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幹研究生的工作,隨著學歷的一步步提升,越來越覺得有一個現象特別的讓人感到奇怪。為什麼特別多的大學都建在城市的邊緣,而且特別喜歡靠近山區?對這一現象,我們的大學生把自己形象的描述為“村裡人”。
其實,直接說把大學建在城市的邊緣還不是特別的準確。應該說近十幾年來,在建設校區的過程中,決策者對於大學校區選地在郊區的方案是青睞有加。為什麼?
幾乎在每個大城市裡面都有那麼幾個所謂的百年名校、歷史學校。在幾十年前,城市尚未發展成現在的規模。按照當時的人口規模,大學的選址是在城市中心,遵循的是市中心基礎設施基本全面的規則。也就是在一個城市要有醫院、學校、商業、住所等等基礎設施。處於城市發展的初級階段。
後來,依舊是城市化程序的作用,一個個小城市的人口越來越多,需要用於建設的土地也越來越供不應求,地價開始上漲。越靠近城市中心的地價就成幾十倍的價格在上漲。城市發展到今天,曾經的一個個小城市的邊緣變得越來越模糊,最後發展成今天見於報端的城市群。這是歷史必然。
隨著城市的變大,人口的增多,以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每個大學都在拼命的擴招,學生的數量在增加。那麼當初在小城市時期建設的大學就顯得有些侷促和不夠用了。
怎麼辦呢?開始建設校區,擴大校園面積。但是現在的城市裡到處都是房地產和大型商業聚集地,對於利潤低、短期經濟效益缺失的大學來說,這點地皮顯得過於浪費和奢侈了。
在接下來的決策中,城市邊緣地皮廉價、面積廣闊是首當其衝,被認為是最正確的選擇。就這樣,大學的新校區大都出現在了城市邊緣地區,成為了大學生口中的農民聚集地,大學城成了名副其實的村大學。
在這個過程裡面,我們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城市規劃的時候還是考慮以經濟要素為首的。
經濟要素為首的作用程度很大,不只是將分校區建設在城市的邊緣這麼簡單。對於大專院校的處置是更加的徹底。市中心的土地寸土寸金,城市發展經濟會直接把大專院校搬家去城市邊緣,不是建設分校區,而是全部搬出,讓出空間發展房地產經濟。
然後,房地產賺到的稅收拿出來用於城市改造,提升城市的面貌。比如在東北的吉林市就是這樣做的,將吉林市中央的大專、高職學校全部遷移到吉林市的邊緣。這樣的套路在南方城市是極為普遍的。
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的大學生上學都是在城市的邊緣,在城市的邊緣武裝自己的頭腦,也在城市的邊緣(村裡)拓寬自己的視野。活躍一點的學生還可以不辭辛苦的花上6或7個小時在城郊往返,其他學生一呆就是四年。四年的薰陶下來,我們的學生就要就業去適應都市生活。這中間的斷層跨度誰來彌補?學生自負。
當然有人會講:“大學應設立在中小城市更適合做研究!大城市誘惑多。”——陳平,一位我尊敬的老教授。
這句話咱們可不能接受。原因很簡單,大學生絕大多數是要走向社會工作的,做研究只是極少的一部分人,這一點毋庸置疑。如果為了研究的觀點選擇校址,大可不必。眾所周知,事物的發展內因佔主導,要是這點誘惑都禁不住,還作甚研究。話說回來,研究員的待遇也確實該上漲了。畢竟研究員才是推動和指導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