受傷。
上文中筆者就提到了,在關公殺了顏良後,“操表奏朝廷,封關公為漢壽亭侯”。他倆看見關羽透過殺了顏良有了更高的功名,還為後人留下了一段可以傳頌的佳話,心中難免會有一絲羨慕。文丑也是一個與顏良實力地位不相上下的人,若是將他擒拿下來,功名利祿自然也不會少的。
立功之心驅使著他倆競相上去表現自己,希望自己也可以得到像關羽那樣的證明自己的機會。為了自己的前途完全可以拼一下,而且他倆認定現在文丑軍心大亂,表現自己的時機已經來了,若是錯失良機,再想有這樣的機會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了。而且文丑慌張之下實力一定不敵他倆,這個千載難逢的時機他倆誰都不想錯過,所以會爭相前去擒拿文丑。
自古以來,很多人都是好面子之人,徐晃與顏良對戰二十個回合就敗下陣來。當徐晃失敗的時候,張遼等人可是親眼所見的,但是並沒有上前去對戰,而是裝作啞巴一般在觀望。張遼和徐晃可都是曹操手下有名的大將,這件事情在他倆的人生中都留下了汙點。
同一件事情使他倆都顏面盡失。從顏良身上找回面子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在白馬之戰顏良已經被關羽殺死了,而文丑與顏良實力相當,從他身上找回面子也是行得通的。
現在時機已經來了,而且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在文丑慌亂之時殺他個措手不及。這既可以挽回自己的顏面又可以立功,我想換成誰都會搶著上前表現吧。但是事與願違,他倆不光沒能擒住文丑,而且還又讓關羽搶去了風頭,可以說他倆不僅沒有挽回顏面,反而是又丟了一次人。用一句熟語來說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綜上所述,張遼和徐晃搶著上前去擒拿文丑,主要還是覺得當時他處於一片混亂之中,有實力去抵抗。同時若是將他擒住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既可以挽回自己丟的面子還可以建功立業,升官發財。但是還是低估了文丑的實力,使自己又再一次在眾人面前出醜,讓關羽又一次風頭盡出。
你是如何看待張遼徐晃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