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多雨的季節,每次暴雨過後,總有許多地方積水嚴重。但是,將近600歲的皇城故宮卻絲毫沒有被這個問題所困擾。
故宮以前叫紫禁城,坐落在首都的中軸線上。它的修建者是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礎上,朱棣嚴格地按《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帝都營建原則在1406年開始建造,並且,一直沿用到清代。內有約9000間房屋,分佈在70多個宮殿之內,是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儲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建築。
這座宮殿群的修建用時14年,是一個長方形的形狀,南北長,東西寬,長近1000米,寬近800米,一條50米寬的護城河環繞著它,圍繞有十米高的城牆。並且,故宮中有三大殿,是國家舉行重要大典的地方,而平時皇帝和皇后居住的地方是後三宮。
朱棣在指揮修建北京故宮時,仿照的其實是南京故宮的樣子,只不過,北京故宮要比南京的那個大得多。在修建之初,他派遣專人去各地採買名貴結實的木料和石材,光是這類前期準備就做了很久。不少人為了能夠取得珍貴的楠木賣個好價錢,去往崇山峻嶺中採集,因此,丟掉自己的性命。為了能夠讓北京的人口密集起來,朝廷還強制性地讓一些人進入北京生活。
做好了如此準備後,朱棣才將都城遷至北京。當然,遷都的決定也是激起了大片反對意見,不過,朱棣對此毫不客氣,在他大刀闊斧的懲處下,早也沒有人敢反對了。在古宮建成的這幾百年中,北京經歷過一千多次特大暴雨,但故宮卻從來沒有因為暴雨而產生積水栓塞,現代建築師們見到這條記錄怕是要羞愧得無地自容了。
《易經乾》裡面說道:“保合大和,乃利貞。”“大”一本作“太”。朱熹曰:“太和,陰陽會合沖和之氣也。”朱棣遷都北京,建造紫禁城,命名三殿之首為太和殿,即金鑾殿。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又曰:“道法自然,因時而動,順勢而為。”因此,明代對於紫禁城的修建也充分運用道家的思想對水加以利導,形成了天、地、人和諧統一的關係。
故宮排水系統分為三類,分別是建築排水、地表徑流、地下暗溝。
北京城的地形是北面高,南面低,故宮的設計就暗合了這一點,北門和南門之間相差了兩米的地平標高度。主要的宮殿中,所有的院落裡都建有雨道,這樣,大雨一來,就能夠順著地形從中間向兩邊排水。故宮的臺基很高,所有的屋子和井臺都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不僅顯得建築更加宏偉,而且,也杜絕了屋內地面被雨水淹沒和井水被雨水汙染的後果。
這裡,要說臺基最高的,還要數三大殿,足足有8米!不過,臺基的面積太大,肯定也會積蓄雨水,怎麼辦呢?設計師們想到一個辦法,把臺基中間建造得高於四邊地區,這樣,臺基的水就能快速排出了。不僅如此,臺基底部都還設有能夠排水的洞,被雕成龍頭的樣子,一到雨天,上千個精雕細琢的龍頭全部噴出水裡來,從空中落下,留到院落中,顯得十分壯觀。
假使不論這些龍頭的實用性,只就觀賞性而言,也是值得被讚歎的。
故宮有名的金水河也屬於排水系統中比較重要的一環。金水河的源頭在宮外,從故宮的西北角流入宮內,在進水口處有一個閘門,可以控制水位的高低,如果,遇到了大雨天氣,閘門就會被關閉。並且,在故宮的各類庭院裡,同樣佈滿了溝壑,它們全部透過地勢上的高低落差流入到金水河內,最終,順著河水流出。
可以說,在故宮內,無論地上還是地下,全部佈滿了縱橫交織的排水系統,讓這座古老的皇城可以免受暴雨的困擾。
在現今社會,不少發達國家都會採用一種透水地面來防止洪澇災害,這種做法很先進,很多國家都望塵莫及。其實,早在六百多年前,中國的匠人們便已將這一設計運用到了重要建築之中。故宮的庭院中,鋪地的磚石之間空隙非常大,直接與土壤相通。一旦下雨,這些磚石足以允許地面上的水透過土壤的疏導滲透到地下。
故宮不僅在建造時別有用心,平常的維護也很精心,畢竟是皇城,一草一木都得用心。無論在明朝還是清朝,朝廷都有規定,在春季,要安排專人對所有的溝渠進行疏通治理,把舊的樣磚和白灰清理掉。有了大家的重視,故宮內的溝渠基本沒有出現過什麼問題。但是,到了光緒時,宮內許多地方的溝渠出現了坍塌堵塞的現象,朝廷不得不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去清理疏通。
這此維修一直用了三年才結束,掏挖了城中所有大小河渠中的淤泥,總長度近萬米,是這座古老的皇城之中最後一次維修溝渠了,光是金錢,就用了20多萬兩白銀。可以說,正是有了這樣周全的排水系統和維護措施,才讓擁有眾多建築的皇城在數百年的歷史中從來都沒受過水患的困擾。面對這樣的結果,當今時代的我們是否應該感到臉紅呢?
參考資料:
『《故宮的排水系統》、《周禮·考工記》、《易經乾》』