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門市翔安區金海街道歐厝社群邊上,一幢幢紅白相間的教學樓靜靜矗立著,高大的教學樓、寬闊的操場……“我們都很期待新學期開學到新學校學習。”翔安區第六實驗小學一年級(1)班學生王羽菲說。
“翔安區有75個專案列入市裡的教育‘補短擴容’行動計劃,第六實驗小學新校區專案是其中之一,建成後可提供1620個學位。同時,我們以黨史學習教育成效推動翔安教育高質量發展,創新推出‘1+1’黨員掛鉤專案機制,確保專案如期完成。”翔安區教育局事務受理中心主任王永靈說。
在廈門湖里區原車管所,工人們正熱火朝天地加班趕程序,未來將在這裡建起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梧桐實驗學校。
“這是民生補短板專案,旨在解決枋湖片區學位緊張、就學矛盾突出的問題。”湖里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育局局長吳雪慧說,湖里區到2025年將建成公辦幼兒園20所左右、新增學位約7200個;計劃新增公辦學校學位3萬個,隨遷子女就讀公辦校或示範性一級民辦校比例達90%。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廈門市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實實在在成果,緊扣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斷加大“教育民生工程”力度,研究梳理出4大類20個“我為群眾辦實事”專案,透過實施“加快學位供給”“擴大課後延時服務覆蓋面”“推行學生午餐工程”等專案,切實為人民群眾解難題辦實事。
每天中午12點,隨著下課鈴聲準時響起,廈門六中初中部同學在老師指導下,有序地走到教室外,從早已備好的保溫箱裡領取午餐。廈門第六中學初二年級學生黃晶靈告訴記者:“學校提供午餐服務對我們很有好處,中午再也不用來回奔波,父母也不用特地趕回家做飯。”
“初中部的生源多數是東渡一小、東渡二小的學生,離家都比較遠,中午回家用餐的時間不充裕且存在交通安全隱患。同時受場地限制,學校沒辦法建食堂,所以選擇配送餐這種方式滿足師生就餐需求。”廈門六中副校長李志東說,“我們會根據用餐情況及時召開三方協調會,面對面交流用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督促配送單位努力提高餐品質量,確保師生吃得健康,讓家長放心。”
此外,為解決雙職工家庭接送孩子難等問題,廈門六中適時開展課後延時服務,將原來的學校社團活動主動融入課後延時服務中,每週三組織部分學生參加科普教育、藝術興趣特長培養、科技創新等社團活動;每天下午分年段開展體育鍛煉,各個年段在下午延時時間內還開展自主閱讀、輔導作業;學校還開放圖書館、音樂教室、皮影工作坊等設施。
“有老師在教室裡進行專科輔導,我們寫作業的效率大大提高了。除了作業輔導,課後延時服務還有社團活動、體育鍛煉等,我寫完作業就會跟小夥伴一起去操場上打打球。”廈門六中初一(1)班學生李鄭軒告訴記者。
自2018年起,廈門按照試點先行、穩步推進的原則,推進小學和幼兒園開展課後延時服務。目前,已有31.6萬名中小學生參與課後延時服務,佔廈門市中小學生的65%以上,有效地解了家長接送孩子的難題。
“對學校、家庭、社會來說,課後延時服務營造了三方多贏的局面,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切實解決‘課後難’等問題。”廈門市教育局副局長鄭朝南說,為進一步提升課後延時服務能力和水平,廈門將結合實際,借鑑其他地市做法,進一步採取包括完善收費政策、拓展特色專案、推行午餐午休工程等措施,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增強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和幸福感。(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薛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